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反抗精神 近代中国的表现反抗精神的诗词

1.近代中国的表现反抗精神的诗词

秋瑾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

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

诗思一帆海空阔,梦魂三岛月玲珑。

铜驼已陷悲回首,汗马终惭未有功。

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

赤壁怀古

潼潼水势向江东,此地曾闻用火攻。

怪道侬来凭吊日,岸花焦灼尚余红。

注:此诗写于1890年,作者有感于当初形式,而道

出心中抵抗强权的英雄气概。

2.近代中国的表现反抗精神的诗词

秋瑾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 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

诗思一帆海空阔,梦魂三岛月玲珑。 铜驼已陷悲回首,汗马终惭未有功。

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 赤壁怀古 潼潼水势向江东,此地曾闻用火攻。

怪道侬来凭吊日,岸花焦灼尚余红。 注:此诗写于1890年,作者有感于当初形式,而道 出心中抵抗强权的英雄气概。

3.表现反抗的一些诗歌

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

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秋瑾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秋海棠

秋瑾

栽植恩深雨露同,一丛浅淡一丛浓。

平生不借春光力,几度开来斗晚风?

注:说作者不借人力(其丈夫),独自奋斗的气概。

4.关于“反抗”的诗句有哪些

1)《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秋瑾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2)《 秋海棠》

秋瑾

栽植恩深雨露同,一丛浅淡一丛浓。

平生不借春光力,几度开来斗晚风?

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4) 《赤壁怀古》

潼潼水势向江东,此地曾闻用火攻。

怪道侬来凭吊日,岸花焦灼尚余红。

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

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5)作者王立山

出自悼念总理,纪念碑的正北面。

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

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5.关于“反抗精神”的名言有哪些

1.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____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2.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____郑思肖《画菊》

3.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____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4.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____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5.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____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6.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7.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____陆游《金错刀行》

8.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____杜荀鹤《小松》

9.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0.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____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11.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____颜真卿《劝学诗》

12.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____郑燮《竹石》

13.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____屈原《国殇》

14.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____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15.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____李白《将进酒》

16.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___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17.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____屈原《离骚》

6.白居易对压迫反抗的诗句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问刘十九》

《琵琶行》《长恨歌》等。

《琵琶行》与《长恨歌》是白居易写得最成功的作品,其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抒情因素的强化。与此前的叙事诗相比,这两篇作品虽也用叙述、描写来表现事件,但却把事件简到不能再简,只用一个中心事件和两三个主要人物来结构全篇,诸如颇具戏剧性的马嵬事变,作者寥寥数笔即将之带过,而在最便于抒情的人物心理描写和环境气氛渲染上,则泼墨如雨,务求尽情,即使《琵琶行》这种在乐声摹写和人物遭遇叙述上着墨较多的作品,也是用情把声和事紧紧联结在一起,声随情起,情随事迁,使诗的进程始终伴随着动人的情感力量。除此之外,这两篇作品的抒情性还表现在以精选的意象来营造恰当的氛围、烘托诗歌的意境上。如《长恨歌》中“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琵琶行》中 “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等类诗句,或将凄冷的月色、淅沥的夜雨、断肠的铃声组合成令人销魂的场景,或以瑟瑟作响的枫叶、荻花和茫茫江月构成哀凉孤寂的画面,其中透露的凄楚、感伤、怅惘意绪为诗中人物、事件统统染色,也使读者面对如此意境、氛围而心灵摇荡,不能自已。

7.关于反抗外族侵略的名言诗句有哪些

1. 1.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2. 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3.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4.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

5.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6.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7.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8.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9.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10. 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读书》

11.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12.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3. 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宋.陆游《金错刀行》

14.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宋.郑思肖《二砺》

15.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8.诗经中有哪些篇目表现了女性的独立反抗意识

1、女性的独立意识在女权主义者看来,过去和现在的社会结构是建立在男权制基础上的,男性掌握着社会的基本功能,女性则被置于社会配角的的地位。

女性在社会中是第二性,是“他者”,始终处于被看的地位。表现于文学中,女性形象都是男性的陪衬,是服务于男性中心文化的臆造的产物。

但在《诗经》中,却出现了许多体现女性完全独立自主意识的诗篇,在某些篇章中,女性是审视者,男性则成为“被看”的“他者”。如《诗经》中的《箨兮》、《著》等即是用此类视角进行描述。

2、女性的依附意识 在男权社会,在政治,经济都处于依附地位的女性产生对男性的依附意识是很自然的事。在女权主义者看来,这种男性中心意识正是她们要颠覆和批判的压迫性意识。

