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试题及答案(三)
古代诗歌鉴赏
25.(2015·湖北省八市联考)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陵峡
孙原湘
一滩声过一滩催,一日舟行几百回。
郢树①碧从帆底尽,楚台②青向橹前来。
奔雷峡断风常怒,障日峰多雾不开。
险绝正当奇绝处,壮游毋使客心哀。
【注】①郢:古代楚国的地名,郢树指江岸上的树木。②楚台:古代楚国地名。在今湖北秭归县东。
(1)“郢树碧从帆底尽,楚台青向橹前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作分析。
(2)本诗是如何体现“壮游”的?试以诗歌后两联加以分析。
答案:(1)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将静态的“郢树”“楚台”写为动态,而将动态的行船写为静态,表现诗人舟行峡中的独特感受,新颖别致。(从情景交融、夸张和比拟等角度分析亦可。)
(2)“壮游”体现在诗人摹壮景、抒壮情。通过描绘峡断风怒,江水咆哮,山高岭峻,云遮雾障的西陵峡险绝风光;表达了对奇绝壮观大自然的惊奇、赞叹的豪壮之情。
26.(2015·贵州省联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送客归京
唐·白居易
水陆四千里,何时归到秦?
舟辞三峡雨,马入九衢①尘。
有酒留行客,无书寄贵人。
唯凭远传语,好在曲江②春。
东城送客马上
宋·贺铸
向午孤烟起客樯,一陂春水两鸳鸯。
渔童解唱沧浪曲③,应笑尘埃马上郎。
【注】①九衢(qú):纵横交错的大道;繁华的街市。②曲江:唐长安城曲江池,为京都人中和、上巳等盛节游赏胜地,每逢科考放榜,皇帝常于此召集上榜举子举行宴会,饮酒赋诗。③沧浪曲,即《沧浪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即盛世施展才华,乱世独善其身。
(1)白诗中颈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2)两首诗都写了“送客”,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1)①本联运用了对比、反衬手法,②“有”与“无”形成强烈对比,“有”是为了反衬“无”,③以此体现自己失意落魄、渴望得到君王赏识重用的复杂心情。
(2)①白诗既有对友人归京的担忧、欣羡之情,又有对自己失意落魄、渴望得到君王重用,并对友人寄予厚望的期许之情。②贺诗表达了自己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却被束缚不可解、欲归隐田园而不得的无奈苦恼之情。
27.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马诗
(唐)李贺①
此马非凡马,房星②是本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注】①李贺:祖先为唐皇室后裔,后家道衰落。因避家讳,不得应进士科考。②房星:天马之星,是天上的星宿。
(1)请你用三个词语概括诗中马的形象特征。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1)“马”的形象特征:①出身高贵(或:非同寻常)(“非凡马”“房星”)。②怀才不遇(或:境遇不好)(“瘦骨”)。③素质一流(“铜声”)。
(2)(示例一)托物言志。借素质一流却境遇不好的“马”的形象来抒发自己才华超群却不被重用的怨愤之情。
(示例二)虚实结合。“瘦骨”写形,表现马的处境,“铜声”写质,反映马的素质;化虚为实,将内在的东西外现为可闻、可见、可感、可知的物象,形象地描绘出诗人恰似这匹瘦马般虽才情卓绝却景况凄凉的现状。
(示例三)夸张。“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一句中,马虽“瘦骨”却“带铜声”,用夸张的手法着力表现马的剽悍无比,素质超群。这匹马也是才华横溢却怀才不遇的诗人的写照。
2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阮 郎 归
欧阳修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栖。
(1)首句的点明时已“春半”,上阕是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的?
(2)结合下阕简要分析末句“画堂双燕栖”所蕴含的情感。
答案:(1)游人踏青,春风和煦,梅子初长,柳条抽叶,白昼变长,蝴蝶纷飞。
(2)天色渐晚,主人公踏青归来坐在秋千上,感觉到疲乏,欲解衣小憩,抬头见画堂上立着两只燕子,猛然感到自己的孤单,心生怅惘,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29.(2015·河北省新课标卷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山村
戴复古①
山崦②谁家绿树中,短墙半露石榴红。
萧然门巷无人到,三两孙随白发翁。
万竹梢头云气生,西风吹雨又吹晴。
题诗未了下山去,一路吟声杂水声。
【注】①戴复古,南宋诗人。②山崦,山的西面。
(1)诗的前三联分别描绘了三幅山村风情画。这些画面各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是如何描绘的?
