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生命脆弱 形容生命脆弱的古诗句有哪些

1.形容生命脆弱的古诗句有哪些

1、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魏晋:陶渊明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

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

未知明日事,余襟良以殚。

译文

今日天气多美好,管乐清吹鸣琴弹。感慨柏下长眠者,人生怎能不为欢?清歌一曲发新声,新酒使人开笑颜。未知明日生死事,快意当前且尽欢。

2、精列

魏晋:曹操

厥初生,造化之陶物,莫不有终期。

莫不有终期。圣贤不能免,何为怀此忧?

愿螭龙之驾,思想昆仑居。

思想昆仑居。见期于迂怪,志意在蓬莱。

志意在蓬莱。周孔圣徂落,会稽以坟丘。

会稽以坟丘。陶陶谁能度?君子以弗忧。

年之暮奈何,时过时来微。

译文

万物初生,化育万物,终始循环,难道大自然就没有终结的时候吗?自然万物都有自己的终期,即使是古代的圣贤也不能避免,那为什么还要为生命走向尽头而担忧呢?但愿那无角的螭龙能为我驾车,将我带到魂牵梦绕的昆仑山。

心里想着神仙居住的昆仑山,期望看到山上的神灵怪异。我还有一个心愿是到海上去看一看蓬莱仙山。我最大的心愿是到蓬莱仙山求得长生啊。可是,品德高尚的周公和孔圣人也要死去。会稽山上的坟茔就埋葬着大禹这样伟大的君主。

大禹这样伟大的君主也埋葬在会稽山上。古往今来,有谁能度过漫长的岁月,永世长存呢?心胸旷达的人应该不会为死而感到担忧。不知不觉中已到了垂暮之年,时间匆匆地过去,来日不多啊,这又有什么办法呢?

3、拟挽歌辞其一

魏晋:陶渊明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译文

人命有生必有死,早终不算生命短。昨晚生存在世上,今晨命丧赴黄泉。游魂飘散在何处?枯稿尸身存木棺。娇儿找父伤心啼,好友痛哭灵柩前。死去不知得与失,哪还会有是非感?千秋万岁身后事,荣辱怎能记心间?只恨今生在世时,饮酒不足太遗憾。

4、掩役夫张进骸

唐代:柳宗元

生死悠悠尔,一气聚散之。

偶来纷喜怒,奄忽已复辞。

为役孰贱辱?为贵非神奇。

一朝纩息定,枯朽无妍蚩。

生平勤皂枥,锉秣不告疲。

既死给槥椟,葬之东山基。

奈何值崩湍,荡析临路垂。

译文

生死之间不悠远,全凭一气聚或散。偶然也有喜和怒,转眼匆匆离人间。为奴谁说天生贱?富贵并非神差遣。一朝气短呼吸停,枯尸朽骨美丑莫辨。终生勤劳来养马,铡草喂食无空闲。死后仅得小棺材,葬在城东的山下边。无奈降雨山崩塌,坟墓冲垮路人怜。

5、岳鄂王墓

元代:赵孟頫

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译文

岳飞墓上荒草离离,一片荒凉,只有秋草、石兽而已。南渡君臣轻视社稷,可中原父老还在盼望着王师的旌旗。英雄被害,后悔晚矣,天下灭亡已成定局。不要向西湖吟唱此诗,面对这样的景致无从吟起。

2.感叹生命脆弱的诗句

、人生本就短暂,生命本就脆弱,为何自己还要如此地不珍惜?

2、“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一句老话至今都是智理明言,说得一点都不假。正如病痛与折磨说来说来,你根本就没得想,它已经把你打压了,让你无力反击。

3、生活就如同平静地水面一样,随风漂泊,自由自在,可在这平静的背后却还有波涛汹浪,它会在不经意间让你承受所有的痛与苦,没有路可以选择,一切都逃避不了,只能选择承受,品味煎熬。

4、生老病死,飞来横祸,已经让许多不该走的生命离开了人间,我们为何还要自己拿自己的生命开刀?人人都应该珍惜自己脆弱的生命,让她过好每一天,过好这一生。

5、生命,是一首唱不完的歌;生命,是一首写不完的诗;生命,是一幅描不完的画;生命,是一道流不尽的河;生命,是属于你自己的,同样也是属于和你有关的人的!