而身为女性,认同并附和这种意识,对于分析和揭露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奴役,无疑具有更深刻的解剖价值。《诗经》中的《竹竿》、《伯兮》等诗篇即是对此类话题的延伸。

3、女性的反抗意识 在《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这一本书中有这么一句话:什么是女子的命运?是自由决定了她自己的的命运,摆脱了由他人控制的角色;摆脱了社会的压制性的约束,可以自由地充分表达她的思想,并且自由地把这些思想付诸行动。 中国的女子在父权制家庭长大的过程中有了女权意识,她们既从外面往里看,也从里面往外看,这样通过生活中印在她们意识中的整体观便为她们提供了一种反抗的世界观。

简单来说,是因为有了压迫才有反抗,她们正是看到了压迫所在,才有了反叛的呐喊和抗争。因为她们想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她们想让自由结束她们受人控制的生涯。

女性的反抗意识,是指女性在面对男权的压迫和损害时,表现出的自我意识和对压迫者的控诉与反抗。由于这种反抗是被动性的,是自发而不是自觉的,因此其中所体现的女性意识也是有限的,挣扎的,矛盾的。

如上述的《氓》、《大车》中的女子即是以具备此类意识的形象出现于诗中的。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诗经年代,女性拥有较为强烈的自主意识,追求个性和自由成为诗经时代女性意识的主流,女性独立意识的自觉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现代。

在《诗经》80几首的婚恋诗中,表达女性追求个性与自由的诗就达到了21首,占了总数的1/4,而弃妇诗虽有13首之多,但总数明显少于前者。前者再加上于字里行间透露出反抗意识的4首诗,显示出绝对压倒性的优势。

当然,我们在时代的每个阶段都可以看到女性这三种意识状态的存在。无论是从汉唐至现代,或是从中国放眼看世界,我们都能从一个个活跃于时空舞台上的女子明显感觉女性意识的多样化:或追求个性的自由,或甘心依附于男权制度下,或在依附中自发地反抗……然《诗经》时代的女性意识有着与其他历史阶段泾渭分明的区别特征。

应该说《诗经》的时代,是女性意识处于刚刚抬头的原始状态,但从一开始的萌动阶段,《诗经》时代的女性意识就向世人展现了自由意识的强大生命力。《诗经》中的女性自由意识如同星星之火燎原,烧红整片《诗经》的天空。

它如同一株生长于野外的蕨类,未受过任何的侵染与压迫,自然而然地让文字弥漫着一种野性的张扬气息,令人手捧《诗经》,轻吟其中的诗句,心儿即随着流连于口齿间的诗句砰砰直跳,那感觉如同点燃了冬天里的一把火,火一样的热情足够将读者燃烧,让后世饱受礼教束缚的女子较之晦涩,毫无光彩可言。 妇女的女性意识,实际应该包括社会对妇女的认识和妇女的自我意识两个方面。

而妇女的自我意识,是指妇女作为有感觉能思维的人的认识主体,对自身客体存在的价值、道德、审美等一系列的活动的认识、感受和评价。而中国妇女女性意识的历程,就是一部女性意识在男性社会和个体家庭中沉浮的历史。

女性意识沉潜的过程,就是女性权力被剥夺,自由失落陷入依附地位的过程。 《诗经》中的“她”远比男性大胆、直率。

她们的内心世界在毫无遮掩的情况下展现,无论相思离别、怨恨恋慕,均能直言无隐,就连自己与男子的私情、幽约、也未尝讳言。她们虽受到封建礼制的压迫,但这样的压迫仍处于浅显的层次,情爱意识依然热烈张扬,这与后来堕入封建礼教深渊的晦涩暗淡、饱受压抑的女性情爱意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然从今天的敦煌资料来看,唐时女子在社会上仍享有很高的地位。当时敦煌的少女可以亲自选夫、问夫、直到满意为止。

但到了宋明之时,虽有反映自由之声的民歌,但理学对女子的贞节观却仍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程朱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为学之道,对女子的贞节观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一是“男女授受不亲”的隔离与疏远,二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轻死重节之道。

而到了清代,封建制度对妇女的管制和压迫可以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有资料显示,各个朝代的烈妇由于所处时期的不同,在数量上有着天壤之别:宋以前187人,宋金302人,元代742人,明清两代则达到了48152人。

后面两代烈妇的数目让人只能用“瞠目结舌”四字来形容。 由此可见汉代以后,随着纲常理论的确立,女性的社会地位附属性日益加深,这一点也体现在文学作品中女性。

表现反抗精神的诗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