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词的作文600(以诗词为话题的作文,不少于六百字)
1.以”诗词“为话题的作文,不少于六百字
小楼昨夜听风雨
听雨声,可以洗耳;听雨声,更可以净心。
喜欢听雨,是因为雨声是一种与繁杂的社会格格不入的天籁之声,永远牵动我内心深处那一份纯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小雨的柔,小雨的多情,小雨的缠缠绵绵。这种雨声不仔细听是听不到的;不静下心,心无杂念地听是听不到的。这种雨声好似夜晚的茉莉花飘出的淡淡的清香,似有似无,虚幻缥缈,想伸手去抓却早已不见了。听小雨声让我想起李清照,她的词与人一样,永远不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给你留下的永远是淡淡的景,淡淡的愁,像缕缕腾起的略带香气的烟,听不到燃烧般的噼啪声,却永远牵动你的心。喜欢听小雨声,我好似一个多愁善感的少女,倚着窗儿,一夜听雨静无眠。
“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是中寸的利索,中雨的爽快。中雨声是打在芭蕉上清脆的响声,均匀细腻,连续不歇,如潺潺的流水,如鸣佩环,又似冰雪融化打在岩石上的从容不迫。这雨声让我想起王维,他的诗是“清泉石上流”的爽朗、清新。而他的人既是不默默无闻,也不似李白般惊涛拍岸,只是诉说一个“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佛”神话。喜欢中雨,我似一个爽朗欢快的阳光少年,打开窗户,听雨在荷叶上响得欢快。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是大雨的洒脱,大雨的放荡不羁。大雨声似山洪暴发,似瀑布从高山奔腾而下,似大海激昂澎湃,毫不忌讳,毫不留情地冲刷着大地。这种声音使你犹如置身花园,各种各样的花香从四面八方扑来,有时呛得你透不过气来。听大雨声让我想起李白,他手执一把剑迎倾盆大雨向山顶一步步爬去,任衣衫被树枝挂得破碎,任双脚被砺石磨得鲜血淋淋。他的诗风好似大雨一样豪迈澎湃,具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冲击力。而李白的人也是大起大伏,生前用诗惊动世人,死后也是轰轰烈烈。
在嘈杂的社会听雨,用小雨拂去纤尘,用中雨冲走烦恼,用大雨震撼心灵。雨声,永远牵动我的心。
昨夜风吹处,落英听谁细数
朝露昙花,咫尺天涯。多姿的桃花在我们不经意间热情的开放。美丽的青春年华,在我们忽略中,一点点的流逝。聪明的你,可曾注意到她轻盈的脚步。
游丝软系飘香榭
风不停,绿树阴,阳光晃眼,天真蓝。
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我们,在运河堤上追逐打闹。一阵轻盈的东风,夹带着幽香迎面扑来。“好香啊!”百合的鼻子最尖,“看!”我伸着胖乎乎的手指着前边的一排桃树,一朵朵粉色的桃花浅施粉黛,风吹过,如玉脂般晶莹的花瓣打着旋儿落地。“好美呀!”“嗯,马上就可以吃桃子了!”
躺在草地上,柔软的小草抚摸着我们。“好想像桃花一样快快长大。”“嗯,当大人真好,不要被人管,时间多得太慢了……”
此时的我们却怎能注意到大树旁一棵小桃树上,桃骨朵儿正在默默开放。
风刀霜剑严相逼
刚步入初中的我倚在桃树旁,天空中的白云也噙着思念轻轻拍打在树叶上。
一次次考试的失利,升学的压力,父母的期望像丝一样包裹着我。
“好难过,这就是成长吗?这就是青春吗?好烦……”我喃喃而摇头。
此时的我不曾留意在雨中轻摆裙边的桃花。
翠减红衰愁杀人
这个夏天仿佛是一步步的挪过来的,但终究还是来了。毕业前一天,在校园中漫步,桃花又开了。碧绿的叶掌又怎能掩得住那倾城的面容悄然倩影,一朵朵红晕在对我掩嘴偷笑,是笑我笨吗?面对一场分别,我恍然大悟:我们的花季在我们的不经意间流逝了,我所渴望的却又是我所忽略的,而又偏偏是少年最重要的东西,美丽的青春年华。
又见桃花开了,那朵朵灿若明霞的娇儿是否有前年的残花败叶?
