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诗词分享

父亲的诗词分享

  自古以来,母爱一直被人们吟咏不绝,诗词华章俯拾皆是,感人至深。可能是父亲们比较严肃比较沉默吧,相比之下,表现父爱的诗词就不多了。可是父亲爱子女的拳拳之心并不比母亲少,翻检历代诗词,那些习惯内敛的父爱也和母爱一样真挚感人,深厚绵长。以下是父亲的诗词分享,欢迎阅读。

  《魏风·陟岵》

  【先秦】《诗经》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

  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

  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陟彼屺兮,瞻望母兮。

  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

  上慎旃哉,犹来!无弃!

  陟彼冈兮,瞻望兄兮。

  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

  上慎旃哉,犹来!无死!

  赏析:这是一首征人思亲之作,是中国羁旅行役诗的源头。远望当归,登高望乡,长歌当哭,痛切感人。诗中亲人叮咛恍在耳边,幻境融合了想象与怀忆。父亲的“犹来无止”,嘱咐他不要永远滞留他乡,这语气纯从儿子出发而不失父亲的旷达,拳拳爱子之心深切真挚。表达的是对父亲的思念,却从中也看出了父亲的深情。

  《北郭闲思》

  【唐代】曹邺

  山前山后是青草,

  尽日出门还掩门。

  每思骨肉在天畔,

  来看野翁怜子孙。

  赏析:诗人看见房子四周茂盛的青草,也许想到了“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也许想起了当年送别亲人时那种“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的景象。独守空居,不堪寂寞,思念亲人,只好整天外出,去乡间看看别的老人是怎样享受天伦之乐的。空巢老人的孤独伤感跃然纸上,让人不胜唏嘘。

  《忆父》

  【清代】宋凌云

  吴树燕云断尺书,

  迢迢两地恨何如?

  梦魂不惮长安远,

  几度乘风问起居。

  赏析:吴燕相隔,岂止万里?路途迢迢,不能承欢膝下,思念之情无可排抑。远嫁他方,离开父母,生怕有天“子欲养而亲不待”。音信隔断的无奈与悲戚,承载着满满的思念。也因此只能入梦寻找,梦境中才能乘风万里回到父亲身边服侍孝敬。梦中的渴望反衬了现实的无奈,让人倍觉伤感。

  这几首诗中父子之间情深意长,满满的是内敛的深情。然而父亲在古代的形象大多数时候常常是严肃的长者,他们为孩子们指明未来的道路,对他们提出自己的希望。谆谆教诲不厌其烦,细致叮咛不厌其详,就像下面的几首诫子示儿诗,充满了舐犊之情。

  《诫子诗》

  【汉代】东方朔

  明者处事,莫尚於中。

  优哉游哉,与道相从。

  首阳为拙;柳惠为工。

  饱食安步,在仕代农。

  依隐玩世,诡时不逢。

  是故才尽者身危,好名者得华;

  有群者累生,孤贵者失和;

  遗馀者不匮,自尽者无多;

  圣人之道,一龙一蛇。

  形见神藏,与物变化。

  随时之宜,无有常家。

  赏析:西汉东方朔,向来以滑稽著名。他是一个大隐士,但不隐于山林而隐于朝廷,因此,他也很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做到这一点。既能生活无忧,也能悠哉世间。因此把自己多年心得倾囊传授,对儿子的教诲和期望溢于言表。东方朔洒脱不羁,但是这首诫子诗中的他却与普通的父亲没有分别。

  《又示宗武》

  【唐代】杜甫

  觅句知新律,摊书解满床。

  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假日从时饮,明年共我长。

  应须饱经街,已似爱文章。

  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

  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

  赏析:这是杜甫写给最喜欢的次子宗武的诗,诗中包含着杜甫对孩子的无限期望。他看到宗武学习作诗,兴奋之余,叮嘱孩子学习要专心,不要玩物丧志,生活要有节律,还要勤学经典,以先贤为楷模,持之以恒。作为已经名动四方的诗人,看到儿子有望继承自己的衣钵,杜甫内心的欣慰和喜悦可想而知。

  《骄儿诗》(节选)

  【唐代】李商隐

  爷昔好读书,恳若自著述。

  憔悴欲四十,无肉喂蚤虱。

  儿慎勿学爷,读书求甲乙。

  穰苴司马法,张良黄石街。

  便为帝王师,不假更纤悉。

  赏析:李商隐才高未用,一生沉沦下僚。他不希望儿子学自己的`样子,希望他学兵法,长大为国安边,有所建树。诗的大部分篇幅写儿子,惬意自豪之情溢于笔端;写自己篇幅虽不多,但感慨弥深,自嘲自怨,深寓怀才不遇之悲愤。纯用白描,笔端充满感情。轻怜爱抚之中时露幽默,后面却饱含着的沉沦不遇之泪,也许可以用“含泪的微笑”来形容。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赏析:陆游特别注意用诗书教子,曾明确告诉儿子:“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而他写的这首诗告诫孩子的是要学以致用,身体力行。这首哲理诗,饱含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理念,也寄托了诗人对子女的殷切期望,文字极为朴实,感情却极为真挚。而读到这首诗的读者,也能从诗中得到启发,教育作用不言自明。

