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争皇位 形容兄弟反目成仇的诗句

1.形容兄弟反目成仇的诗句

形容兄弟反目成仇的诗句,有如三国时期魏国曹植作的《七步诗》,全文如下:

《七步诗》

曹植 【三国·魏】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译文:

煮豆来做豆羹,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这首诗以萁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众兄弟的残酷迫害。口吻委婉深沉,讥讽之中有提醒规劝。这一方面反映了曹植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也反衬了曹丕迫害手足的残忍。这首诗之妙,在于巧妙设喻,寓意明畅。

豆和豆秸是同一个根上长出来的,就好比同胞兄弟,豆秸燃烧起来却把锅内的豆煮得翻转“哭泣”,以此来比喻兄弟相残,十分贴切感人。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黄初元年(220年)正月,六十六岁的曹操病死,曹丕由太子荣升魏王;同年十月,汉献帝被迫禅让帝位,曹丕上位,称帝为魏文帝。由于争封太子这段经历让曹丕无法释怀,在他称帝后,他仍对曹植耿耿于怀。

他担心这个有学识又有政治志向的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着法子要除掉他。曹植知道哥哥存心陷害自己,可自己无法开脱,只好在极度悲愤中七步之内应声成诗。

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杀),应声便为诗……帝深有惭色。”

2.形容兄弟反目成仇的诗句

形容兄弟反目成仇的诗句,有如三国时期魏国曹植作的《七步诗》,全文如下:《七步诗》曹植 【三国·魏】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译文:煮豆来做豆羹,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这首诗以萁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众兄弟的残酷迫害。

口吻委婉深沉,讥讽之中有提醒规劝。这一方面反映了曹植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也反衬了曹丕迫害手足的残忍。

这首诗之妙,在于巧妙设喻,寓意明畅。豆和豆秸是同一个根上长出来的,就好比同胞兄弟,豆秸燃烧起来却把锅内的豆煮得翻转“哭泣”,以此来比喻兄弟相残,十分贴切感人。

扩展资料:创作背景黄初元年(220年)正月,六十六岁的曹操病死,曹丕由太子荣升魏王;同年十月,汉献帝被迫禅让帝位,曹丕上位,称帝为魏文帝。由于争封太子这段经历让曹丕无法释怀,在他称帝后,他仍对曹植耿耿于怀。

他担心这个有学识又有政治志向的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着法子要除掉他。曹植知道哥哥存心陷害自己,可自己无法开脱,只好在极度悲愤中七步之内应声成诗。

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杀),应声便为诗……帝深有惭色。”。

3.描写帝王富贵的诗词有哪些

《长安古意》(卢照邻》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游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凤翼。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中堂舞神仙,烟雾散玉质。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长恨歌》(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杜甫的《丽人行》、杜牧的《过华清宫》等。

赋: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

4.有没有描写帝王霸气的,争夺天下的词语或成语

1.“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商汤

2.“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姜尚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丘

4.“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伍元

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

6.“敢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陈汤

7.“豺狼肆暴,吞噬黔首,投袂发愤,济斯涂炭!”……李世民

8.“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

9.“曾经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鲁迅

10.“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 《史记》

11.“彼可取而代之-项羽 大丈夫当如是也-刘邦” 《史记》

12.“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张角

13.“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曹操《让县自名本志令》

14.“我来到,我看见,我征服” 恺撒

5.描写帝王霸气的诗句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千古盖世一忠良, 笑傲老贼是草莽。

强者为尊本属我, 独占鳌头又何妨? 李广看箭图 君子之交淡如水, 丈夫行事多无悔。 阵前相聚无他物, 为君聊赋《一剪梅》。

人生在世不满百, 谁敢笑我鬓发白? 三尺长剑提在手, 白发一样杀强贼。 49.将军吟 浩荡雄风藏万卷, 磅礴大气独凛然。

一腔热血沸腾时, 万里汪洋起波澜。 山上山花始烂漫, 山下盛况已空前。

传奇将军再出马, 三军山呼旌旗悬。 2.春山伴路图 欲往何处觅雅训? 巍巍昆仑皆惊愤。

风里鲲鹏欺大鸟, 雨中雏燕竞轻俊。 今朝我欲乘风去, 大展雄才高万仞。

横扫天下邪与恶, 一泻君子千古恨。 3.雪岳读书图 圣书万卷任纵横, 常觉心源极有灵。

狂笑惊散四方客, 大怒偏向虎山行。 不畏腥风吹血雨, 豪歌一曲万里晴,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4.寒江独钓图 天涯何处觅佳音, 世路茫茫本无心。 无情未必真豪杰, 知交何须同生根? 垂泪一别人千里, 日后寒暖各自珍。