2.求一篇关于诗词赏析的作文600字
苏轼的词,不论内容和形式,都不那么拘于一格。有时放笔直书,便成为"曲子中缚不住"的"句读不葺之诗";有些从内容看也颇为平凡。正如泥沙俱下的长江大河,不是一道清澈流水。但正因如此,才能显出江河的宏大气势。人们可以如此这般地挑剔它,却总是无法否定它。
苏轼这首《念奴娇》,无疑是宋词中有数之作。立足点如此之高,写历史人物又如此精妙,不但词坛罕见,在诗国也是不可多得的。
他一下笔就高视阔步,气势沈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细想万千年来,历史上出现过多少英雄人物,他们何尝不煌赫一时,俨然是时代的骄子。谁不赞叹他们的豪杰风流,谁不仰望他们的姿容风采!然而,"长江后浪推前浪",随着时光的不断流逝,随着新陈代谢的客观规律,如今回头一看,那些"风流人物"当年的业绩,好象给长江浪花不断淘洗,逐步淡漠,逐步褪色,终于,变成历史的陈迹了。
"浪淘尽"——真是既有形象,更能传神。但更重要的是作者一开头就抓住历史发展的规律,高度凝炼地写出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所处的地位,真是"高屋建瓴",先声夺人。令人不能不惊叹。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上面已泛指"风流人物",这里就进一步提出"三国周郎"作为一篇的主脑,文章就由此生发开去。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这是现场写景,必不可少。一句说,乱石象崩坠的云;一句说,惊涛象要把堤岸撕裂;由于乱石和惊涛搏斗,无数浪花卷成了无数的雪堆,忽起忽落,此隐彼现,蔚为壮观。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如画"是从眼前景色得出的结论。江山如此秀美,人物又是一时俊杰之士。这长江,这赤壁,岂能不引起人们怀古的幽情?于是,由此便逗引出下面一大段感情的抒发了。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作者在这里单独提出周瑜来,作为此地的代表人物,不仅因为周瑜在赤壁之战中是关键性人物,更含有艺术剪裁的需要在内。
请看,在"公瑾当年"后面忽然接上"小乔初嫁了",然后再补上"雄姿英发",真象在两座悬崖之间,横架一道独木小桥,是险绝的事,又是使人叹绝的事。说它险绝,因为这里原插不上小乔这个人物,如今硬插进去,似乎不大相称。所以确是十分冒险的一笔。说它又使人叹绝,因为插上了这个人物,真能把周瑜的风流俊雅极有精神地描画出来。从艺术角度来说,真乃传神之笔。那风神摇之处,决不是用别的句子能够饱满地表现的。
"羽扇纶巾"——这四个字,充分显示周瑜的风度闲雅,是"小乔初嫁了"的进一步勾勒和补充。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从这里就转入对个人身世的感慨。"故国神游",是说三国赤壁之战和那些历史人物,引起了自己许多感想——好象自己的灵魂向远古游历了一番。"多情",是嘲笑自己的自作多情。由于自作多情,难免要早生华发(花白的头发),所以只好自我嘲笑一番了。在这里,作者对自己无从建立功业,年纪又大了——对比起周瑜破曹时只有三十四岁,仍然只在赤壁矶头怀古高歌,不能不很有感慨了。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于是只好旷达一番。反正,过去"如梦",现在也是"如梦",还是拿起酒杯,向江上明月浇奠,表示对它的敬意,也就算了。这里用"如梦",正好回应开头的"浪淘尽"。因为风流人物不过是"浪淘尽",人间也不过"如梦"。又何必不旷达,又何必过分执着呢!这是苏轼思想上长期潜伏着的、同现实世界表现离心倾向的一道暗流。阶级的局限如此,在他的一生中,常常无法避免而不时搏动着。
综观整首词,说它很是昂扬积极,并不见得;可是它却告诉我们,词这
返回诗词目录
个东西,绝不是只能在酒边花间做一名奴隶的。这就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也是划时代的进展。
词坛的新天地就是通过这些创作实践,逐步发展并且扩大其领域的。苏轼这首《念奴娇》,正是一个卓越的开头。至今为止,仍然象丰碑似地屹立在中国文学发展史的大道上。
3.带诗词的作文600字 要散文
1我喜欢的诗词风景 周佳琦滚滚波涛,流去的是虚华的浑浊,幽幽薄雾笼罩的是刺目的丑与恶,惟有匆匆流逝的时间长河中,沉淀的才是人生的精华。
回想起几百年前,中华大地上的一位位诗人创作的篇篇不朽的佳作,一句句诗激励着几代人的梦想,而最神圣的诗词中,有着我最喜欢的那道绝美风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那描述了塞外大漠一种怎样的壮丽?落日圆混,红色浸染了天边,天空中明净似潭秋水,无边无限的大漠孤寂壮美,落日的余光刺得人眼迷茫,心里却是永恒。走着,看着,踏在大漠雄浑的脊背上,聆听她脉博的声音。
偶尔,不知是从哪里冒出了一缕炊烟,平缓的,安然的直冲云宵。夜暮还没降临,那边已出现了启明星。
