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别苏武写 苏武写的:答李陵诗别李陵
1.苏武写的:答李陵诗、别李陵
李陵与苏武
西汉时,苏武出使匈奴被扣十九年,他坚贞不屈,誓死不降,终于返回汉朝。作为民族英雄,苏武的事迹被后世广为传颂。
史载,苏武刚被扣后,匈奴单于曾派李陵去劝降,被苏武断然拒绝。等苏武苦熬19年胜利归汉时,李陵又很羡慕,曾置酒相送,可见李陵的苦闷心情。
在司马迁笔下,除了投降一事外,李陵可以说是个完美的人。司马迁说自己与李陵同在宫中为官,相互间关系一般,志趣也不同,更没有酒桌上的交情。但观其人,讲孝道、守信义,为国家不计生死。正因为李陵不是那种“坏透了”的叛徒,因此,他虽然背负千古骂名,但作为异族人,他生活在匈奴一直到死,他心里的苦楚也就成了后代一些文人的着墨点。于是,他们杜撰了诗文,托名李陵,抒发思国怀乡之情,因此,李陵也博得后世不少人的同情。作为一个悲剧人物,李陵的一生同样值得人们了解。
2.李陵别苏武
李陵(?~公元前74年),是飞将军李广的孙子.字少卿,陇西成纪(现在的中国中西部陕西静宁南边)人,是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的著名将军。
长大后,李陵做了皇帝卫队的军官,擅长骑马和射箭,对士兵非常爱护。苏武(公元前140年~公元前60年),字子卿。
杜陵(今中国中西部陕西西安)人,是西汉尽忠守节的著名人物。父亲苏建,曾经几次跟随名将卫青北击匈奴,后来做过代郡太守。
当时的官僚制度规定,父亲做官的,其子可以先从品级较低的郎官入仕做官。苏武也是先任郎官,然后逐步升迁。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夏,武帝命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三万士卒出酒泉,迎击匈奴右贤王于天山。李广利以损失两万多人的高昂代价,消灭右贤王一万多人。
后被匈奴包围,几乎不能全身而退。李广利尚未出师以前,武帝特地将李陵从边郡召回,命令他为李广利护送辎重,李广利是武帝宠姬李夫人的兄长,李陵坚决要求到前线杀敌。
他带领五千名弓箭兵出发,没有骑兵.结果被匈奴骑兵围困起来。李陵用车围起来掩护,让士兵在后边射箭,和匈奴兵对抗。
被安排给李陵殿后的是强弩将军路博德,路博德是一员沙场老将,为一后生殿后肯定不爽,于是上书:“如今已近初秋,匈奴兵强马壮,不易攻打,臣愿意与李陵等到明年春天再出兵匈奴,可以获全胜。” 武帝看了以为是李陵不敢出兵,要路博德上书,于是命令路博德出西河(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南),与因纡将军公孙敖会师于涿邪山(又名涿涂山,今蒙古满达勒戈壁一带);李陵则九月发兵,出遮虏障(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至东浚嵴山南龙勒水上察看敌情,然后沿太初元年祝野侯赵破虏进军匈奴原路回受降城休整士卒。
并命令李陵将受命以来与路博德所说的都如实上报。并对李陵产生了怀疑。
他在边疆浴血奋战,后方的人们所做的唯一一件事是等待他战死。这个令人心寒的事实是通过司马迁述说的。
他不是第一个看到李陵灰暗终点的人,然而在朝廷官员中只有他敢于为李陵悲壮的降敌洒一掬热泪,说几句公道话(至少,史书是这样记载的)。为此,他付出惨痛的代价。
正因为这样,司马迁才被选为这幕惨剧的第一位见证人。李陵出兵后一段时间,被缇侯单于的三万大军包围,苦战数月,关键的时刻,汉军的军侯管敢因被一校尉的欺辱,将汉军前无援兵,箭矢粮草将尽的底细全部托出,单于大喜,命令急攻汉军。
等到汉军撤至仡汗山(约位于居延泽正北方)口附近时,距离边塞不过一百多里,士卒尚有三千人,但是箭矢射尽。兵器尽毁。
遂将大车遗弃,却车辐为兵器,进入峡谷之后,匈奴战局险要地段,投掷岩石猛烈攻击,汉军死伤惨重。再也无法前进一步。
入夜之后,李陵独自一人提刀出营,查看敌情。但见篝火熊熊,人影焯约。
回营之后,对左右军吏感叹道:“只要再有几十支箭,就可以脱离险境,可是如今连一支都没有了!天明之后,只能束手被擒。”于是李陵命令士卒每人带两斤干粮,一片冰,分散突围。
到遮虏障回合。夜半时分。
李陵与校尉朝廷年突围,汉军数十壮士仍死命相随李陵。而后在匈奴数千人的追击和围攻之下,朝廷年阵亡,李陵眼见全军覆灭,长叹到:“再也无颜回报陛下。”
