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训练试题及答案(五)
古诗鉴赏
绥州作①
韦庄
雕阴②无树水南流,雉堞连云古帝州。
带雨晚驼鸣远戍,望乡孤客倚高楼。
明妃去日花应笑,蔡琰③归时鬓已秋。
一曲单于④暮烽起,扶苏城上月如钩。
[注]①本诗是韦庄年轻时外出求学因羁留绥州时所作。绥州城亦称扶苏城,最高处即秦皇长子扶苏墓。②雕阴:绥州城南门正面之山即雕阴山。③蔡琰:字文姬,三国时人。④单于:曲调名。
8.颈联中“笑”和“秋”二字分别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加以赏析。(5分)
9.尾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说明。(6)
二
浪淘沙 吴琚①
岸柳可藏鸦,路转溪斜。忘机②鸥鹭立汀沙。咫尺钟山迷望眼,一半云遮。
临水整乌纱,两鬓苍华。故乡心事在天涯。几日不来春便老,开尽桃花。
【注释】①吴琚,南宋汴(今河南开封)人。本词是他于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以镇安节度使判建康府(今江苏南京)后所作。此时朝廷腐败,江南士气低落,恢复中原已成泡影。②忘机,指忘却巧诈之心,与世无争,自甘恬淡。
8.词句“咫尺钟山迷望眼,一半云遮”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9.这首词下半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
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释】①香砌:指花坛。②真珠:即珍珠。③欹(qī) :倾斜。④都来:算来。
8.上阕是从怎样来描写秋夜景象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5分)
9.本词下阕以“愁”为核心,请分析下阕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来诉说词人内心的无尽愁苦的?(6分)
四
千秋岁①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醉。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②会,鹓鹭同飞盖③。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千秋岁:词牌名。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②西池:汴京(今开封)金明池。③鹓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整齐有序,就如同排列飞行的鹓鸟和鹭鸟。飞盖,状车辆之疾行,这里代指车。
6.词的开头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描述。这四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5分)
7.“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是传颂千古的名句,请结合全词对其表达技巧进行赏析。(6分)
五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①
赵 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②,回首东风泪满衣。
注:①本词作于宋南渡后的元宵节。②华胥梦:传说黄帝梦游华胥之国,该国社会繁荣祥和。
(1)这首词炼字很有特色,前两句哪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4分)
(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请作简要赏析。(4分)
六
鹧鸪天·惜别
[宋] 严仁
一曲危弦①断客肠。津桥捩柂②转牙樯③。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
瑶草碧,柳芽黄。载将离恨过潇湘。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注】①危弦:哀弦。②捩柂(liè duò):扭转船舵。③牙樯:饰以象牙的帆樯。
8.上片后两句描写了一幕什么样的场景?句中的“重”字有怎样的艺术效果?(5分)
9.词的下片是怎样表现人物情感的?请结合词句分析。(6分)
七
蝶恋花 晏几道
千叶早梅夸百媚。笑面凌寒,内样妆先试。月脸冰肌香细腻。风流新称东君意。
一捻年光春有味。江北江南,更有谁相比。横玉声中吹满地。好枝长恨无 人寄。
8、词的上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了梅花怎样的特点?(6分)
9、词中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试做分析。(5分)
参考答案
一
8.“笑”指欢笑,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明妃出塞路经绥州,连路边的花儿都露出笑脸;“秋”,指秋霜,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写蔡琰归汉路过绥州时鬓已秋霜。(3分)“笑”和“秋”写出了作者深层的感叹:我也是带着希冀与笑意来绥州的,归去时大概不会也两鬓秋霜吧。(2分)