(2)诗的最后两句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
(1)①绿树红花图,充满盎然生机。绿树和红花相互映衬,色彩鲜明。②祖孙相随图,怡然温馨,其乐融融;抓住生活中的典型细节。③烟云缭绕图,烘托了山村的幽静恬淡;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了云聚云散风起云开的景象。
(2)山村美景让诗人陶醉,丰富的审美感受急于与人分享;吟哦之声与潺潺水声构成和谐的变奏。表达了诗人对幽雅恬静的山村风情与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
3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霜天晓角·人影窗纱
(宋)蒋捷
人影窗纱,是谁来折花?折则从他①折去;知折去,向谁家?
檐牙②枝最佳,折时高折些。说与折花人道:须插向,鬓边斜。
【注】①从他:听任他。②檐牙:高高翘起的屋角。
(1)词中的说话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分析。
(2)请简析这首词的语言特点。
答案:(1)形象:①性格温和(可结合“折则从他折去”具体分析);②善良(可结合“折则从他折去”“檐牙枝最佳,折时高折些”具体分析);③“细心”或“细腻”(可结合“是谁来折花”“知折去,向谁家”具体分析);④“爱美”或“品味高雅”(可结合“须插向,鬓边斜”等句子具体分析)。
(2)语言特点:朴素自然。如“是谁来折花”“知折去,向谁家”“折时高折些”等,都是口语化的语句,明白晓畅。
31.(2014·上海市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浪淘沙
邓 剡①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②。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注】①邓剡:南宋词人,追随文天祥抗元。南宋灭亡后,被俘北上,此词是途经建康(今南京)时所作。②新亭:在今南京市南,据史料记载,西晋灭亡后南渡士人经常相邀到此。
(1)本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具体分析。
(2)结合全词的内容,谈谈作者“枕簟凉生”“凉”的原因。
答案:(1)①用典,“客身”句化用李煜的“梦里不知身是客”的词句,写出自身的飘零之况;“新亭”句,运用西晋灭亡后南渡士人的哀叹和相慰,写出亡国之痛。②融情于景“井桐一叶做秋声”,秋叶飘落暗含着盛极而衰的哲理;“月淡潮平”,暗含心境的凄怆。
(2)①秋天到来,客观气候的转凉;②自身被俘,被押北上的凄凉身世;③家国沦亡的悲凉。
32.(2015·吉林省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别 离
陆龟蒙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①手,壮士即解腕②。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注】①螫:毒蛇咬人。②解腕:斩断手腕,以保全性命。
(1)请指出诗歌颔联所运用的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2)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答案:(1)一是:直抒胸臆。抒写了壮士持剑壮别奔赴战场,不愿做游子那样满脸离愁,表达了作者对壮士情怀的赞美。二是:反衬手法。用离愁满面的游子之态,衬托持剑豪饮赴战场的壮士,突出壮士立志报国的豪迈之情。或:对比手法。将游子与壮士进行对比,表达出壮士应当持剑而去建功立业,不应该做一个浪荡游子而无为。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壮士的赞美之情。
(2)诗歌中塑造的是一位仗剑为功名的壮士(大丈夫)形象:有泪不轻易流出,更不会在离别之际洒泪,是刚毅坚强的写照;愿持剑豪饮,慷慨作别,要去建功立业,胸怀远大抱负;不惜斩断手腕,以去毒患,也要实现理想,为了理想不怕牺牲。
3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南柯子·丁酉清明
黄 昇
天上传新火①,人间试裌衣。定巢新燕觅香泥。不为绣帘朱户说相思。
侧帽吹飞絮,凭栏送落晖。粉痕销淡锦书稀。怕见山南山北子规啼。
【注】①季节变换时所取之火叫新火。
(1)有人说这首词除最后一句外均未直言情恨,却句句情满恨溢。你是否同意这一评价?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2)词的最后一句作者写到了“怕”,他为何而“怕”?请简要分析。
答案:(1)同意。写清明复至,以时序变换突出漂泊之久,离恨之长;新燕栖旧巢,飞衔香泥,欢忙美好景象反衬人之离别;佳人空守闺阁,游子有家难归,怅恨无期。风吹飘絮侧帽独行,凭栏远眺独送落日余晖,心中更加凄凉。闺中人书信上的泪痕已消逝,可见藏之已久与书信之稀,徒增思念之情。
(2)子规啼叫的声调非常凄切,行人听来尤为感伤。而暮春时节山南山北到处是子规的啼叫,即使不愿听见,也不得不听见。一个“怕”字,写尽了作者无可逃脱的离别之恨。
34.(2015·西藏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子 规
[唐]吴融①
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
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
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
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
【注】①吴融:唐昭宗时在朝任职,一度受牵累罢官,流寓荆南。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1)表现了诗人仕途失意的痛苦和思念故乡的悲愁。诗人运用托物抒怀的手法,通篇扣住杜鹃鸟啼声凄切这一特点,反复着墨渲染,表达流寓荆南、漂泊失意和远离故土、思念故国的悲怆情怀。
(2)①托物抒情,作者借子规雨中、晚间凄切的悲鸣,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②融情于景,诗中“雨暗”“月斜”等景物描写,都融入了诗人的失意与伤怀;③以景衬情,“故国春来,草木荣生”等景象,反衬了子规孤身飘荡、哀告无门的悲惨命运。
35.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北山①
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注】①北山:即钟山,在金陵(今江苏南京),王安石晚年在那里隐居。
(1)请分析首句中“输”字的妙处。
(2)诗的三四句描绘出作者怎样的心境?