于是被俘,残余部众分数突围,只有四百余人逃回汉塞。最初,李陵捷报频传时,群臣纷纷上书祝贺,当李陵陷入困境的时候,都缄口不言;最后李陵兵败投降,又都上书痛斥李陵,这种见风驶舵的恶劣风气,令与李陵并无深交,但为人正直,又书生气十足的太史令司马迁愤恨不已,所以当武帝询问他时,司马迁十分坦然的直言相答:李陵自九月初赛,率孤军深入匈奴两千余里,“垂饵虎口”,“横挑强胡”。
与且缇侯三于近十万骑兵辗转苦斗三个月,歼敌一万余人,士卒死伤如积山,兵尽粮绝,救兵不至。即使全军覆灭,也为朝廷赢得了荣誉;李陵虽然被俘,恐怕是另有图谋,以求将来有机会报答陛下。
但是,这样一番旨在宽慰武帝的言语,却被武帝误解为讥讽李广利用兵无能,特意为李陵开脱罪责,武帝一怒之下,又将司马迁下狱,处以残酷的腐刑。李陵兵败后的第二年,武帝后悔当时没有及时派出援军,致使李陵军全军覆灭,于是遣因纡将军公孙敖率军出塞,准备迎回李陵,不料公孙熬大败而归,回来对武帝说李陵在帮匈奴训练士兵,武帝大怒,杀了李陵全家。
而实际上为匈奴训练士兵的是汉军边塞都尉李绪,降于匈奴之后得到单于礼遇,地位在李陵之上。李陵痛恨李全家因李绪被诛,派人将其刺杀。
后单于钦佩李陵的英勇,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封其为右校王。后来苏武来到匈奴,本来苏武的任务是完成的很好的,结果由于副手张胜的贪功,被困匈奴十九年,单于为了让他放弃汉朝,还帮他结婚,但是他一直保持了自己的气节,期间,他和李陵成了朋友。
昭帝即位后,朝廷掀起平反冤案的浪潮。任立政接受辅政大臣霍光、上官桀的委托,出使匈奴,迎接李陵归汉。
此时的李陵已不需要这些了。尽管任立政信誓旦旦地想要证明霍光作出什么样的保证,李陵仍然斩钉截铁地回绝了:“大丈夫不能再受辱。”
经过几次沉痛的打击,李陵已经很清楚,只要特权人物的意志大于一切的传统没有。
3.苏武写的:答李陵诗、别李陵
李陵与苏武西汉时,苏武出使匈奴被扣十九年,他坚贞不屈,誓死不降,终于返回汉朝。
作为民族英雄,苏武的事迹被后世广为传颂。史载,苏武刚被扣后,匈奴单于曾派李陵去劝降,被苏武断然拒绝。
等苏武苦熬19年胜利归汉时,李陵又很羡慕,曾置酒相送,可见李陵的苦闷心情。在司马迁笔下,除了投降一事外,李陵可以说是个完美的人。
司马迁说自己与李陵同在宫中为官,相互间关系一般,志趣也不同,更没有酒桌上的交情。但观其人,讲孝道、守信义,为国家不计生死。
正因为李陵不是那种“坏透了”的叛徒,因此,他虽然背负千古骂名,但作为异族人,他生活在匈奴一直到死,他心里的苦楚也就成了后代一些文人的着墨点。于是,他们杜撰了诗文,托名李陵,抒发思国怀乡之情,因此,李陵也博得后世不少人的同情。
作为一个悲剧人物,李陵的一生同样值得人们了解。
4.李陵别苏武
李陵(?~公元前74年),是飞将军李广的孙子.字少卿,陇西成纪(现在的中国中西部陕西静宁南边)人,是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的著名将军。
长大后,李陵做了皇帝卫队的军官,擅长骑马和射箭,对士兵非常爱护。苏武(公元前140年~公元前60年),字子卿。
杜陵(今中国中西部陕西西安)人,是西汉尽忠守节的著名人物。父亲苏建,曾经几次跟随名将卫青北击匈奴,后来做过代郡太守。
当时的官僚制度规定,父亲做官的,其子可以先从品级较低的郎官入仕做官。苏武也是先任郎官,然后逐步升迁。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夏,武帝命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三万士卒出酒泉,迎击匈奴右贤王于天山。李广利以损失两万多人的高昂代价,消灭右贤王一万多人。
后被匈奴包围,几乎不能全身而退。李广利尚未出师以前,武帝特地将李陵从边郡召回,命令他为李广利护送辎重,李广利是武帝宠姬李夫人的兄长,李陵坚决要求到前线杀敌。
他带领五千名弓箭兵出发,没有骑兵.结果被匈奴骑兵围困起来。李陵用车围起来掩护,让士兵在后边射箭,和匈奴兵对抗。
被安排给李陵殿后的是强弩将军路博德,路博德是一员沙场老将,为一后生殿后肯定不爽,于是上书:“如今已近初秋,匈奴兵强马壮,不易攻打,臣愿意与李陵等到明年春天再出兵匈奴,可以获全胜。” 武帝看了以为是李陵不敢出兵,要路博德上书,于是命令路博德出西河(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南),与因纡将军公孙敖会师于涿邪山(又名涿涂山,今蒙古满达勒戈壁一带);李陵则九月发兵,出遮虏障(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至东浚嵴山南龙勒水上察看敌情,然后沿太初元年祝野侯赵破虏进军匈奴原路回受降城休整士卒。