9.尾联描绘了一幅秋日晚景图:(1分)无边的暮烟在升腾,凄清的曲子在暮烟中回响,扶苏城上弯月如钩。(2分)整个画面凄凉空茫,既表现了作者离开家乡的孤独和不知道何时才能摆脱羁留处境的苦闷,也传达了对前途的担忧。(3分)
二
8.(5分)奠定了全词沉重压抑的感情基调(或 “渲染了低沉压抑的气氛”/“烘托了词人悲伤沉重的心情”)。(2分)词句写了词人春日来到建康城外钟山下,钟山就在眼前,却被云雾遮挡,远望一片迷茫,大好春光不可观赏,引致词人心境迷茫惆怅、郁郁不乐。(3分)
9.(6分)表达了词人思念故土却收复无望,年华逝去却壮志难酬的情感。(3分)“故乡心事在天涯”表达了对远在天涯的家乡的思念,但故乡却已沦亡的无奈;“临水整乌纱,两鬓苍华”“几日不来春便老”表达词人急切希望有所作为却因朝廷腐败无能,直至两鬓花白愿望都难以实现的郁闷。(3分)
三
8.作者主要通过视觉、听觉,抓住秋声和秋色来描写秋夜景象。(2分)“纷纷坠叶”句主要是诉诸听觉,借耳朵所听到的沙沙声响,感知到树叶飘坠香阶之状。(1分)“天淡银河”、“月华如练”句则诉诸视觉,勾画出秋夜空旷的天宇、明净的月光,营造典型的相思氛围。(2分)
9.①夸张手法:“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肠已愁断,酒无由入,虽未到愁肠,已先化泪。运用夸张手法,比入肠化泪更进一层,愁情更是难堪凄切。② 情态描写(细节描写):下片先以一个“愁”字尽写酌酒垂泪的愁意,“枕头欹斜”,作者以极为简练的语言生动写出了词人挑灯倚枕独对灯寂然凝思的愁苦神态的愁态。③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残灯明灭枕头欹”,室外月明如昼,室内昏灯如灭,两相映照,渲染了低沉阴暗的氛围,表达了词人凄苦的情感。④ 直抒胸臆:“谙尽孤眠滋味”,这句以独白式的语言直接表述了孤枕难眠的难言愁情。“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算来这怀旧之事,是无法回避的,不是在心头萦绕,就是在眉头攒聚。作者的内心独白形象地写出了无法排遣的愁情。(手法1分,分析2分,答出其中的两点即可)
四
1.词的开头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描述。这四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5分)
答案:浅浅的春寒从溪水边、城郭旁消退了,天气转暖,花影摇曳,莺声盈耳,一派热闹的城郊暮春风光。(2分)这四句写眼前之景,交代了人物活动的时令、地点。(1分)以乐景衬哀情,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2分)
2.“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是传颂千古的名句,请结合全词内容对其表现手法进行赏析。(6分)
答案:“春去也”运用双关。一声浩叹,不仅是在感慨春光已逝,同时也暗示自己生命的春天将一去不复返,可谓一语双关,言简意深。“飞红万点愁如海”运用了借代、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飞红万点”生动地写出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景象,画面凄美,令人伤感;“愁如海”比喻新奇,以深不可测、茫无边际的大海写出了词人愁之深、愁之广,这愁既有伤春之愁、年华已逝的悲愁,也有人生失意的愁苦。(指出任意两种手法,并作分析即可。6分。)
五
(1)“惊”字用得最好。(1分)“惊”字与首句的“那知”相呼应,(1分)不但表现了时序推移之速,而且写出了如梦初醒之情态,充分表达了作者恨时思国的爱国情怀。(2分)
评分标准:意思对即可。如答其它的字,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2分。
(2)参考答案一:主要运用了反衬(对比)的表现手法(1分)。词人通过回忆当年全盛时的欢乐反衬(对比)南渡后客居的悲凉(2分),突出了沉重的爱国之思(1分)。
参考答案二:主要运用了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1分)。上片实写南渡后客居的悲凉,下片转入对当年全盛时欢乐生活的回忆,结尾两句又跌入悲怆的现实(2分),表达了沉重的爱国之思(1分)。
评分标准:意思对即可。答两种表现手法中一种分析正确即可得满分,但要看结合诗歌分析给分。
六
8. ①巧用空间转换,描写了一幕凄楚凝重、情意深挚的离别场景,行人乘船缓缓去向江心,相送的女子倚楼眺望,粉泪涟涟。②“重”字表面上写蒲帆滞重,船行缓慢,实则暗示远行之人心情的沉重,移情于物,抒情委婉含蓄。(共5分,分析场景2分,赏析“重”字3分)
9. ①以乐景写哀情。“瑶草碧,柳芽黄”两句以景的清新明丽,反衬心情的哀婉忧伤;②化虚为实,“载将”句化抽象为形象,将无形的“离恨”写得具体而有分量,生动地写出离恨的沉重;③比喻,末两句以眼前东流不息的江水,来比绵绵不尽的离愁别恨,自然浑成。(共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七
8、手法①拟人,写梅花先试妆;②比喻,写梅花如月如冰般洁白;(手法各1分,分析1分)特点:①娇媚②色白③笑对严寒(任意2点,2分)
9、①写出了对梅花的喜爱之情;②以花喻人,写诗人如梅花一般,被吹落枝头,表达了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情;③寄托了自己高洁的情怀。
绥州作①
韦庄
雕阴②无树水南流,雉堞连云古帝州。
带雨晚驼鸣远戍,望乡孤客倚高楼。
