赞扬济公 济公全传中的部分诗词,对联,赞和歌以及俗
1.济公全传中的部分诗词,对联,赞和歌以及俗
济公全传中的部分诗词、对联、赞和歌以及俗语
饮酒
何须林景胜潇湘,
只愿西湖化为酒。
和身卧倒西湖边,
一浪来时吞一口。
醉傲
醉傲风颠卒未休,
杖头明月冠南州。
转身移步谁能解,
雪履芦花十二楼。
赠明颠
青箬笠前天地阔,
碧蓑衣底水云宽。
不言不语知何事,
只把人心不自谩。
2.济公的师傅是谁,他有一首诗,其中两句是:无人赏,自家拍掌谁知道
济公(1129—1202),宋朝末年僧人。
天台人。名道济,俗姓李。
佯狂不饰细行,饮酒食肉,**市井间,人以为颠,故称济颠,通称济公。始出家灵隐寺,为寺僧所厌,遂居净慈寺。
其师傅一说是如来,因为济公是十八罗汉之首,其实其师傅是慧远禅师“来往烟波,十年自号西湖长。 秋风五两,吹出芦花港。
得意高歌,夜静声初朗。无人赏,自家拍掌,唱彻千山响。”
上面这首词,是杭州灵隐寺住持慧远禅师的自题画像之语,从中可看出他的高洁德操。 慧远禅师,俗姓彭,四川眉山金流镇人。
宋绍兴乙卯(公元1135年)春,眉山郡守请他到象耳山去当住持,他不去;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慧远禅师奉诏入住杭州皋亭山崇先寺,第二年敕住灵隐寺,赐号“佛海禅师”。 宋淳熙乙未(1175年)上元日,慧远禅师安坐而化。
龛留十日,颜色不变。同月二十五日,葬乌峰之塔,寿七十四。
「来往烟波,此生自号西湖长。轻风小桨。
荡出芦花港。得意高歌,夜静声偏朗。
无人赏。自家拍掌。
唱彻千山响。」茂州陈时若大牧最喜歌此调,云武林一老僧所填〈点绛唇〉也,忘其名。
余闻之,辄录出。往复咏叹,音调超绝。
噫,此亦红姜老人之俦匹也。
3.《题临安邸》这首诗歌是济公写的吗
不是,你也太逗啦吧!给你点资料!【名称】: 题临安邸 【体裁】: 七言诗 【年代】: 宋 【作者】:林升 【原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注释】 ①邸:官府,官邸。 ②休:停止、罢休。
③直:简直。 ④汴(biàn)州:即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宋京城。
⑤暖风:这里不仅指自然界和煦的风,还指由歌舞所带来的令人痴迷的“暖风”。 ⑥临安:南宋的京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
【译文】 青山之外还有青山,高楼之外还有高楼,湖中的游客皆达官贵人,他们通宵达旦与歌*舞女一起寻欢作乐,纸熏金迷,这种情况不只何时才能罢休?暖洋洋的春风又似当时的人们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风气,使那些逃难者竟忘乎所以,只图偷安宴乐于西湖,并陶醉其中,竟把杭州当成了曾繁荣的宋朝首都汴州。 写了作者对南宋统治者只顾吃喝玩乐,却忘了江山被撕裂,蹦碎的耻辱 【赏析】 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是一首政治讽刺诗。
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
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 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诗的头两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曼舞,写出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 诗人触景伤情,不禁长叹:“西湖歌舞几时休?”西子湖畔这些消磨人们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什么时候才能罢休? 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是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感概。
“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 正是这股“暖风”把人们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像喝醉了酒似的。