并命令李陵将受命以来与路博德所说的都如实上报。并对李陵产生了怀疑。
他在边疆浴血奋战,后方的人们所做的唯一一件事是等待他战死。这个令人心寒的事实是通过司马迁述说的。
他不是第一个看到李陵灰暗终点的人,然而在朝廷官员中只有他敢于为李陵悲壮的降敌洒一掬热泪,说几句公道话(至少,史书是这样记载的)。为此,他付出惨痛的代价。
正因为这样,司马迁才被选为这幕惨剧的第一位见证人。 李陵出兵后一段时间,被缇侯单于的三万大军包围,苦战数月,关键的时刻,汉军的军侯管敢因被一校尉的欺辱,将汉军前无援兵,箭矢粮草将尽的底细全部托出,单于大喜,命令急攻汉军。
等到汉军撤至仡汗山(约位于居延泽正北方)口附近时,距离边塞不过一百多里,士卒尚有三千人,但是箭矢射尽。兵器尽毁。
遂将大车遗弃,却车辐为兵器,进入峡谷之后,匈奴战局险要地段,投掷岩石猛烈攻击,汉军死伤惨重。再也无法前进一步。
入夜之后,李陵独自一人提刀出营,查看敌情。但见篝火熊熊,人影焯约。
回营之后,对左右军吏感叹道:“只要再有几十支箭,就可以脱离险境,可是如今连一支都没有了!天明之后,只能束手被擒。”于是李陵命令士卒每人带两斤干粮,一片冰,分散突围。
到遮虏障回合。夜半时分。
李陵与校尉朝廷年突围,汉军数十壮士仍死命相随李陵。而后在匈奴数千人的追击和围攻之下,朝廷年阵亡,李陵眼见全军覆灭,长叹到:“再也无颜回报陛下。”
于是被俘,残余部众分数突围,只有四百余人逃回汉塞。 最初,李陵捷报频传时,群臣纷纷上书祝贺,当李陵陷入困境的时候,都缄口不言;最后李陵兵败投降,又都上书痛斥李陵,这种见风驶舵的恶劣风气,令与李陵并无深交,但为人正直,又书生气十足的太史令司马迁愤恨不已,所以当武帝询问他时,司马迁十分坦然的直言相答:李陵自九月初赛,率孤军深入匈奴两千余里,“垂饵虎口”,“横挑强胡”。
与且缇侯三于近十万骑兵辗转苦斗三个月,歼敌一万余人,士卒死伤如积山,兵尽粮绝,救兵不至。即使全军覆灭,也为朝廷赢得了荣誉;李陵虽然被俘,恐怕是另有图谋,以求将来有机会报答陛下。
但是,这样一番旨在宽慰武帝的言语,却被武帝误解为讥讽李广利用兵无能,特意为李陵开脱罪责,武帝一怒之下,又将司马迁下狱,处以残酷的腐刑。 李陵兵败后的第二年,武帝后悔当时没有及时派出援军,致使李陵军全军覆灭,于是遣因纡将军公孙敖率军出塞,准备迎回李陵,不料公孙熬大败而归,回来对武帝说李陵在帮匈奴训练士兵,武帝大怒,杀了李陵全家。
而实际上为匈奴训练士兵的是汉军边塞都尉李绪,降于匈奴之后得到单于礼遇,地位在李陵之上。李陵痛恨李全家因李绪被诛,派人将其刺杀。
后单于钦佩李陵的英勇,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封其为右校王。 后来苏武来到匈奴,本来苏武的任务是完成的很好的,结果由于副手张胜的贪功,被困匈奴十九年,单于为了让他放弃汉朝,还帮他结婚,但是他一直保持了自己的气节,期间,他和李陵成了朋友。
昭帝即位后,朝廷掀起平反冤案的浪潮。任立政接受辅政大臣霍光、上官桀的委托,出使匈奴,迎接李陵归汉。
此时的李陵已不需要这些了。尽管任立政信誓旦旦地想要证明霍光作出什么样的保证,李陵仍然斩钉截铁地回绝了:“大丈夫不能再受辱。”
经过几次沉痛的打击,李陵已经很清楚,只要特权人物的意志大于一切的传。
5.关于苏武的诗句
苏武李陵诗(七首)
(一)
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
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商。
昔者长相近,邈若胡与秦。
惟念当离别,恩情日以新。
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
我有一罇酒,欲以赠远人。
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
(二)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燕婉及良时。
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
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三)
黄鹄一远别,千里顾徘徊。
胡马失其群,思心常依依。
何况双飞龙,羽翼临当乖。
幸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怀。
请为游子吟,泠泠一何悲。
丝竹厉清声,慷慨有余哀。
长歌正激烈,中心怆以摧。
欲展清商曲,念子不能归。
俯仰内伤心,泪下不可挥。