大漠啊!大漠啊!孤烟、长河、落日,总给人一种凄凉、悲伤、孤寂而又不缺乏坦然、雄浑、壮美的感觉。“采菊档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环绕着水,水环绕着山,住所前生意盎然,不知是哪个季节,不知是什么年代,但是知道那份无与伦比的悠闲,自在。万物蓬勃地生长着,长到了篱笆旁,菊好像喜爱这里,竟也生长在篱笆旁,淡淡的心情,淡淡的有着诗情。
更远望去,更不乏绝美,一座大山忽然出现在眼前,淡淡的心情缠绕着淡淡的风景,淡淡的风景缠绕着淡淡的思绪与诗情。菊花、东篱、南山,总给人一种甜淡、舒适而又不缺乏诗情的感觉。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时节大概是秋天吧!桥上只有诗人独自徘徊,不知去向何方,似乎秋风也这般冰冷的冻伤记忆,万物都凋零了,包括那藤、那树,夕阳的余辉爱抚着一切,照在溪水里那样苍白无力。偶尔传来几声鸟鸣,叫痛了心灵,那是谁家的故园啊!安详地冒着炊烟,路还是那条路,如今牵着瘦马,将走向何方,敢问哪里来的淡淡的哀愁、忧伤与迷茫!哦,我喜欢的绝美诗词风景。
点评:人生也如一首首诗词,平平仄仄,但总有一处风景另我们回味无穷,百看不厌。诗人用诗词歌赋诠释自己的人生,作者用诗词里的风景阐释自己的心绪。
作者用散文的笔法,让诗词中风景,情境再现,给人更充实感。2诗词中的风景 人生何处去 诗人用心去读风景,心境合一,山光水色便散发着人文的气息。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无形的烟雾变成了有形的屏障,一个“织”字将变幻无常、轻盈的暮气变的凝重,滞泻,烟雾转化为一张无法穿透的网,让人感受窒息的绝望和孤独;远处郁郁葱葱的山峦散发出袭人的寒气,翠绿得让人冷和寒。
而感受到隔绝和寒冷的人正是孤楼上的“愁”客。“愁”是泛泛的情感,思离别是愁,思山河破碎是愁,思仕途坎坷,世道炎凉也是愁。
只有被“愁”所笼罩的人才能从自然中读到这样的风景。 孤独,孤独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愁”眼看世界,一物一景弥漫着“愁”的气息,构成了诗词中伤感的美:“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这是漂泊者身心疲惫时最能产生共鸣的风景,是夜半客船里走下的孤独游子内心的画卷:没有光明(月落)、凄惨(乌啼)、透心的寒意(霜满天),万物失去了活力和生气,一切被“愁”---漂泊之愁所吞噬。漂泊是精神上的漂泊,当精神无法寄托,“寂寂江山晚,苍苍原野暮。
秋气怀易悲,长波淼难溯。”---李百药;而精神一旦得以解脱,“晚来风景丽,晴初物色华。
薄云向空尽,轻虹逐望斜。” ---李百药。
当精神虚缈,身体困顿,人生之旅处在茫然之中,心灵就会发出滴血的“愁”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精神累了,象藤、树、鸦;藤是枯萎的藤,已经没有了生命。
树是千年老树,飒飒的西风在吹着它走向风烛残年。鸦是昏鸦,失去了活力;道是荒凉的古道,不知通向何方,马是体弱无力的嬴马,再也无力负重,一切在这里忽然失去了方向和希望,人生何去何从。
这是幅刻在心灵里凄凉、悲苍的图画,枯,老,昏,古,瘦字字震撼,让人悲泪欲出;而在心灵的最深处是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的影子,那里是精神和身体的港湾。当愁思迸发,二幅画卷同时展现在眼前,悲凉是主旋律。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 同样是二幅画卷,同样是悲凉中的温馨,但这里漂泊人在经历了绝望后,终于有了归宿。虽然天色将晚,山路依然漫长;寒风刺骨,雪中小屋冰冷无生气,但总算有了一处避风雪的地方。
“风雪夜归人”多么幸运,温馨。柳永对漂泊的风景注释得更清楚,心有漂泊感,睹物而思情:“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
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
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那么漂泊之后的归宿是什么样的,杜甫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人的归属充满生机、活力,无论是经历千年寒雪,还是万里行船的磨难,都可以在这里安息。绝句里的屋子就是杜甫渴望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4.关于古诗的作文不少于六百字,求,急需
古诗,伴我成长
一颗单纯幼稚的心像花朵似的,在诗句的滋润下,缓缓绽放……
幼年,诗与我
在我刚刚学会写蚂蚁爬般歪歪扭扭汉字时,妈妈开始教我背古诗。
拿着配有插图的古诗书本,妈妈陪我一起遨游古诗王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些句子,一个字一个字刻在我懵懂的心间。不大懂诗的意思,只知道了原来小草是烧不尽的,是春风一吹就又长出来的;明白了所有的妈妈都爱孩子,要让孩子吃的饱穿的暖。这些句子读起来,就像唱歌一样,多好听啊!于是我嘴里嚼着糖怀里抱着书,对照拼音奶声奶气读着一首又一首古诗。