“游人”不能理解为一般游客,它是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诗中“熏”“醉”两字用得精妙无比,把那些纵情声色、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结尾“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斥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辛辣的讽刺中蕴含着极大的愤怒和无穷的隐忧。
这首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 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作者简介】 林升,字梦屏,平阳(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孝宗朝(1163—1189),是一位擅长诗文的士人。
《西湖游览志余》录其诗一首,名诗有《题临安邸》。 古诗今译 山外有青山楼外有楼,西湖的歌舞何时方休?暖风把游人熏得陶醉,简直把杭州当作汴州。
名句赏析——“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 南宋统治者不思收复失地,只想偏安一隅,在杭州大造宫殿园林,仅花园就修了40多所,其他贵族富豪的楼台亭榭更是不计其数。
这首诗的前两句,从空间和时间的无限,写尽杭州的山水楼台之美和歌舞升平的景复象。“几时休”三个字,责问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何时才能停止?言外之意是抗金复国的事业几时能着手?然而,暖洋洋的风把游人吹得好像喝醉了酒,飘飘然,陶陶然,个个醉生梦死,毫无忧患意识,竟然把江南的杭州当作了中原的汴州。
“暖风”语意双关,既是温暖的自然风,也是纸醉金迷的靡靡之风。末句既是讽刺,又是警告:长此以往,必将重蹈覆辙,杭州也会像汴州一样,沦于金人的铁蹄之下。
全诗不用典故,篇幅极短而内蕴丰富,语言平易而忧愤深沉。 林外(1106-1170年),宋福建晋江马坪村人,为林知八世孙,字岂尘,号肇殷。
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生。 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林外为兴化会工诗词。
留在杭州有他豪于酒,曾于杭州西湖酒肆饮酒斗余,复题诗壁间一首七绝。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人皆惊异以为神,他笔锋直刺当时偷安一隅的赵家小王朝,道出了郁结在人民心头的悲愤;同时,警告赵家君臣:不要再骄奢淫逸、醉生梦死了,汴京沦陷之前,也是这样啊!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就是《题临安邸》。
作者是谁?有作“林升”,也有作“林外”的,因国留在粉墙上的字迹是行草,“升”与“外”形体酷似,历来莫衷一是。《西湖游览志》载此诗作“林外”,以此为线索,现经考证为“林外”。
《宋开基马平(坪)林氏谱谍》称林外“词翰潇洒,谈吐不羁”,年青时曾游学苏、机一带,因屡试不第,又耳闻目睹赵家王朝昏聩腐败,愤世嫉俗,常穿戴道士衣冠,放荡形骸,到处题诗作词,以宣泄胸中郁积。 除《题临安邸》一诗外,有一次,他来到苏州城东的垂虹桥下,见此桥气势雄伟,有桥洞七十二,如长虹卧波,触景生情,文思骤涌,信笔在一桥洞飞架上题下一首词,调寄《洞仙歌》:飞架压水,虹影澄清晓。
4.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
出自(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第一百八十一回《醉禅师书写忠义词假道姑拍花盗婴胎》:话说窦水衡、周堃二人,气哼哼来到山下一看,二人赶紧翻身下马,上前行礼。
山下非是别人,正是济公禅师。二人上前行礼说:“原来是圣僧,你老人家从哪来?”和尚说:“我由临安城要上江阴县去。”