愿为双黄鹄,送子俱远飞。
(四)
烛烛晨明月,馥馥秋兰芳。
芳馨良夜发,随风闻我堂。
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
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俯观江汉流,仰视浮云翔。
良友远别离,各在天一方。
山海隔中州,相去悠且长。
嘉会难再遇,欢乐殊未央。
愿君崇令德,随时爱景光。
(五)
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
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踯蹰。
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
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
长当从此别,且复立斯须。
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
(六)
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
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
远望悲风至,对酒不能酬。
行人怀往路,何以慰我愁。
独有盈觞酒,与子结绸缪。
(七)
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
徘徊蹊路侧,悢悢不得辞。
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
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时。
努力崇明德,皓首以为期。
6.求李陵诗词
苏李诗见于《文选》《全三国文》《艺文类聚》等多处,各本中对于作者的说法不尽相同,故不作区分,同一录于下 ·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
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踯蹰。 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
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 长当从此别,且复立斯须。
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 ·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
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 远望悲风至,对酒不能酬。
行人怀往路,何以慰我愁。 独有盈觞酒,与子结绸缪。
·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 徘徊蹊路侧,悢悢不得辞。
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 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时。
努力崇明德,皓首以为期。 ·骨肉缘枝叶。
结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
谁为行路人。况我连枝树。
与子同一身。昔为鸳与鸯。
今为参与辰。昔者常相近。
邈若胡与秦。惟念当乖离。
恩情日以新。鹿鸣思野草。
可以喻嘉宾。我有一尊酒。
欲以赠远人。愿子留斟酌。
慰此平生亲。 ·结发为夫妻。
恩爱两不疑。欢娱在今夕。
燕婉及良时。征夫怀往路。
起视夜何其。参辰皆已没。
去去从此辞。行役在战场。
相见未有期。握手一长叹。
泪为生别滋。努力爱春华。
莫忘欢乐时。生当复来归。
死当长相思。 ·黄鹄一远别。
千里顾徘徊。胡马失其群。
思心常依依。何况双飞龙。
羽翼临当乖。幸有弦歌曲。
可以喻中怀。请为游子吟。
冷冷一何悲。丝竹厉清声。
慷慨有馀哀。长歌正激烈。
中心怆以摧。欲展清商曲。
念子不得归。俯仰内伤心。
泪下不可挥。愿为双黄鹄。
送子俱远飞。 ·烛烛晨明月。
馥馥我兰芳。芬馨良夜发。
随见闻我堂。征夫怀远路。
游子恋故乡。寒冬十二月。
晨起践严霜。仰观江汉流。
仰视浮云翔。良友远别离。