少年,诗与我
“妈妈,古诗都过去几百上千年了,为什么我们还要去读去背它们呢?”我不解地问妈妈。
“因为它代表了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呀!多读多背,领会诗意,就会明白其中包含的道理,就能增厚文学底蕴,成为内心饱满的人。”妈妈回答我。
于是我捧起书本继续背诵古诗。从小学升到初中,我手中的书,已由古诗选换成了诗词合集。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唐诗宋词,我已能流利背诵许多并理解诗意。再去读语文书里的课文,很轻松就读懂读透了;写起作文来,遣词造句也变得得心应手起来。
青年,诗与我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其中凝聚了诗人晏殊多少辛酸难言?他的孤独寂寞有谁能排解安慰?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抚今追昔,沦为阶下囚的李煜有着怎样的痛心追悔?
不断长大的我,对古诗词不再满足于只简单理解,单纯背诵了,我在以日渐成熟的心灵和丰富感性的认识,去欣赏领悟它们。
全心投入其间,我能看到诗人们灵魂的独舞,听到他们情感的独白: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圣”杜甫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都请寂寥的秋景代言;“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夜风狂雨骤,明朝醒来,叶更绿,花却凋残。事物的变化,总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正如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里所言:“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以朴素淡雅的诗句,表现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对青春时光的留恋,多么深沉而又炽烈的情感呀!
从孩提时牙牙学语的朗读到年岁渐增的喜爱鉴赏,美丽的诗歌在我心里撒种、破土、拔节、开花。渐渐地,我能领会诗中蕴含的更深沉底蕴、更丰富情感。
古诗伴我一起成长。它净化我的心灵,陶冶我的情操。我决心继续扬帆起航,在古诗的陪伴下,驶去光明的远方!
5.古诗文的600字作文
中华古诗 之 我心中的李白
印象中,李白是一个有些孩子气的人,很感性,很率真,也很随意。快乐了就大声呼喊:“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很是洒脱无羁,甚至有些自视清高,“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好一个寻常人,遇到不如意甩手就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1300年前的李白就是这么一个豪放、刚烈、自由、充满了真性情的人,读他的诗,酣畅淋漓,超然于世,真有一种“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的感觉!
才华横溢的李白,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良好的家庭条件和开放的盛唐,使他萌发了想游历名山大川、走边天下的心愿,于是他不为声名所累,浪迹天涯,吟诗作赋,行的惊天动地,写的名震山川,千古流芳。
李白衣袂飘飘,执酒临风。
他呼吸着青山绿水的芬芳,亲吻着广阔无垠的大地,感受着超然物外的恬静,他的选择是对的,因为只有自由的天地能容下这位不受束缚、身有傲骨的旷世奇人。酒是李白的最爱。他始终沉浸在酒中、梦中,当酒麻痹了他的精神、情至渐浓时,他的梦也就开始了,“李白斗酒诗百篇”,酒已经全部融入了李白的生命里,也融进了他的诗词歌赋里。在他写的一千五百多首诗文中,提到“酒”的就多达一百七十多首,可谓是酒气熏天,醇香四溢,酒和文字成为“诗仙”寻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我们就读到了“会须一饮三百杯”的冲天豪情,“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的寂寞无奈,就有了“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的潇洒豁达和“日暮醉酒归,白马骄且弛”的痛快淋漓,还有“对酒两不饮,停觞泪盈中”的黯淡伤别,以及“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凄凉悲境……。酒成就了诗仙,酒成就了李白伟大诗人之名!