答案:(1)“输”字用了拟人化(化静为动)手法,北山将翠绿的泉水输送给山塘,春水涨满陂堤,呈现出滟滟的波光,生动传神地描写出春天的生机盎然。
(2)①诗人悠闲地数着落花久坐,又慢慢地寻着碧绿的春草回家。②“坐久”“归迟”表现出诗人的从容不迫,悠闲自得。③“细数”“缓寻”则暗含了一种百无聊赖的闲愁。
36.(2015·哈尔滨市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落 梅
(宋)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①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注】①莓苔,苔藓植物,生长在阴湿的地方。
(1)“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它们的“同工”之处。
(2)本诗后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1)两句诗表面上都写梅花的不幸遭遇,“零落成泥”,寂寞凄凉,赞美梅花虽遭不幸,但香气经久不灭。实际上托物言志,赞美的不只是梅花,更是那些惨遭迁谪放逐但仍坚守志节的迁客骚人。
(2)采用比喻手法。把胡乱使用对百花生杀予夺的权力的“东风”比作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执掌权柄者,巧妙而又曲折地把矛头指向历史和现实中的一切嫉贤妒能、打击人才的当权者,寄托自己仕途不遇的感慨以及对这种不尊重人才现象的强烈不满。
37.(2014·汕头市一模)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早行
周邦彦
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①将残,辘轳②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
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楼上阑干横斗柄③,露寒人远鸡相应。
【注】①更漏:即刻漏,古代计时器。②辘轳:井上汲水轳辘转动的声音。③斗柄:北斗七星的第五至第七的三颗星象古代酌酒所用的斗把,叫做斗柄。
(1)“泪花落枕红绵冷”中的“冷”字为什么耐人寻味?
(2)本词最后两句是“以景结情”的成功的妙句。请作简要的赏析。
答案:
(1)“冷”字说明泪水早已把枕芯湿透了,枕着会感到比较冷。暗示出女子一夜不曾合眼,仿佛连“红绵”都感到心寒意冷。“冷”字生动地烘托出伤别的气氛,形象地表现出离别场景之凄切,悲伤离情之苦楚。
(2)最后两句描绘了男女别后的景象,表现的是行者(男子)对女子依依难舍的离愁。以景代情作结,“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比直抒别情更富感染力,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38.(2015·新疆检测)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唐]李白
帝子①潇湘去不还,空余秋草洞庭间。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②。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宋]黄庭坚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③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注】①帝子③湘娥:娥皇、女英;尧之二女,故称“帝子”;为舜之二妃,溺死后为神,住洞庭湖中的君山上。②君山:在岳阳西洞庭湖内。
(1)黄庭坚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2)两首诗所写洞庭湖的景色,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
(1)诗人是用衬托、设境的方法来表现感情的。首句用“满川风雨”反衬兴致之高;三四句设想在湖风扑面白浪掀天的波心浪峰上,细细观赏君山,表现胸襟开阔,意气风发。
(2)李白诗所写洞庭湖的景色,空灵、秀美;黄庭坚诗所写洞庭湖的景色,开阔、壮丽。
39.(2014·佛山市一模)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渡黄河
谢榛①
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
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
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
【注】①谢榛:明代诗人,终身未能入仕。
“风扫雁沙平”一句写得极妙,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岸边堆积如雁形的沙石也被狂风一扫而平,既形象地写出了风力之强劲,又突出了黄河的汹涌澎湃,风助水势,水借风威。
25.(2015·湖北省八市联考)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陵峡
孙原湘
一滩声过一滩催,一日舟行几百回。
郢树①碧从帆底尽,楚台②青向橹前来。
奔雷峡断风常怒,障日峰多雾不开。
险绝正当奇绝处,壮游毋使客心哀。
【注】①郢:古代楚国的地名,郢树指江岸上的树木。②楚台:古代楚国地名。在今湖北秭归县东。
(1)“郢树碧从帆底尽,楚台青向橹前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作分析。
答案:(1)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将静态的“郢树”“楚台”写为动态,而将动态的行船写为静态,表现诗人舟行峡中的独特感受,新颖别致。(从情景交融、夸张和比拟等角度分析亦可。)
(2)“壮游”体现在诗人摹壮景、抒壮情。通过描绘峡断风怒,江水咆哮,山高岭峻,云遮雾障的西陵峡险绝风光;表达了对奇绝壮观大自然的惊奇、赞叹的豪壮之情。
26.(2015·贵州省联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送客归京
唐·白居易
水陆四千里,何时归到秦?