各在天一言。山海隔中州。
相去悠且长。嘉会难再遇。
欢我殊未央。愿君崇令德。
随时爱景光。 ·有鸟西南飞。
熠熠似苍鹰。朝发天北隅。
暮闻日南陵。欲寄一言去。
托之笺彩缯。因风附轻翼。
以遗心蕴蒸。鸟辞路悠长。
羽翼不能胜。意欲从鸟逝。
驽马不可乘。 ·烁烁三星列。
拳拳月初生。寒凉应节至。
蟠蟀夜悲鸣。晨风动乔木。
枝叶日夜零。游子暮思归。
塞耳不能听。远望正萧条。
百里无人声。豺狼鸣后园。
虎豹步前庭。远处天一隅。
苦困独零丁。亲人随风散。
历历如流星。三萍离不结。
思心独屏营。愿得萱草枝。
以解饥渴情。 ·寂寂君子坐。
奕奕合众芳。温声何穆穆。
因风动馨香。清言振东序。
良时著西痒。乃令丝竹音。
列席无高唱。悲意何慷慨。
清歌正激扬。长哀发华屋。
四坐莫不伤。 ·晨风鸣北林。
熠燿东南飞。愿言所相思。
日暮不垂帷。明月照高楼。
想见馀光辉。玄鸟夜过庭。
仿佛能复飞。褰裳路踟蹰。
彷徨不能归。浮云日千里。
安知我心悲。思得琼树枝。
以解长渴饥。 ·陟彼南山隅。
送子淇水阳。尔行西南游。
我独东北翔。辕马顾悲鸣。
五步一彷徨。双凫相背飞。
相远日已长。远望云中路。
想见来圭璋。万里遥相思。
何益心独伤。随时爱景曜。
愿言莫相忘。 ·钟子歌南音。
仲尼叹归与。戎马悲边鸣。
游子恋故庐。阳鸟归飞云。
蛟龙乐潜居。人生一世间。
贵与愿同俱。身无四凶罪。
何为天一隅。与其苦筋力。
必欲荣薄躯。不如及清时。
策名於天衢。凤皇鸣高冈。
有翼不好飞。安知凤皇德。
贵其来见稀。 ·红尘蔽天地。
白日何冥冥。 ·许由不洗耳。
后世有何徵。 ·童童孤生柳。
寄根河水泥。连翩游客子。
干冬服凉衣。去家千里馀。
一身常渴饥。寒夜立清庭。
仰瞻天汉湄。寒风吹我骨。
严霜切我肌。忧心常惨戚。
晨风为我悲。瑶光游何速。
行愿支何迟。仰视云间星。
所若割长帷。低头还自怜。
盛年行已衰。依依恋明世。
怆怆难久怀。 ·双凫俱北飞。
一凫独南翔。子当留斯馆。
我当归故乡。一别如秦胡。
会见何讵央。怆悢切中怀。
不觉泪沾裳。愿子长努力。
言笑莫相忘。 ·清凉伊夜没。
微风动单帱。 ·招摇西北驰。
天汉东南流。 ·严父潜长夜。
慈母去中堂。 ·行行且自割。
无令五内伤。 ·严严钟山首。
赫赫炎天路。主明曜云门。
远景灼寒素。昂昂累世士。
结根在所固。吕望老匹夫。
苟为因世故。管仲小囚臣。
独能建功祚。人生有何常。
但恐年岁暮。幸托不肖躯。
且当猛虎步。安能苦一身。
与世同举厝。由不慎小节。
庸夫笑我度。吕望尚不希。
夷齐何足慕。 ·远送新行客。
戚暮乃来归。入门望爱子。
妻妾向人悲。闻子不可见。
日已潜光辉。孤坟在西北。
常念君来迟。褰裳上墟丘。
但见蒿与薇。白骨归黄泉。
肌体乘尘飞。生时不识父。
死后知我谁。孤魂游穷暮。
飘遥安所依。人生图孠息。
尔死我念追。俯仰内伤心。
不觉泪沾衣。人生自有命。
但恨生日希。 别歌 《汉书·苏武传》: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
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聩。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答苏武书 子卿足下: 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问休畅,幸甚幸甚!远讬异国,昔人所悲,望风怀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遗,远辱还答,慰诲勤勤,有逾骨肉。
陵虽不敏,能不慨然! 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终日无睹,但见异类。韦鞲毳幙,以御风雨。
膻肉酪浆,以充饥渴。举目言笑,谁与为欢?胡地玄冰,边土惨裂,但闻悲风萧条之声。
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
7.求关于苏武的一首诗
《苏武牧羊》
妻依窗 母依门
十八秋鸿雁
寄不回 一封家书
我哭 年年北海头
节杖在手 浩气犹存
卧雪啮冰咽毛
磨我男儿心似铁 肠如石
节旄落尽 节气长留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
情义也难兼顾
母亲 儿尽忠不能尽孝
爱妻 夫割小爱存大义
齐家治国的书生梦
被北海无情的冰雪
封冻
雪域茫茫 谁来探我
我和李陵兄弟
抱头痛哭于羊群中
降与不降
都是锥心的痛
男儿有泪不轻弹呵
只因未到伤心处
面对血与肉的割舍
若不是心死
谁能不痛呢
痴心只守着大汉天子的梦
日日堆石 北海头