……这天和尚来到江阴县地面,眼见一座村庄,村口外那里围着许多的人。和尚刚来到近前,内中有人说:“和尚来了,我们领教领教和尚吧,大师父请过来!”和尚说:“众位什么事?”内中有人说:“我们这座村庄,有七八十户人家,有三四辈人,没有一人认字的,都是目不识丁。”
大众说:“这个事真怪,许是我们这座村庄,犯什么毛病了。请了一位瞧风水的先生一看。
他说我们不供文武圣人之过,供奉文武圣人,就有了文风了。我们村庄,公议修了一座庙,是关夫子?孔圣人?我们大家为了难了。
有心说是关公庙吧,又有孔圣人,尽说圣人庙,又有关夫子。这个匾没法起名,和尚你给起个名,大概你必能行。”
和尚说:“我给起名就叫忠义词吧。”大众一听说:“好,还是和尚高明。
你会写字,就求你给写块匾行不行?”和尚说:“行。”立刻拿了笔来,和尚就写。
写完了忠义词的匾,大众说:“师父你给写一副对子。”和尚说:“可以。”
提笔一挥而就,上联是“孔夫子,关夫子,二位夫子。”下联是“作春秋,看春秋,一部春秋。”
大众一看,书法甚佳,文理兼优,无不齐声赞美。众人说:“大师父再求你山门上写一副对联。”
和尚提笔写起,山门上写的是“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门广大,难度不善之人。” 扩展资料 《济公全传》艺术特色 一、《济公全传》尤像一部侠客传。
济公在东南一带游走江湖,惩处豪强恶霸,剪除大盗飞贼,扶危济困,治病救人,简直就是按照人间侠士的模式塑造的不折不扣的人间独行侠。他常说“诛恶人即是善念”,每当用慧眼看到直冲霄汉的怨气,一句口头禅是“这件事,我和尚焉有不管之理”。
他领着一帮侠客弟子,“专管人间不平事,剪恶安良乐陶陶”,侠客的人格理想完全成了这位罗汉的价值追求。《济公全传》来自民间,又扎根于民间,故事和传说的影响使全传更富内涵,济公的艺术形象也是独一无二的,在人们心里有十分鲜明的个性特色:诙谐、幽默,无拘无束,衣衫虽破烂,却整天嬉笑,虽一生游戏于人间,却每时每刻实践着普度众生的思想。
济公的故事和传说,实是我国历史上的一种文化现象,又是真正的民间文学。他的故事影响到社会、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
济公是历史人物,人们在敬仰中遂渐升为信仰,在他圆寂后更有显圣灵异的传说出现,其中不乏有意无意的神化和佛化,使济公走向神坛。至今济公生前的住所,活动过的地方,大都成为当今朝拜之圣地。
济公也理所当然地成了人们心目中的神僧和活佛了。济公多次惩治作恶多端的贪官污吏王胜仙、秦恒、卞虎等,去也帮助官府捉拿西川采花大盗华云龙,还帮忙镇压邵华风的谋反判乱。
全书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济公行侠仗义的同时,领着一帮侠客弟子,不辞劳苦为某位清官服务,这很容易让人想到同时期公案侠义小说的清官侠客模式。只是济公有别于个别侠客对官府的臣服、归顺,济公一直保持着个体的人格独立,相反的到是官府对他的言听计从、奉若神明,即使在丞相秦熺面前,他也毫无顾忌,完全自我化。
在封建的生产关系尚末到灭亡的时候,客观上就具有其存在的意义,那个时代的人们去推翻自己的国家,如康熙时的三藩叛乱、准噶尔丹叛乱等就不能上应天心,下从民愿,不符合历史的潮流。二、《济公全传》在对城镇生活的描绘中,还接触到封建后期人与人关系变化的问题。
在封建时代,封建伦理道德是维护地主阶级统治的重要支柱。随着地主阶级的走向没落,封建伦理道德也逐步崩溃。
宗法制温情脉脉的面纱被撕开,而金钱的力量,开始困扰着人们的心灵。在城镇,有人拦路抢劫,或者开设黑店,谋财害命;有人装神弄鬼,骗财骗色;衙门黑暗,官吏枉法。
它给人们的印象是乱七八糟,光怪陆离。在一片喧嚣之中,构成时代的主旋律是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
在我国,从明代中叶开始,封建经济的母胎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嫩芽,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主宰着城镇各阶层的命运的,仍然是封建官僚和地主豪绅,这一点,《济公全传》有真实的反映。
作者还写到,讹诈钱财,已成为城镇一些人犯罪的主要动因。在街头,到处有卖假药的,连出家人也把切糕捏成团子,诓说这是万应灵丹;有些和尚假装瘸腿,为的是掩人耳目,晚上好去偷盗钱财;有些人把桥弄断,“摆渡讹人”。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于是发生了互争生意聚众殴斗的事件。 为了钱,有些人把“礼义廉耻”的遮羞布索性抛开。