舟辞三峡雨,马入九衢①尘。
有酒留行客,无书寄贵人。
唯凭远传语,好在曲江②春。
东城送客马上
宋·贺铸
向午孤烟起客樯,一陂春水两鸳鸯。
渔童解唱沧浪曲③,应笑尘埃马上郎。
【注】①九衢(qú):纵横交错的大道;繁华的街市。②曲江:唐长安城曲江池,为京都人中和、上巳等盛节游赏胜地,每逢科考放榜,皇帝常于此召集上榜举子举行宴会,饮酒赋诗。③沧浪曲,即《沧浪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即盛世施展才华,乱世独善其身。
(1)白诗中颈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1)①本联运用了对比、反衬手法,②“有”与“无”形成强烈对比,“有”是为了反衬“无”,③以此体现自己失意落魄、渴望得到君王赏识重用的复杂心情。
(2)①白诗既有对友人归京的担忧、欣羡之情,又有对自己失意落魄、渴望得到君王重用,并对友人寄予厚望的期许之情。②贺诗表达了自己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却被束缚不可解、欲归隐田园而不得的无奈苦恼之情。
27.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马诗
(唐)李贺①
此马非凡马,房星②是本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注】①李贺:祖先为唐皇室后裔,后家道衰落。因避家讳,不得应进士科考。②房星:天马之星,是天上的星宿。
(1)请你用三个词语概括诗中马的形象特征。
答案:(1)“马”的形象特征:①出身高贵(或:非同寻常)(“非凡马”“房星”)。②怀才不遇(或:境遇不好)(“瘦骨”)。③素质一流(“铜声”)。
(2)(示例一)托物言志。借素质一流却境遇不好的“马”的形象来抒发自己才华超群却不被重用的怨愤之情。
(示例二)虚实结合。“瘦骨”写形,表现马的处境,“铜声”写质,反映马的素质;化虚为实,将内在的东西外现为可闻、可见、可感、可知的物象,形象地描绘出诗人恰似这匹瘦马般虽才情卓绝却景况凄凉的现状。
(示例三)夸张。“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一句中,马虽“瘦骨”却“带铜声”,用夸张的手法着力表现马的剽悍无比,素质超群。这匹马也是才华横溢却怀才不遇的诗人的写照。
2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阮 郎 归
欧阳修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栖。
(1)首句的点明时已“春半”,上阕是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的?
答案:(1)游人踏青,春风和煦,梅子初长,柳条抽叶,白昼变长,蝴蝶纷飞。
(2)天色渐晚,主人公踏青归来坐在秋千上,感觉到疲乏,欲解衣小憩,抬头见画堂上立着两只燕子,猛然感到自己的孤单,心生怅惘,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29.(2015·河北省新课标卷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山村
戴复古①
山崦②谁家绿树中,短墙半露石榴红。
萧然门巷无人到,三两孙随白发翁。
万竹梢头云气生,西风吹雨又吹晴。
题诗未了下山去,一路吟声杂水声。
【注】①戴复古,南宋诗人。②山崦,山的西面。
(1)诗的前三联分别描绘了三幅山村风情画。这些画面各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是如何描绘的?