他游山侃水,居无定所。
李白一生大部分时间在路上,有时走的很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有时走的很畅快,“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时朋友急着赶来送他:“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有时他很动容的、伤感的送朋友“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他和游子相互勉励:“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他把本该属于对世间的爱分给村庄和山峦,湖泊和峡谷,分给童子(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乞丐甚至山中的鹿、嘶鸣的的马、飞翔的鸟儿与蝴蝶:“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雁行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且放白鹿青崖涧,须行即骑访名山”。他在浪迹天涯的游历中,并不急于找寻目的地,而是仅仅为享受大自然的抚慰、精神的充分自由,从而感悟人生永远在途中。
他寄情山水,出口成章。
李白纵情山水,游山访仙,一出口就有气吞山河之气概,“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月掩赤诚”。记得余光中先生有诗评“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忆李白》)。李白一生只写过两阕词其成就之高却无人能及,“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数字,说尽凄凉。“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山静的迷人,任凭风起云涌,诗人眼里只有山,两眼相对,不离不弃。
李白才华横溢,堪称天下奇才,“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他洒脱不羁,愿作世间浪子,“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他嗜酒成性,常为酒中醉鬼,“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他天真浪漫,别号“盛唐诗仙”,“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他清高叛逆,傲视世俗庸人,“黄金白壁买歌舞,一醉累月轻王侯”。
我记得有人问余秋雨先生,他的偶像是谁?余先生回答说,李白是其中之一,理由是:李白开拓了中华文化自由放达的生命力。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李白的诗风,那就只有一个词:豪放!我心中的李白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壮,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豁达,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奇峻,是“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的痴狂。令我们感叹和庆幸的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化,有这样一些自视清高、豪放自由的奇人怪才,给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经典绝伦的传世佳作,让我们的国家成为文明古国,民族成为优秀民族。
没有李白,就无法发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愁绪,没有李白,就无法惊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奇伟,没有李白,就无法拥有“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雄心壮志。李白用他的一生来诠释浪漫,用他所有的诗文来蔑视权贵,用他所有的激情来填补中华文化长卷上的一抹光彩!
6.关于诗的作文(不少于600字)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首诗让我读到了苏东坡的粗犷豪迈;“多情自古伤别离,更哪堪,冷落清秋节!”这首诗让我读到了柳永的多情怅惘;“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首诗让我读到了李易安的慵惓情思;“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这首诗又让我读到了杜牧兴趣盎然、优雅恬淡的心境。
古人有道:“腹有诗书气自华。”在怎样的环境里,造就的是怎样的一个人。对于诗词歌赋,从儿时起就觉得这里面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每每读完然后自我评析,便因氤氲其中而感到由衷的陶醉,似乎是神魂颠倒,伴随着“为伊消得人憔悴”,觉得“衣带渐宽终不悔”。
然而,读诗,读词,不仅是享受灵魂的洗礼,更是对人格的历炼。
在诗词中,我读到了易安的黄花。
易安的黄花,是外美如花,内秀如竹。生得聪颖,灵逸却因生不逢时而收敛了光芒。易安自小聪明绝顶,虽然年龄小,但胆识丝毫不逊色于其他人。只可惜命运是残酷的,易安虽找了一位志同道合的伴侣,然而没有白头携老,丈夫不幸中年病故。独守空房的易安,发出了怎样的唏嘘!然而,在第二位丈夫道貌岸然的行为下,易安再一次陷入不幸。面对丈夫贪婪、懦弱,虚伪而又毫无风骨,她又发出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痛斥!但是,一把黄花撒在瘦骨嶙峋的庭院,“应是绿肥红瘦”。
在诗词中,我读到了太白的花间。
怎样的壮志凌云?怎样的才华横溢?怎样的灵思?只是面对无能的君主,他没有办法将自己的抱负兑为现实。于是“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代替了豪气,“直挂云帆济沧海”直抒了胸臆。做个随心所欲的侠士不好吗?“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啊,这又是怎样的洒脱!