在四十一回,作者写下了相当精彩的一幕:孝廉李文芳的弟弟死了,其妻在家守寡。李文芳“发现”她和别人有奸情,于是大叫大嚷,说她玷辱门楣,把她赶回娘家。
事实的真相是,李文芳企图独占家财,不惜想方设法陷其嫂于死地。很清楚,正是金钱的诱惑,使孝廉公丧心病狂。
如上所述,作者写济公经行过的城镇,到处争财逐。
5.赞美寺院的诗句
来到了美丽的杭州, 谁不想早一点认识灵隐寺, 目睹她曼妙而美丽的芳容? 走在灵隐寺大雄宝殿的石阶上, 感觉到了一种肃穆, 一种无与伦比的庄严。
︿﹏︿ 虽然,听不到那种钟鼓齐鸣的声音, 但是,还是能感觉到古老的味道, 感觉到了那种让人感到惊诧的震撼。 我从不拜佛,我也不烧香, 只是对佛的一种敬仰, 佛的嘴角总是那种似有似无的笑容, 仿佛,在嘲笑世人的无知。
︿﹏︿ 烟雨过后,这里是一方空灵的净土。 隐居西湖,置身云林。
只要行至冷泉, 就能闻见墙内焚香的味道, 真不知当年坐在冷泉亭旁品茗办公的苏轼, 浸染多少禅香,才能写就: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的千古绝句,经久不衰。 ︿﹏︿ 走在缄默无语的石阶, 触摸灵隐寺造园艺术的灵魂, 叹服古人一个“隐”字, 把灵隐寺概况的 静谧深沉。
︿﹏︿ 一般寺院,前面往往张扬宽敞, 炫耀法门的气派。 而灵隐寺隐于群峰环抱的山谷之中, 背靠雄伟的北高峰, 面朝秀美的飞来峰, 寺前一泓清泉流过, 恍如置身于仙灵所隐之地。
︿﹏︿ 难怪苏东坡游灵隐, 挥毫写出“最爱灵隐飞来孤”的诗句。 漫步恬静的小路, 参天古树弥漫着清幽古韵, 身边清流潺潺,鲤鱼嬉戏, 秀峰幽雅,尘意顿消, 超凡脱俗了。
︿﹏︿ 明代画家沈石田诗云: 湖上风光说灵隐, 风光独在冷泉间。 冷泉池畔建有冷泉亭。
︿﹏︿ 驻足溪流之上,遥望千年, 文人墨客流连于此,赏景吟诗, 仿佛看见白居易、苏东坡端坐亭上, 饮酒赋诗。 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在亭里题联, 妙句设问: “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 ︿﹏︿ 自然有高手应对答联: “泉自冷时冷起,峰从飞处飞来。”
亦有: “泉自禹时冷起,峰从项处飞来。” 我亦仗胆应对: “泉自古时冷起,峰从天外飞来。”
︿﹏︿ 灵隐寺,是佛祖定居的地方, 是“活佛济公”的寓所。 其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混然融为一体, 真不愧为我国锦秀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寒山寺 清·陆鼎 寺楼直与众山邻,鱼米东南此要津。 独惜牙郎趋利市,不闻渔火感诗人。
绝无逆旅知归客,安问寒岩旧应真。 一自钟声响清夜,几人同梦不同尘。
寒山寺 明·王犀登 古寺西边路,青山满目中。 石龙从作雨,江鹊尚鸣风。
市近僧难定,泉悭花不红。 烛怜门外路,尘土暗江枫。
赋得寒山寺送别 明·高启 枫桥西望碧山微,寺对寒江独掩扉。 船里钟催行客起,塔中灯照远僧归。
渔要寂寂孤烟近,官路萧萧众叶稀。 须记姑苏城外泊,乌啼时节送君违。
夜泊枫桥望寒山寺 夜火疏钟伴寂寥,十年旧梦泊枫桥。清狂不见王司理,来问寒山寺外潮。
寒山寺 瑟瑟吴江正落枫,碧山古寺独携筇。寒空鸟下岩边塔,残照僧归径外松。
虚寂高斋无俗韵,风狂弥勒有遗踪。扁舟却趁寒潮去,梦里应闻夜半钟。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来源网络。
6.赞美寺院的诗句有哪些
1、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宿山寺》唐代:贾岛 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疏木 一作:疏水)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
释义:高耸的群峰寒气逼人,一座佛寺屹立在山顶。疏疏的树木漏下几点星光,月亮迎着行云匆匆前行。
高山绝顶来人稀少,苍松在林中犹如鹤立鸡群。一位年过八十的老僧,从未听说过世间所发生的事情。
2、灵光何足贵? 长此镇吴京。《登瓦官阁》唐代:李白 晨登瓦官阁,极眺金陵城。
钟山对北户,淮水入南荣。漫漫雨花落,嘈嘈天乐鸣。