答案:
(1)①绿树红花图,充满盎然生机。绿树和红花相互映衬,色彩鲜明。②祖孙相随图,怡然温馨,其乐融融;抓住生活中的典型细节。③烟云缭绕图,烘托了山村的幽静恬淡;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了云聚云散风起云开的景象。
(2)山村美景让诗人陶醉,丰富的审美感受急于与人分享;吟哦之声与潺潺水声构成和谐的变奏。表达了诗人对幽雅恬静的山村风情与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
3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霜天晓角·人影窗纱
(宋)蒋捷
人影窗纱,是谁来折花?折则从他①折去;知折去,向谁家?
檐牙②枝最佳,折时高折些。说与折花人道:须插向,鬓边斜。
【注】①从他:听任他。②檐牙:高高翘起的屋角。
(1)词中的说话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形象:①性格温和(可结合“折则从他折去”具体分析);②善良(可结合“折则从他折去”“檐牙枝最佳,折时高折些”具体分析);③“细心”或“细腻”(可结合“是谁来折花”“知折去,向谁家”具体分析);④“爱美”或“品味高雅”(可结合“须插向,鬓边斜”等句子具体分析)。
(2)语言特点:朴素自然。如“是谁来折花”“知折去,向谁家”“折时高折些”等,都是口语化的语句,明白晓畅。
31.(2014·上海市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浪淘沙
邓 剡①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②。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注】①邓剡:南宋词人,追随文天祥抗元。南宋灭亡后,被俘北上,此词是途经建康(今南京)时所作。②新亭:在今南京市南,据史料记载,西晋灭亡后南渡士人经常相邀到此。
(1)本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具体分析。
答案:(1)①用典,“客身”句化用李煜的“梦里不知身是客”的词句,写出自身的飘零之况;“新亭”句,运用西晋灭亡后南渡士人的哀叹和相慰,写出亡国之痛。②融情于景“井桐一叶做秋声”,秋叶飘落暗含着盛极而衰的哲理;“月淡潮平”,暗含心境的凄怆。
(2)①秋天到来,客观气候的转凉;②自身被俘,被押北上的凄凉身世;③家国沦亡的悲凉。
32.(2015·吉林省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别 离
陆龟蒙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①手,壮士即解腕②。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注】①螫:毒蛇咬人。②解腕:斩断手腕,以保全性命。
(1)请指出诗歌颔联所运用的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答案:(1)一是:直抒胸臆。抒写了壮士持剑壮别奔赴战场,不愿做游子那样满脸离愁,表达了作者对壮士情怀的赞美。二是:反衬手法。用离愁满面的游子之态,衬托持剑豪饮赴战场的壮士,突出壮士立志报国的豪迈之情。或:对比手法。将游子与壮士进行对比,表达出壮士应当持剑而去建功立业,不应该做一个浪荡游子而无为。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壮士的赞美之情。
(2)诗歌中塑造的是一位仗剑为功名的壮士(大丈夫)形象:有泪不轻易流出,更不会在离别之际洒泪,是刚毅坚强的写照;愿持剑豪饮,慷慨作别,要去建功立业,胸怀远大抱负;不惜斩断手腕,以去毒患,也要实现理想,为了理想不怕牺牲。
3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南柯子·丁酉清明
黄 昇
天上传新火①,人间试裌衣。定巢新燕觅香泥。不为绣帘朱户说相思。
侧帽吹飞絮,凭栏送落晖。粉痕销淡锦书稀。怕见山南山北子规啼。
【注】①季节变换时所取之火叫新火。
(1)有人说这首词除最后一句外均未直言情恨,却句句情满恨溢。你是否同意这一评价?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同意。写清明复至,以时序变换突出漂泊之久,离恨之长;新燕栖旧巢,飞衔香泥,欢忙美好景象反衬人之离别;佳人空守闺阁,游子有家难归,怅恨无期。风吹飘絮侧帽独行,凭栏远眺独送落日余晖,心中更加凄凉。闺中人书信上的泪痕已消逝,可见藏之已久与书信之稀,徒增思念之情。
(2)子规啼叫的声调非常凄切,行人听来尤为感伤。而暮春时节山南山北到处是子规的啼叫,即使不愿听见,也不得不听见。一个“怕”字,写尽了作者无可逃脱的离别之恨。
34.(2015·西藏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子 规
[唐]吴融①
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
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
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
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
【注】①吴融:唐昭宗时在朝任职,一度受牵累罢官,流寓荆南。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1)表现了诗人仕途失意的痛苦和思念故乡的悲愁。诗人运用托物抒怀的手法,通篇扣住杜鹃鸟啼声凄切这一特点,反复着墨渲染,表达流寓荆南、漂泊失意和远离故土、思念故国的悲怆情怀。
(2)①托物抒情,作者借子规雨中、晚间凄切的悲鸣,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②融情于景,诗中“雨暗”“月斜”等景物描写,都融入了诗人的失意与伤怀;③以景衬情,“故国春来,草木荣生”等景象,反衬了子规孤身飘荡、哀告无门的悲惨命运。