在读诗中寻觅,在赏词中畅游。如果梦想可以成真,我愿在诗词的指引下幻化顾蝶,不惜一切代价。如蝶般,飘然莅临于吾心,翩翩却不失秀姿;如诗般,生逸灵动却唯美绝妙。
我读诗读词,更爱读诗人如竹的风格!
7.以”诗词“为话题的作文,不少于六百字
小楼昨夜听风雨 听雨声,可以洗耳;听雨声,更可以净心。
喜欢听雨,是因为雨声是一种与繁杂的社会格格不入的天籁之声,永远牵动我内心深处那一份纯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小雨的柔,小雨的多情,小雨的缠缠绵绵。
这种雨声不仔细听是听不到的;不静下心,心无杂念地听是听不到的。这种雨声好似夜晚的茉莉花飘出的淡淡的清香,似有似无,虚幻缥缈,想伸手去抓却早已不见了。
听小雨声让我想起李清照,她的词与人一样,永远不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给你留下的永远是淡淡的景,淡淡的愁,像缕缕腾起的略带香气的烟,听不到燃烧般的噼啪声,却永远牵动你的心。喜欢听小雨声,我好似一个多愁善感的少女,倚着窗儿,一夜听雨静无眠。
“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是中寸的利索,中雨的爽快。中雨声是打在芭蕉上清脆的响声,均匀细腻,连续不歇,如潺潺的流水,如鸣佩环,又似冰雪融化打在岩石上的从容不迫。
这雨声让我想起王维,他的诗是“清泉石上流”的爽朗、清新。而他的人既是不默默无闻,也不似李白般惊涛拍岸,只是诉说一个“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佛”神话。
喜欢中雨,我似一个爽朗欢快的阳光少年,打开窗户,听雨在荷叶上响得欢快。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是大雨的洒脱,大雨的放荡不羁。
大雨声似山洪暴发,似瀑布从高山奔腾而下,似大海激昂澎湃,毫不忌讳,毫不留情地冲刷着大地。这种声音使你犹如置身花园,各种各样的花香从四面八方扑来,有时呛得你透不过气来。
听大雨声让我想起李白,他手执一把剑迎倾盆大雨向山顶一步步爬去,任衣衫被树枝挂得破碎,任双脚被砺石磨得鲜血淋淋。他的诗风好似大雨一样豪迈澎湃,具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冲击力。
而李白的人也是大起大伏,生前用诗惊动世人,死后也是轰轰烈烈。 在嘈杂的社会听雨,用小雨拂去纤尘,用中雨冲走烦恼,用大雨震撼心灵。
雨声,永远牵动我的心。 昨夜风吹处,落英听谁细数 朝露昙花,咫尺天涯。
多姿的桃花在我们不经意间热情的开放。美丽的青春年华,在我们忽略中,一点点的流逝。
聪明的你,可曾注意到她轻盈的脚步。 游丝软系飘香榭 风不停,绿树阴,阳光晃眼,天真蓝。
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我们,在运河堤上追逐打闹。一阵轻盈的东风,夹带着幽香迎面扑来。
“好香啊!”百合的鼻子最尖,“看!”我伸着胖乎乎的手指着前边的一排桃树,一朵朵粉色的桃花浅施粉黛,风吹过,如玉脂般晶莹的花瓣打着旋儿落地。“好美呀!”“嗯,马上就可以吃桃子了!” 躺在草地上,柔软的小草抚摸着我们。
“好想像桃花一样快快长大。”“嗯,当大人真好,不要被人管,时间多得太慢了……” 此时的我们却怎能注意到大树旁一棵小桃树上,桃骨朵儿正在默默开放。
风刀霜剑严相逼 刚步入初中的我倚在桃树旁,天空中的白云也噙着思念轻轻拍打在树叶上。 一次次考试的失利,升学的压力,父母的期望像丝一样包裹着我。
“好难过,这就是成长吗?这就是青春吗?好烦……”我喃喃而摇头。 此时的我不曾留意在雨中轻摆裙边的桃花。
翠减红衰愁杀人 这个夏天仿佛是一步步的挪过来的,但终究还是来了。毕业前一天,在校园中漫步,桃花又开了。
碧绿的叶掌又怎能掩得住那倾城的面容悄然倩影,一朵朵红晕在对我掩嘴偷笑,是笑我笨吗?面对一场分别,我恍然大悟:我们的花季在我们的不经意间流逝了,我所渴望的却又是我所忽略的,而又偏偏是少年最重要的东西,美丽的青春年华。 又见桃花开了,那朵朵灿若明霞的娇儿是否有前年的残花败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