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瑀 带瑀字的诗句

1.带“瑀”字的诗句

汤、禹俨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 —— 先秦 · 屈原《离骚》

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 —— 先秦 · 屈原《离骚》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 —— 宋 · 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禹庙兰亭今古路 —— 宋 · 陆游《蝶恋花·禹庙兰亭今古路》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 唐 · 皮日休《汴河怀古二首》

赐萧禹: 疾风知劲草,板荡 识诚臣。 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2.唐太宗写给董瑀的诗

赐 萧 瑀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释义】:太宗诸臣多耿介、忠勇、智慧、宏厚、诚憨之士。

其萧瑀以耿介称。曾事隋,以数言事忤旨,被炀帝怨疏。

后归唐,因屡直言切谏,深得太宗倚重。 贞观初太宗诸臣,多属高祖,建成嫡系,如裴寂、刘文静、杨恭仁、裴矩、萧瑀 、魏征等,但向高祖李渊进言世民宜为皇太子者,唯萧瑀 率先之。

故元朝史论家戈直评说“武德季年(李渊在帝位后期),高祖立秦王(世民)为皇太子,竟决于瑀之一言。”可见太宗赐萧瑀诗之原由了。

然而因何不赐诗于当时,而在“玄武门之变”近十年后方为之,此正太宗驭人术深沉处。欲备长时而考验一人故,盖棺论定此史家风。

萧瑀 被太宗屡抑屡起,终无暗怨之言,数跌而未稍改忠节,此实为臣者亦大难,故太宗喻为“疾风”下之“劲草”义。其实唐太宗李世民并不是真正看重萧瑀,因萧瑀曾事隋、唐二朝三帝皆无大建树,其才略远逊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李靖诸人,且对诸人微过小题大做而诋毁之,太宗亦深怒所为。

可太宗偏要在众臣宴会上赐诗萧瑀。详玩诗味,明赞实责。

何者?事隋时明知炀帝骄暴,料无终局,故谏琐事而轻忤旨,有求被疏远祸意;雁门献计解炀帝围,不无呈媚自保意;李渊遣书招之,携众率先归唐,置亲姊(即隋炀帝萧后)于不顾,有邀宠新朝意;建成未毙之前,为何不诤谏立世民为太子?建成刚毙,抢在诸臣之前先奏言立世民为太子,乃见风驶柁邀宠世民意;声色俱厉,面折廷争,故示耿介意;进封建说,迎合太宗内心所欲意。观此可谓萧瑀亦忠亦奸。

太宗英明卓绝,必洞察其五内,却不言破,只缩深意于所赐之诗。而萧瑀亦非不解,故拜谢道“臣特蒙诫训,许臣以忠谅,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萧瑀“特蒙诫训”语,非普通谦词,实有“知罪”意。君善驭,而臣善韦舀,乃合璧之杰作也。

故太宗《赐萧瑀》诗,乃汉高祖刘邦封憎臣雍齿之义也。于此可见太宗驭臣术之深也不可测。

而萧瑀又何颜以受之?。

有关瑀的诗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