  《为二女适袁氏者作》

  【清代】郑燮

  官罢囊空两袖寒,

  聊凭卖画佐朝餐,

  最惭吴隐奁钱薄,

  赠尔春风几笔兰。

  赏析:身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郑板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女儿出嫁无钱置办嫁妆,便以一幅兰竹图代替,并在上面题了这首诗。贫困如斯,却气节如此,后人吟咏已然心折不已,女儿女婿更当为之骄傲。如此家风传世,郑板桥当真没有折没了历史上的美名。

  《娇女诗》

  西晋·左思

  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

  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

  鬓发覆广额,双耳似连璧。

  明朝弄梳台,黛眉类扫迹。

  浓朱衍丹唇,黄吻烂漫赤。

  娇语若连琐,忿速乃明集。

  握笔利彤管,篆刻未期益。

  执书爱绨素,诵习矜所获。

  其姊字惠芳,面目粲如画。

  轻妆喜楼边,临镜忘纺绩。

  举觯拟京兆,立的成复易。

  玩弄眉颊间,剧兼机杼役。

  从容好赵舞,延袖象飞翮。

  上下弦柱际,文史辄卷襞。

  顾眄屏风书,如见已指摘。

  丹青日尘暗,明义为隐赜。

  驰骛翔园林,果下皆生摘。

  红葩缀紫蒂,萍实骤柢掷。

  贪华风雨中,眒忽数百适。

  务蹑霜雪戏,重綦常累积。

  并心注肴馔,端坐理盘鬲。

  翰墨戢闲案,相与数离逖。

  动为垆钲屈,屐履任之适。

  止为荼荈据,吹嘘对鼎立。

  脂腻漫白袖,烟熏染阿锡。

  衣被皆重地,难与沉水碧。

  任其孺子意,羞受长者责。

  瞥闻当与杖,掩泪俱向壁。

  赏析:《娇女诗》是晋代文学家左思的诗作。作者从日常生活中剪裁几个场景,精心描绘了两个小女儿天真稚气、活泼可爱的种种情态,准确形象地勾画出她们娇憨活泼的性格,字里行间闪烁着慈父忍俊不禁的笑意,笔墨间流露着家庭生活特有的情味。此诗先写女孩儿模仿大人对镜、握笔、执书、纺绩等事,后写小孩子特有顽皮活泼,最后写她们把衣衫弄得一塌糊涂,由这件最让大人恼火的事引出“当与杖”的别致结局。全诗层次分明,结构巧妙,笔调诙谐,语言通俗,时杂俚语,很有风趣,一段矜惜怜爱之情见于言外,十分感人。

  《责子》

  东晋·陶渊明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赏析】这首诗写得很有趣。关于它的用意,后代的两个大诗人有很不相同的理解。杜甫认为陶渊明虽是避世隐居,但也并未进入忘怀得失的境界,他对儿子品学的好坏,还是那么关心的。黄庭坚予以否认。诗题为《责子》,诗中确实有对诸子责备的意思。作者不是板

  着面孔在教训,而是出以戏谑之笔,又显出一种慈祥、爱怜的神情。可以说,儿子的缺点都是被夸大了的,漫画化了的,在叙说中又采用了一些有趣的修辞手法,读者读着时忍俊不禁,可以想见作者下笔时的那种又好气、又好笑的心情。

  《与小女》

  唐·韦庄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赏析】这是诗人写给自己小女儿的诗。她刚能听懂大人的讲话,就咿咿呀呀的学着说话了。因为爱玩小车就不肯去睡觉,因为衣服上少绣了朵金线花,就整个晚上哭闹着不肯停歇。诗抓住小女孩学话、贪玩、爱漂亮、喜欢哭闹的特点,通过这些生活琐事的描写,使小

  女孩的天真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诗人爱女之情也流于笔端。

  《寄东鲁二稚子》

  唐·李白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

  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赏析】《寄东鲁二稚子》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游览金陵时因思念东鲁兖州家中的女儿平阳和儿子伯禽而创作的诗篇。此诗形同一封家书,语言朴素,笔触细腻,由眼前景,遥及寄居东鲁的儿女,感情真挚,充满关爱,抒发了浓烈而真切的儿女亲情。

上一篇:写给父亲的诗 下一篇:父亲的诗
* 自古以来,母爱一直被人们吟咏不绝,诗词华章俯拾皆是,感人至深。可能是父亲们比较严肃比较沉默吧,相比之下,表现父爱的诗词就不多了。可是父亲爱子女的拳拳之心并不比母亲少,翻检历代诗词,那些习惯内敛的父爱也和母爱一样真挚感人,深厚绵长。以下是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