明妃去日花应笑,蔡琰③归时鬓已秋。
一曲单于④暮烽起,扶苏城上月如钩。
[注]①本诗是韦庄年轻时外出求学因羁留绥州时所作。绥州城亦称扶苏城,最高处即秦皇长子扶苏墓。②雕阴:绥州城南门正面之山即雕阴山。③蔡琰:字文姬,三国时人。④单于:曲调名。
8.颈联中“笑”和“秋”二字分别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加以赏析。(5分)
9.尾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说明。(6)
二
浪淘沙
临水整乌纱,两鬓苍华。故乡心事在天涯。几日不来春便老,开尽桃花。
【注释】①吴琚,南宋汴(今河南开封)人。本词是他于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以镇安节度使判建康府(今江苏南京)后所作。此时朝廷腐败,江南士气低落,恢复中原已成泡影。②忘机,指忘却巧诈之心,与世无争,自甘恬淡。
8.词句“咫尺钟山迷望眼,一半云遮”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9.这首词下半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
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释】①香砌:指花坛。②真珠:即珍珠。③欹(qī) :倾斜。④都来:算来。
8.上阕是从怎样来描写秋夜景象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5分)
9.本词下阕以“愁”为核心,请分析下阕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来诉说词人内心的无尽愁苦的?(6分)
四
千秋岁①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醉。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②会,鹓鹭同飞盖③。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千秋岁:词牌名。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②西池:汴京(今开封)金明池。③鹓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整齐有序,就如同排列飞行的鹓鸟和鹭鸟。飞盖,状车辆之疾行,这里代指车。
6.词的开头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描述。这四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5分)
7.“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是传颂千古的名句,请结合全词对其表达技巧进行赏析。(6分)
五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①
赵 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②,回首东风泪满衣。
注:①本词作于宋南渡后的元宵节。②华胥梦:传说黄帝梦游华胥之国,该国社会繁荣祥和。
(1)这首词炼字很有特色,前两句哪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4分)
(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请作简要赏析。(4分)
六
鹧鸪天·惜别
[宋] 严仁
一曲危弦①断客肠。津桥捩柂②转牙樯③。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
瑶草碧,柳芽黄。载将离恨过潇湘。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注】①危弦:哀弦。②捩柂(liè duò):扭转船舵。③牙樯:饰以象牙的帆樯。
8.上片后两句描写了一幕什么样的场景?句中的“重”字有怎样的艺术效果?(5分)
9.词的下片是怎样表现人物情感的?请结合词句分析。(6分)
七
蝶恋花
千叶早梅夸百媚。笑面凌寒,内样妆先试。月脸冰肌香细腻。风流新称东君意。
一捻年光春有味。江北江南,更有谁相比。横玉声中吹满地。好枝长恨无 人寄。
8、词的上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了梅花怎样的特点?(6分)
9、词中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试做分析。(5分)
参考答案
一
8.“笑”指欢笑,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明妃出塞路经绥州,连路边的花儿都露出笑脸;“秋”,指秋霜,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写蔡琰归汉路过绥州时鬓已秋霜。(3分)“笑”和“秋”写出了作者深层的感叹:我也是带着希冀与笑意来绥州的,归去时大概不会也两鬓秋霜吧。(2分)
9.尾联描绘了一幅秋日晚景图:(1分)无边的暮烟在升腾,凄清的曲子在暮烟中回响,扶苏城上弯月如钩。(2分)整个画面凄凉空茫,既表现了作者离开家乡的孤独和不知道何时才能摆脱羁留处境的苦闷,也传达了对前途的担忧。(3分)
二
