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虛词(古诗中的虚词)
1.古诗中的虚词
在古诗词鉴赏中,我们重视的往往是动词、形容词、名词,而对虚词有所忽略。其实虚词不虚,在诗中起着重要作用。下面仅以人教必修4中所选的李清照的两首词为例来说说。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两首词中的虚词,分为两类,一是单字虚词,如《醉花阴》中的“又”“不”“比”,《声声慢》中的“最”“怎”“也”“正”“却”。一是复合虚词,如《声声慢》中的“怎生”。
这些虚词,细细说来,各有其作用。
“不”与“莫道”合用,双重否定表肯定,强调的是词人李清照悲伤愁苦时的情状,“比”表示比较,突出李清照“为伊消得人憔悴”,形销骨立,比黄花还瘦,强调的是思念之深,刻骨离愁。“最”表程度,用在句中,表示秋天时节,忽暖忽冷,气候变化无常,最难调养身体。“正”表时态,正在进行时,写李清照南渡,丈夫病故,书信无处可寄,是以见到北雁南飞,感到伤心。“却”表转折,意思是“旧时相识”。怎么回事呢?李清照早年写给丈夫赵明诚的《一剪梅》词中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句,故称雁为“旧时相识”。一个“正”,一个“却”,表达的是悼念与思乡。
“怎生”,意思是“怎么”“怎样”。指的是晚年的李清照,孤苦伶仃,守着窗户独坐,怎样才能挨到天黑。表达的是李清照内心的凄苦与落寞。
总体上来说,有如下作用:
一是让诗句顺畅易懂。如《声声慢》中的 “正”“却”“怎”“怎生”。
二是舒缓音节,如《声声慢》中的 “也”。
三是传情达意,深化意境。《虚词总说》谈道:“……虚词者,所以传其声,声传而情见焉。” 如《醉花阴》中的“又”字。
这个“又”字,是“再一次”“又一次”的意思,强调的是李清照与丈夫分离已久,已不是第一次在佳节时独守空房了,写出了分离之悲更深。着一“又”字,便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更何况,“玉枕”“纱厨”往昔与丈夫共用的,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触景生情,自然是柔肠寸断心欲碎了。一个“又”字,抒发的是李清照在又一个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
古诗中的虚词,表停顿、关合、呼唤等常规作用,还有特别的传情达意的作用,这一些都是不容忽视的。
2.古文中十八个虚词的意思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②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孔雀东南飞》) (三)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
(《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归乎。
3.文言文诗词虚词有哪些
最佳答案 焉 一、兼词。
同时兼起介词“于”和代词“是”的作用。例:①惧有伏焉(在那里)《曹刿论战》②高束焉,庋藏焉(在那里)《黄生借书说》二、代词。
1、表疑问。用于动词前,表示“哪里”“怎么”的意思。
例:①且焉置土石(哪里)《愚公移山》2、代物。同“之”的用法。
例:②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它,指这篇文章)《捕蛇者说》③时而献焉(它,指蛇)《捕蛇者说》三、语气助词。常用在句尾,表陈述、疑问、感叹的语气。
可译为“呢”“了”“啦”等或不译。例:①因以为号焉(不译)《五柳先生传》②万钟于我何加焉(呢)《鱼我所欲也》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译)《〈论语〉十则》四、用在形容词后,相当于“然”,可译为“……的样子”。
例: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的样子) 而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③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例: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③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④朝而往,暮而归。
⑤掩口胡卢而笑。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例: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④秦师轻而无礼。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例: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②余闻而愈悲。
③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④灭滑而还。
⑹通“如”:好像,如同。例:军惊而坏都舍。
⑺通“尔”,你,你的。例:①而翁归。
②若欲死而父。③而母立于兹。
(而已)罢了。例:①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③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已。
④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得惟我而已。⑤比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
「而后」才,方才。例:①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
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③三月而后成。
④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⑤假诸人而后见也。「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例: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乎 ⑴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①天下事有难易乎?②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③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④然,胡不己乎?⑤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⑥若毒之乎?⑦君将哀而生之乎?⑧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⑨齐人固盗乎?⑩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11)壮士,能复饮乎? (12)技盖至此乎?(13)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14)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⑵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①孰为汝多知乎!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③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⑤求剑若此,不亦惑乎?⑥而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⑦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⑧至废孟子而不立,非导源于小儒乎?⑨非仁木乎?⑩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觚乎?⑶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
例:①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乎干城之具也。②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③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④忽乎吾将行兮。
⑷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例:①日食饮得无衰乎?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③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④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⑸同“于”。例:①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③吾尝疑乎是。
(乎:对。)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⑤颓然乎其间。⑥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
⑦良剑期乎断,不期乎莫铘。(乎:引进动作的对象。)
⑧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⑨亦无怪乎其私之也。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乎:对。)(11)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
(12)盖进乎技矣。(13)王变乎色曰。
(14)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15)依乎天理,批大 ,导大。
(16)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
(17)摄乎大国这间。(18)异乎三子者之撰。
(19)浴乎沂。(20)幽独处乎山中。
⑹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例:①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②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③天乎,人乎,而竟已乎!⑺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