6、生命,总是要到了无法挽回的时候,才知道我们都没有权利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从娘胎肚子里出来的那一刻起,我们的生命就不只是属于自己的。虽然常常挂在嘴边的是:“我的生命,由我自己主宰”。但,我们永远没有权利扼杀自己的生命让生育我们的人来悲痛,让需要我们来照顾的人失去关爱……

7、生命是如此的脆弱,一个不经意思间它就把你悄悄带走了,你却一点反应都没有。

8、一个人的痛苦,只由一个人去承受,生命又怎么会有生存的意义?一个人的困难,若无人能及时扶助,要走出泥潭谈何容易?一个人的世界,很大却只有一个角,怎么转也转不出外面的精彩;一个人的路,纵使不怕孤独,也无法走到尽头;一个人的死,是一种真正的解脱,却留给身边很多人永远的沉思和伤痛!——走出紧锁的心门,谁的世界也不再只有孤寞和无助相伴!相信这世界,总会有关爱你的人会给你伸出双温暖的手!

9、在这里,影子深有同感,我深深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病魔的斗争也是举步艰难,一个让人生不如死的难受与煎熬,就在你的不经意间,或许就在下一秒,你就到尽头了。你连想得来不及想就这样离开。

10、在这里,影子真是感慨万千啊!说不出感动,倒不出的悲伤。

3.哪位文学家帮我来几句反映生命脆弱的诗句

将进酒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乐府】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简析】: 《将进酒》属汉乐府《鼓吹曲·铙歌》旧题,内容多写宴饮游乐。

诗中表达了对怀才不遇的感叹,又抱着乐观、通达的情怀,也流露了人生几何当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但全诗洋溢着豪情逸兴,取得出色的艺术成就。

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数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

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发抒。

诗篇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

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如此壮浪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穷极,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语带夸张。

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

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

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与前两句把本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是“反向”的夸张。

于是,开篇的这组排比长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

这种开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如“弃我去者,咋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沈德潜说:“此种格调,太白从心化出”,可见其颇具创造性。此诗两作“君不见”的呼告(一般乐府诗只于篇首或篇末偶一用之),又使诗句感情色彩大大增强。

诗有所谓大开大阖者,此可谓大开。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悲感虽然不免,但悲观却非李白性分之所近。

在他看来,只要“人生得意”便无所遗憾,当纵情欢乐。五六两句便是一个逆转,由“悲”而翻作“欢”“乐”。

从此直到“杯莫停”,诗情渐趋狂放。“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梁园吟》),行乐不可无酒,这就入题。

但句中未直写杯中之物,而用“金樽”“对月”的形象语言出之,不特生动,更将饮酒诗意化了;未直写应该痛饮狂欢,而以“莫使”“空”的双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陈,语气更为强调。“人生得意须尽欢”,这似乎是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然而只不过是现象而已。

诗人“得意”过没有?“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玉壶吟》)——似乎得意过;然而那不过是一场幻影,“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又似乎并没有得意,有的是失望与愤慨。但就此消沉么?否。

诗人于是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一个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有用”而“必”,一何自信!简直象是人的价值宣言,而这个人——“我”——是须大写的。

于此,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本质内容来。正是“长风破浪会有时”,为什么不为这样的未来痛饮高歌呢!破费又算得了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们咋舌。

诗如其人,想诗人“曩者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上安州裴长史书》),是何等豪举。故此句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绝非装腔作势者可得其万一。

与此气派相当,作者描绘了一场盛筵,那决不是“菜要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而是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甘休。

描述生命脆弱的古诗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