慷慨自古英雄色, 甘洒热血写青春。 5.春山行旅图 惨淡岁月入梦遥, 浪迹四海悲寂聊。

风流正随鲲鹏去, 我自面壁空长啸。 万里江山皆风火, 十年胸中尽怒潮。

拼将一腔义士血, 直向云天逞英豪。 6.瑶台曲 青山未老头先白, 寒催游子上瑶台。

路隘沟深松悠悠, 碎珠溅玉梦里来。 凌空缥缈一飞影, 山寺高僧俱惊骇, 急奏晨钟壮行色, 高诵佛号助英才。

7.苏武牧羊图 塞外极目望故乡, 未见长城万里长。 空盼飞鸿传书至, 悲向苍天呼斜阳。

古筝哀奏清秋节, 铁人无泪亦凄惶。 但使此身能报国, 天涯何处不苏杭? 8.暗香 不恋世间佳丽地, 独上寒山称骄子。

狂飙过尽绝胜处, 凌寒飘香九千里。 霞光照彻万仞山, 节烈垂尽千秋史。

生来爱斗三冬雪, 报春报得万民喜。 9.疏影 世间何处寻奇葩? 一剪寒梅凌天涯。

仙客对此欲归俗, 农夫叹绝忘桑麻。 流芳千载任风雪, 独呈丹心报中华。

谁道三冬无春色, 冰山高处万里霞。 10.李迪牡丹图 花后无语荒草肥, 焉知天外无惊雷? 囊括涯内群魔乱, 难忍鼠辈称强贼。

冲天一怒寒星落, 十万义士遥相随。 长驱直入九万里, 枪林弹雨夺金魁。

11.太 公 奥究天庭运玄武, 凶神恶煞空顿足。 神威浩荡百万年, 天马行空做羁族。

术奇才高惊圣帝, 大义绝天恸神禹。 茫茫伟烈终何限? 日月星辰照天枢。

12.天山行 心洁自爱天山雪, 羞与群贼论功过。 只闻豪杰弃官走, 不见东海大潮落。

忍看壮士负离恨, 莫问青天悬日月。 巨人眼里乾坤小, 英雄心中天地阔。

13.乌台诗案 纵有神龙起沧海, 难赋豪情祭乌台。 恶奴群起吠尧舜, 万民齐声叹良才。

誓将寸管化长剑, 杀尽世间狼与豺。 他年若有凯旋日, 是我卷土又重来。

14.大树风号图 抑郁十年栋梁倾, 怒涛顿从胆边生。 一腔豪气贯日月, 疑是长虹化雄鹰。

大展经纶补天手, 激扬神鞭驱雷公。 高谈霸业伟烈在, 苍天为我起东风。

15.汩罗江 初闻新作已忘归, 字字落地皆生辉。 汩罗江边咏天语, 思潮如涌笔如飞。

一声长叹一声雷, 天公不怒而自威。 忽闻豪杰为贼屈, 天下英雄不胜悲。

16.庐山高图 同室相残何太急? 肆出狂言困雄狮。 雄狮泪别庐山时, 庐山伤心把头低。

欲捣地府无臣杵, 将上九霄揽天梯。 回首莫问风吹雨, 功过自有日月知。

17.李白出行图 高歌向天天相应, 纵声唤地地有灵。 曾经刀山驱猛虎, 几度火海战飞龙。

诗成万卷尽雄风, 铁流笔下恣奔腾。 何当重归长安路? 再为盛世除奸雄。

18.周瑜 苍天问我何所求? 星河惨淡大江流。 不求玉帝多封赏, 但求直取强贼头。

半生热血洒疆场, 一路高歌唱自由。 盖世何足九万里, 天纵奇才报国仇。

19.猎鹿图 飞步凌云八千里, 多少年来无劲敌? 多少干戈化玉帛? 多少腐朽化神奇? 讲诗论经雅意高, 寻幽探微破天疑。 嘉峪关上存故迹, 犹记当年猎鹿时。

20.塞上行 去年与君赋新词, 正是北雁南飞时。 漫天捷报作雪飞, 遍唱三军夺帅旗。

马上雄风振九关, 席间说笑破顽敌。 今日英魂赴九霄, 何人助我雪国耻? 21.梅竹寒禽图 梅竹何日报新春? 愁绪万千萦苦身。

新晨盼得灵鹊至, 空来不为传玉音。 日暮苍鹰归幽谷, 夜半神龟泣海滨。

垂泪岂非亲骨肉, 滴血何止慈母心? 22.虚阁晚凉图 悲风送君君何去? 飞鸿频传断肠句。 孤身青云何太急? 灵台不见天公怒。

未曾为君歌一曲, 万里严霜凝寒玉。 再往珠山寻隐珠, 泪水尽洒灵海路。

23.枯木竹石图 风吹落叶舞晴空, 我奏狂歌唤英雄。 歌罢举杯问苍天, 苍天亦笑我精诚。

杯中自有天上月, 腹内更牵万种情。 一生大醉能几回, 何不豪饮到天明? 24.超然台 万盏美酒浸衷肠, 乘醉聊发少年狂。

风流多被风吹散, 我独一人欺霸王。 踏碎九霄凌罗殿。

6.描写唐太宗的诗句

《饮马长城窟行》李世民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

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

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李世民(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不久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李世民在位期间,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诗作与墨宝传世。

参考资料

百度知道:

百度百科:/item/%E6%9D%8E%E4%B8%96%E6%B0%91/44058?fr=aladdin

描写争皇位的诗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