两廊振法鼓,四角吟风筝。杳出霄汉上,仰攀日月行。
山空霸气灭,地古寒阴生。寥廓云海晚,苍茫宫观平。
门馀阊阖字,楼识凤凰名。雷作百山动,神扶万栱倾。
灵光何足贵? 长此镇吴京。释义:凌晨即起,高攀瓦官寺中高阁,远远望去,金陵城尽在眼中。
北边是巍峨的钟山,南面的阁檐正对着浩荡的淮河水。寺庙中传来的颂经声里,天花如雨乱坠;合奏的乐音如同天籁齐鸣。
两侧的庙廊鼓声隆隆,飞檐四角的铁马片在风中沉吟叮叮。阁高耸入云霄,举头仿佛可以将日月攀缘。
钟山秋色萧条,霸王之气耗尽;悠久的历史有多少忧伤的故事沉积。夜幕中云海寥廓无边,巍峨的宫观几乎与云海齐平。
只有门匾上书写的“阊阖”,楼匾中提写的“凤凰”等字尚依稀可辩。雷声隆隆,万山震撼,屋拱欲倾,神人来扶助。
灵光殿何足珍贵?用它可以长期保佑金陵城。3、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唐代:白居易 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卢橘子低山雨重,栟榈叶战水风凉。
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
释义:在西湖附近的孤山上有座孤山寺,傍晚听完高僧佛经讲解划船回去。因为卢橘饱含雨水,所以其果实沉重而低垂,棕榈的叶子随着清风的吹动相互击打着。
湖上的水气迷蒙,微波动荡,水天一色, 望湖上琼楼珠殿,参差不去,倒映在夕阳下。回到对岸,请各位客人在回首望去,孤山寺仿佛像仙山中的蓬莱宫一样,坐落在水中央。
4、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环镇嵩当中。《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唐代:韩愈 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环镇嵩当中。
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喷云泄雾藏半腹,虽有绝顶谁能穷?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
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堆祝融。
森然魄动下马拜,松柏一径趋灵宫。粉墙丹柱动光彩,鬼物图画填青红。
升阶伛偻荐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庙令老人识神意,睢盱侦伺能鞠躬。
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余难同。窜逐蛮荒幸不死,衣食才足甘长终。
侯王将相望久绝,神纵欲福难为功。夜投佛寺上高阁,星月掩映云曈昽。
猿鸣钟动不知曙,杲杲寒日生于东。释义:祭五岳典礼如同祭祀三公,五岳中四山环绕嵩山居中。
衡山地处荒远多妖魔鬼怪,上天授权南岳神赫赫称雄。半山腰喷泄云雾迷迷茫茫,虽然有绝顶谁能登上顶峰。
我来这里正逢秋雨绵绵时,天气阴暗没有半点儿清风。心里默默祈祷仿佛有应验,岂非为人正直能感应灵通?片刻云雾扫去显出众峰峦,抬头仰望山峰突兀插云空。
紫盖峰绵延连接着天柱峰,石廪山起伏不平连着祝融。严森险峻惊心动魄下马拜,沿着松柏小径直奔神灵宫。
粉色墙映衬红柱光彩夺目,壁柱上鬼怪图画或青或红。登上台阶弯腰奉献上酒肉,想借菲薄祭品表示心虔衷。
主管神庙老人能领会神意,凝视窥察连连地为我鞠躬。手持杯蛟教导我掷占方法,说此卜兆最吉他人难相同。
我被放逐蛮荒能侥幸不死,衣食足甘愿在此至死而终。做侯王将相的欲望早断绝,神纵使赐福于我也难成功。
此夜投宿佛寺住在高阁上,星月交辉掩映山间雾朦胧。猿猴啼时钟响不觉到天亮,东方一轮寒日冉冉升高空。
5、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柏林寺南望》唐代: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东南 一作:西南) 释义:还在溪上航行,就已听到寺庙的悠悠钟声。
停船拾阶而上,山路蜿蜒穿越着秘密松林。雨后初晴,山色青翠,白云悠悠飘荡。
眺望西南,四五青峰,更加郁郁葱葱,犹若刚刚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