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松和田有关 与松树有关的诗句

1.与松树有关的诗句

1、近现代陈毅《青松》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译文:厚厚的一层雪压在松枝上,仔细看一看,这青松又高又直。要想知道这青松有多么纯洁多么高大,那就要等到树上那层厚厚的雪化了之后才能看到。

2、唐代李商隐《题小松》

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

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

一年几变枯荣事,百尺方资柱石功。

为谢西园车马客,定悲摇落尽成空。

译文:我喜爱这庭院中俊秀独立的小松,枝叶细小树荫轻淡带来满座清风。桃李争芳吐艳时你虽然默默无闻,霜雪降下后方显得那么郁郁葱葱。草木在一年内有几次枯荣的变化,小松长到百尺便有了栋梁的功用。替我告诉乘车去西园游赏的人们,定会悲叹那园中花草已凋零一空。

3、唐代李群玉《书院二小松》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译文:一双幽暗的松树在尘世出现,数粒稚嫩而翠绿的小松初生的枝叶挂在二尺高的松树上。从此静静的书窗外可以听这细微的松声,如琴声一般常伴着读书人。

4、唐代杜荀鹤《小松》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译文: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许多。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

5、唐代李白《南轩松》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译文:窗南有棵孤傲的青松,枝叶是多么茂密。清风时时摇着它的枝条,潇洒终日是多么惬意。树阴下老早以前就长满绿苔,秋日的云雾到此也被它染碧。何时才能枝叶参天长到云霄外面,直上千尺巍然挺正。

2.和松树有关的诗句

关于松树的诗句

1、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李白《南轩松》

2、流而不返者,水也;不以时迁者,松柏也。——苏轼《送杭州进士诗叙》

3、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杜甫《古柏行》

4、人生不得为松树,却遇秦封作大夫。——李涉《题五松驿》

5、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云未要奇。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苏轼《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

6、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

7、寒暑不能移,岁月不能败者,惟松柏为然。——苏辙《服茯苓赋叙》

8、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张耒《夜坐》

9、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岑参《感遇》

10、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李白《古风》

3.有关松的诗句大全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晋太康·左思)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唐·白居易)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

苔滑非关雨,松鸣不假风。(唐·寒山子)

松门风自扫,瀑布雪难消。(唐·皇甫曾)

苍苍松桧阴,晓日露西岭。(唐·许浑)

松间石上定僧寒,夜半犹溪水声急。(唐·陆龟蒙)

穿松渡双涧,宫殿五峰围。(宋·夏竦)

松风吹茵露,翠湿香袅袅。(宋·苏轼)

两廊诸岳色,九里乱松声。(宋·洪适)

应有山神长守护。松风时为扫埃尘。(宋·史太章)

微吟海月生岩桂,长笑无风起涧松。(宋·何孙)

4.与松树有关的诗句

1、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李白《南轩松》

2、流而不返者,水也;不以时迁者,松柏也。——苏轼《送杭州进士诗叙》

3、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杜甫《古柏行》

4、人生不得为松树,却遇秦封作大夫。——李涉《题五松驿》

5、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云未要奇。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苏轼《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

6、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

5.关于松的诗句古诗词

一、青松

【作者】陈毅 【朝代】现代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译文

厚厚的一层雪压在松枝上,这青松又高又直。要想知道这青松又多么纯洁多么高大,那就要等到树上那层厚厚的雪化了之后才能看到。

二、赠从弟(其二)

【作者】刘桢 【朝代】魏晋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译文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三、书院二小松

【作者】李群玉 【朝代】唐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译文

一双幽暗的松树在尘世出现,数粒稚嫩而翠绿的小松初生的枝叶挂在二尺高的松树上,从此静静的书窗外可以听这细微的松声,如琴声一般常伴着读书人。

四、寻隐者不遇

【作者】贾岛 【朝代】唐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童子他的师傅到哪里去了?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还指着高山说,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五、寻雍尊师隐居

【作者】李白 【朝代】唐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译文

群峰陡峭上摩碧天,逍遥世外不用记年。拨开浓云寻找古老的山间古道,奇树听那涂涂的流泉。温暖的花丛中卧着青牛,高高的松枝上有白鹤在眠。与雍辱师交谈起来一直到江水已笼罩在暮色里,我只好独自走下烟云弥漫的寒山。

6.关于和田玉的诗词有哪些

1.《玉》李峤

映石先过魏,连城欲向秦。洛阳陪胜友,燕赵类佳人。

方水晴虹媚,常山瑞马新。徒为卞和识,不遇楚王珍。

2.《咏玉》韦应物

乾坤有精物,至宝无文章。雕琢为世器,真性一朝伤。

3.《咏玉》朱湾

歌玉屡招疑,终朝省复思。既哀黄鸟兴,还复白圭诗。

请益先求友,将行必择师。谁知不鸣者,独下董生帷。

4.《琢玉》丁居晦

卞玉何时献,初疑尚在荆。琢来闻制器,价炫胜连城。

虹气冲天白,云浮入信贞。佩为廉节德,杯作侈奢名。

露璞方期辨,雕文幸既成。他山岂无石,宁及此时呈。

5.《和阗玉》乾隆

和阗昔于阗,出玉素所称,不知何以出,今乃悉情形。

和田玉:

和田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其三为蓝田玉、独山玉和岫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传统概念的“狭义”范畴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以和田“子料”为代表闻名于世。“广义“的和田玉指软玉(真玉)。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和田玉因产于昆仑山被称为“昆山之玉”,以后又因位于于田国境内而被称为“于田玉”。直到清光绪九年(1883年)设立和田直隶州时,才被正式命名为“和田玉”。

和田玉属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岩接触交代而形成的变质岩 ,中国宝石学指出软玉摩氏硬度在6.0—6.5之间,透闪石成份占98%以上的玉石都命名为和田玉,内含透闪石、角闪石、阳起石等多矿物集合体。和田玉化学成分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化学式Ca2Mg5(OH)2(Si4O11)2,密度为2.95—3.17。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cn/gb/paper21/52/class002100001/hwz221605.htm

跟松和田有关的诗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