35.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北山①
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注】①北山:即钟山,在金陵(今江苏南京),王安石晚年在那里隐居。
(1)请分析首句中“输”字的妙处。
答案:(1)“输”字用了拟人化(化静为动)手法,北山将翠绿的泉水输送给山塘,春水涨满陂堤,呈现出滟滟的波光,生动传神地描写出春天的生机盎然。
(2)①诗人悠闲地数着落花久坐,又慢慢地寻着碧绿的春草回家。②“坐久”“归迟”表现出诗人的从容不迫,悠闲自得。③“细数”“缓寻”则暗含了一种百无聊赖的闲愁。
36.(2015·哈尔滨市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落 梅
(宋)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①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注】①莓苔,苔藓植物,生长在阴湿的地方。
(1)“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它们的“同工”之处。
答案:(1)两句诗表面上都写梅花的不幸遭遇,“零落成泥”,寂寞凄凉,赞美梅花虽遭不幸,但香气经久不灭。实际上托物言志,赞美的不只是梅花,更是那些惨遭迁谪放逐但仍坚守志节的迁客骚人。
(2)采用比喻手法。把胡乱使用对百花生杀予夺的权力的“东风”比作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执掌权柄者,巧妙而又曲折地把矛头指向历史和现实中的一切嫉贤妒能、打击人才的当权者,寄托自己仕途不遇的感慨以及对这种不尊重人才现象的强烈不满。
37.(2014·汕头市一模)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早行
周邦彦
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①将残,辘轳②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
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楼上阑干横斗柄③,露寒人远鸡相应。
【注】①更漏:即刻漏,古代计时器。②辘轳:井上汲水轳辘转动的声音。③斗柄:北斗七星的第五至第七的三颗星象古代酌酒所用的斗把,叫做斗柄。
(1)“泪花落枕红绵冷”中的“冷”字为什么耐人寻味?
答案:
(1)“冷”字说明泪水早已把枕芯湿透了,枕着会感到比较冷。暗示出女子一夜不曾合眼,仿佛连“红绵”都感到心寒意冷。“冷”字生动地烘托出伤别的气氛,形象地表现出离别场景之凄切,悲伤离情之苦楚。
(2)最后两句描绘了男女别后的景象,表现的是行者(男子)对女子依依难舍的离愁。以景代情作结,“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比直抒别情更富感染力,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38.(2015·新疆检测)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唐]李白
帝子①潇湘去不还,空余秋草洞庭间。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②。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宋]黄庭坚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③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注】①帝子③湘娥:娥皇、女英;尧之二女,故称“帝子”;为舜之二妃,溺死后为神,住洞庭湖中的君山上。②君山:在岳阳西洞庭湖内。
(1)黄庭坚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
(1)诗人是用衬托、设境的方法来表现感情的。首句用“满川风雨”反衬兴致之高;三四句设想在湖风扑面白浪掀天的波心浪峰上,细细观赏君山,表现胸襟开阔,意气风发。
(2)李白诗所写洞庭湖的景色,空灵、秀美;黄庭坚诗所写洞庭湖的景色,开阔、壮丽。
39.(2014·佛山市一模)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渡黄河
谢榛①
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
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
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
【注】①谢榛:明代诗人,终身未能入仕。
“风扫雁沙平”一句写得极妙,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岸边堆积如雁形的沙石也被狂风一扫而平,既形象地写出了风力之强劲,又突出了黄河的汹涌澎湃,风助水势,水借风威。
上一篇: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试题及答案(二)
下一篇: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试题及答案(一)
* 古代诗歌鉴赏25.(2015·湖北省八市联考)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西陵峡孙原湘一滩声过一滩催,一日舟行几百回。郢树①碧从帆底尽,楚台②青向橹前来。奔雷峡断风常怒,障日峰多雾不开。险绝正当奇绝处,壮游毋使客心哀。【注】①郢:古代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