8.(5分)奠定了全词沉重压抑的感情基调(或 “渲染了低沉压抑的气氛”/“烘托了词人悲伤沉重的心情”)。(2分)词句写了词人春日来到建康城外钟山下,钟山就在眼前,却被云雾遮挡,远望一片迷茫,大好春光不可观赏,引致词人心境迷茫惆怅、郁郁不乐。(3分)
9.(6分)表达了词人思念故土却收复无望,年华逝去却壮志难酬的情感。(3分)“故乡心事在天涯”表达了对远在天涯的家乡的思念,但故乡却已沦亡的无奈;“临水整乌纱,两鬓苍华”“几日不来春便老”表达词人急切希望有所作为却因朝廷腐败无能,直至两鬓花白愿望都难以实现的郁闷。(3分)
三
8.作者主要通过视觉、听觉,抓住秋声和秋色来描写秋夜景象。(2分)“纷纷坠叶”句主要是诉诸听觉,借耳朵所听到的沙沙声响,感知到树叶飘坠香阶之状。(1分)“天淡银河”、“月华如练”句则诉诸视觉,勾画出秋夜空旷的天宇、明净的月光,营造典型的相思氛围。(2分)
9.①夸张手法:“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肠已愁断,酒无由入,虽未到愁肠,已先化泪。运用夸张手法,比入肠化泪更进一层,愁情更是难堪凄切。② 情态描写(细节描写):下片先以一个“愁”字尽写酌酒垂泪的愁意,“枕头欹斜”,作者以极为简练的语言生动写出了词人挑灯倚枕独对灯寂然凝思的愁苦神态的愁态。③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残灯明灭枕头欹”,室外月明如昼,室内昏灯如灭,两相映照,渲染了低沉阴暗的氛围,表达了词人凄苦的情感。④ 直抒胸臆:“谙尽孤眠滋味”,这句以独白式的语言直接表述了孤枕难眠的难言愁情。“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算来这怀旧之事,是无法回避的,不是在心头萦绕,就是在眉头攒聚。作者的内心独白形象地写出了无法排遣的愁情。(手法1分,分析2分,答出其中的两点即可)
四
1.词的开头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描述。这四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5分)
答案:浅浅的春寒从溪水边、城郭旁消退了,天气转暖,花影摇曳,莺声盈耳,一派热闹的城郊暮春风光。(2分)这四句写眼前之景,交代了人物活动的时令、地点。(1分)以乐景衬哀情,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2分)
2.“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是传颂千古的名句,请结合全词内容对其表现手法进行赏析。(6分)
答案:“春去也”运用双关。一声浩叹,不仅是在感慨春光已逝,同时也暗示自己生命的春天将一去不复返,可谓一语双关,言简意深。“飞红万点愁如海”运用了借代、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飞红万点”生动地写出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景象,画面凄美,令人伤感;“愁如海”比喻新奇,以深不可测、茫无边际的大海写出了词人愁之深、愁之广,这愁既有伤春之愁、年华已逝的悲愁,也有人生失意的愁苦。(指出任意两种手法,并作分析即可。6分。)
五
(1)“惊”字用得最好。(1分)“惊”字与首句的“那知”相呼应,(1分)不但表现了时序推移之速,而且写出了如梦初醒之情态,充分表达了作者恨时思国的爱国情怀。(2分)
评分标准:意思对即可。如答其它的字,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2分。
(2)参考答案一:主要运用了反衬(对比)的表现手法(1分)。词人通过回忆当年全盛时的欢乐反衬(对比)南渡后客居的悲凉(2分),突出了沉重的爱国之思(1分)。
参考答案二:主要运用了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1分)。上片实写南渡后客居的悲凉,下片转入对当年全盛时欢乐生活的回忆,结尾两句又跌入悲怆的现实(2分),表达了沉重的爱国之思(1分)。
评分标准:意思对即可。答两种表现手法中一种分析正确即可得满分,但要看结合诗歌分析给分。
六
8. ①巧用空间转换,描写了一幕凄楚凝重、情意深挚的离别场景,行人乘船缓缓去向江心,相送的女子倚楼眺望,粉泪涟涟。②“重”字表面上写蒲帆滞重,船行缓慢,实则暗示远行之人心情的沉重,移情于物,抒情委婉含蓄。(共5分,分析场景2分,赏析“重”字3分)
9. ①以乐景写哀情。“瑶草碧,柳芽黄”两句以景的清新明丽,反衬心情的哀婉忧伤;②化虚为实,“载将”句化抽象为形象,将无形的“离恨”写得具体而有分量,生动地写出离恨的沉重;③比喻,末两句以眼前东流不息的江水,来比绵绵不尽的离愁别恨,自然浑成。(共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七
8、手法①拟人,写梅花先试妆;②比喻,写梅花如月如冰般洁白;(手法各1分,分析1分)特点:①娇媚②色白③笑对严寒(任意2点,2分)
9、①写出了对梅花的喜爱之情;②以花喻人,写诗人如梅花一般,被吹落枝头,表达了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情;③寄托了自己高洁的情怀。
上一篇:古诗鉴赏训练试题及答案(四)
下一篇:古诗鉴赏训练试题及答案(三)
* 古诗鉴赏绥州作① 韦庄雕阴②无树水南流,雉堞连云古帝州。带雨晚驼鸣远戍,望乡孤客倚高楼。明妃去日花应笑,蔡琰③归时鬓已秋。一曲单于④暮烽起,扶苏城上月如钩。[注]①本诗是韦庄年轻时外出求学因羁留绥州时所作。绥州城亦称扶苏城,最高处即秦皇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