堆起我大汉臣子的夙愿
宁为玉碎 李陵兄弟
你要理解我
我知 公羊永远产不了羊羔
我永远走不出北海
年年叠石 不是数归期
岁岁雁书 不是寄伊人
我要让苍天鉴我心迹
我要故国知我心声
万里江山 是我永不断的节杖
十九冬残雪 终于挽来一春
上林花似锦 而我头己白
我哭 我己不是看花人
心中泪 滴湿北海的雁声
我的母亲 你在哪里
我的爱人 你在哪里
我的儿啊 你在哪里
8.辛弃疾写李陵的一首词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辛弃疾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引用了汉代另一个典故。汉李陵抗击匈奴,力战援绝,势穷投降,败其家声;
他的友人苏武出使匈奴,被留十九年,守节不屈。后来苏武得到归汉机会,李陵送他有“异域之人,一别长绝”之语;又世传李陵《与苏武诗》,有“携手上河梁”、“长当从此别”等句。
望采纳!
9.求《河梁生别诗》
《苏武与李陵诗四首》又名《苏武诗四首》。是东汉无名氏所作的一组五言诗歌。这组诗和李陵的《与苏武诗三首》收入在南朝萧统《文选》卷二十九里。
(一)
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
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商。
昔者长相近,邈若胡与秦。
惟念当离别,恩情日以新。
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
我有一罇酒,欲以赠远人。
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
(二)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燕婉及良时。
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
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三)
黄鹄一远别,千里顾徘徊。
胡马失其群,思心常依依。
何况双飞龙,羽翼临当乖。
幸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怀。
请为游子吟,泠泠一何悲。
丝竹厉清声,慷慨有余哀。
长歌正激烈,中心怆以摧。
欲展清商曲,念子不能归。
俯仰内伤心,泪下不可挥。
愿为双黄鹄,送子俱远飞。
(四)
烛烛晨明月,馥馥秋兰芳。
芳馨良夜发,随风闻我堂。
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
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俯观江汉流,仰视浮云翔。
良友远别离,各在天一方。
山海隔中州,相去悠且长。
嘉会难再遇,欢乐殊未央。
愿君崇令德,随时爱景光。
李陵与苏武诗
(一)
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
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踯蹰。
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
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
长当从此别,且复立斯须。
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
(二)
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
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
远望悲风至,对酒不能酬。
行人怀往路,何以慰我愁。
独有盈觞酒,与子结绸缪。
(三)
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
徘徊蹊路侧,悢悢不得辞。
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
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时。
努力崇明德,皓首以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