例: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②无以,则王乎?⑻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例:于是乎书 其 ⑴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例:①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益。”(其:他的。)
②恐前后受其敌。(其:它们的。)
③其夫呓语。(其:她的。)
④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其:它的)⑤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4.唐诗宋词里有虚词吗
有啊,还不少。
一般来说,那些没有实际所指的都是虚词。主要是语气词,介词,副词,连词之类的。
例如:扬州慢 姜夔 淳熙丙申正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壁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中尽、自、后、犹、渐、都在、而今、纵、难、仍都是虚词。
5.18个古文虚词按意义词性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分类
而 1.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以 1.用作介词。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庖丁解牛》) 为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
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
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
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
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
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
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
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
“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
(《五蠹》) 不者。
6.唐诗宋词里有虚词吗
有啊,还不少。一般来说,那些没有实际所指的都是虚词。主要是语气词,介词,副词,连词之类的。
例如:扬州慢 姜夔
淳熙丙申正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壁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中尽、自、后、犹、渐、都在、而今、纵、难、仍都是虚词
7.古文中有哪些常见的虚词
(1)连词 1>表并列 今译为:而且、又。
例释: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 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表修饰 今译为:着、地。 例释: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逍遥游》 3>表顺承 今译为:就、才。 例释: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 4>表假设 今译为:如果、假使。例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5>表转折 今译为:却、但。 例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6>表因果 今译为:因而、所以。例释: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劝学》 7>表方位 今译为:以 例释:①三代而下,有学而不问。 《问说》 ② 由孔子而来,至今百有余岁《孟子》 (2)音节助词 不译 例释: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3)语气词 用在句尾 今译为:啊、吧 例释: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 《左传·宣公四年》 (4)比况词 今译为:如、像、似 例释:白头而新,倾盖而故,何则?知与不知也。
《新序》 (5)代词 1>第二人称 今译为:你(们)、你(们)的 例释:①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 ”《史记·高祖本纪》 ② 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近指 今译为:此、这样 例释: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
《孔雀东南飞》 (6)通“能” 今译为:能够、才能 例释:①行柔而刚,用弱而强 《淮南子·原道训》 ②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亦若此矣。 《庄子·逍遥游》 2、何 (1)疑问代词 今译为: 1>什么 例释: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 2>谁、哪一个 例释:①何事非君,何使非民? 《孟子·万章下》 ②景王问于苌弘曰:“今兹诸侯,何时吉”?何时凶? 《左传》 3>何处、哪里 例释:①阁中帝子今何在? 《滕王阁序》 ②丞相祠堂何处寻?《蜀相》 (2)疑问副词(作状语)今译为:1>怎么、怎么样 例释:徐公何能及君也。 《战国策》 2>何故、为什么 例释:夫子何哂由也。
《论语·先进》 3>多么 例释:①作计何不量。 《孔雀东南飞》 ②入门两眼何悲凉。
《贫士叹》 (3)附动词(通“呵”) 今译为:喝斥、谴责 例释:(王琚)至廷中,徐行高视,侍卫何止曰:“太子在!” 《新唐书·王琚传》 3、乎 (1)语气词 1>表疑问、反问 今译为:吗、呢 例释: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 2>表赞美、感叹 今译为:啊、呀 例释: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 3>表推测 今译为:吧、呢 例释:日食饮得无衰乎? 《触龙说赵太后》 4>表祈使 今译为:吧 例释:勉速行乎!无重而罪! 《战国策》 5>表商榷 今译为:呢 例释: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容乎,失之宰予。 《韩非子·显学》 6>表呼告 今译为:啊 例释:叁乎!吾道一贯之。
《论语》 7>表肯定 今译为:也 例释:此非汝所及乎,顾谓颜回纪之。 《列子》 (2)助词 用在形容词后 今译为:地 例释:凌清风,飘摇乎高翔。
《战国策》 (3)介词 相当“于”今译为:在、对 例释:①生乎吾前,其文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②德隆乎三皇,功羡于五帝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4乃 (1)代词 1>第二人称 今译为:你、你们 例释: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 2>指示代词 今译为:如此、这样 例释:①子无乃称《庄子》 ②真长性至峭,何足乃重。《世说新语》 (2)副词 1>表肯定 今译为:是、就是、原来是 例释: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②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范围 今译为:仅仅、只 例释: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史记·项羽本纪》 3>表时间衔接 今译为:就 例释:良乃入,具告沛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 4>表两事顺承 今译为:才 例释:设九傧于廷,臣乃敢上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5>表意外 今译为:却、反而、竟然 例释: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话源记》 ②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 《触龙说赵太后》 ③不改过自新,乃益骄恣。
《汉书·吴王刘濞传》 (3)连词 1>表顺承 今译为:于是、便 例释: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鸿门宴》 ②以为诸侯莫足游者,乃入西关见卫将军。《王夫偃列传》 2>表他转 今译为:至于 例释: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孟子·公孙丑上》 (4)助词 无义 不译 例释: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 《尚书》 5其 (1)代词 1>第三人称 今译为:他(它)、他们 例释:①成以其小,劣之。
《促织》 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2>第三人称表领属 今译为:他的、他们的 例释: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 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 3>表其中的 例释: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石钟山记》 4>表指示 今译为:那、那些 例释:即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 《-朱熹·中庸集注》 5>活用为第一人称 今译为:我的、自己的 例释: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游褒禅山记》 (2)副词 1>表推测 估计 今译为:大概、或许 例释: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2>表祈使 今译为:可要、当 例释:①子其勉之《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