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听流人水调子》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这首诗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贬所途中。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水调子,水调歌。分付:同“吩咐”,安排。
(1)第一句写景,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3分)
(2)这首诗中的“断弦”二字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请就“断弦”这一细节作简要赏析。(3分)
【参考答案】
(1)①交代了环境;②为全诗定下了冷清的基调,烘托了气氛;③通过写景抒发了一种寂寞惆怅的心情。
(2)①断弦反映了筝曲的激越。(前句“岭色千重万重雨”是筝曲创造出来的音乐形象,想像瑰丽,表现音乐的繁促酣畅,“断弦”表明激越的音乐达到了琴弦的极限。)②断弦表现了弹筝人的忘情。(弹筝人创造着音乐形象,又被自己创造的音乐形象所感动,心潮澎湃,不能自己,拨断了琴弦。)③断弦也揭示了“泪痕深”的原因。(正因为筝曲激越,乐人倾情演奏,乃至“断弦”,才深深打动了客心。
3.诗中景物表现的是什么季节?景物描写构成了怎样的环境?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心情?(5分)
【答:(1)枫林暗示了是秋季。(1分)(2)孤舟、微风、枫林三个意象集中构成了一片肃杀、凄凉的意境。(2分)(3)表现了作者深深的愁情。(2分)】
4.有人说诗歌的第三句“岭色千重万重雨”与全诗关联不大。你同意这种说法吗?(6分)
【答:不同意。此句不仅写岭色,也兼写筝声。不仅是视觉形象,也是音乐形象。(2分)“千重”“万重”的重叠,给人以乐音繁促的暗示,对弹筝人的复杂心绪也是一种暗示。(分析4分)】
5、第一句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了诗 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采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第一句主要通过写孤舟、微月、枫林三个典型意象,抒发了羁旅之人内心的愁苦之情。
一只孤舟漂在江面之上,诗人坐在船上,望见天上的微月,月光与水光交相辉映;
已经是秋天了(“枫林”暗示秋天),在秋风的吹拂下,枫林发出了肃杀之声。
“孤舟微月对枫林”,集中三种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悲凉、凄清的意境,从而抒发出诗人内心的愁苦之情。
6、诗的首句选取了孤舟、微月和枫林三个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气氛?(2分)
答:营造了凄清、冷寂的气氛。
7、你认为“岭色千重万重雨”一句究竟是在写筝声还是岭色雨声?抑或是兼写筝声和岭色雨声?试作简要分析。(6分)
答:一、是实写岭色雨声。以淅淅沥沥的雨声来衬托哀切的筝声,以山雨迷蒙的景象来烘托迁客的愁绪。 二、是写筝声。这里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流人运用高超的演奏技巧营造出音乐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烟雨迷蒙的环境之中,心中倍感凄凉。三、是兼写岭色雨声和筝声。孤独的诗人听着流人弹奏的哀婉的水调子,勾起了内心的伤感。这时现实中的雨声更增添了无尽的凄凉,流人与诗人都产生了无尽的身世感慨,不禁潸然泪下。(6分。以上三种说法均可。只要答出自己的观点并且能展开具体合理的分析即可得6分)
二:
(1)王昌龄是唐代_____诗人,擅长七绝,被称为“____”。(2分)
(2)第一句写景,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3分)
(3)这首诗中的“断弦”二字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请就“断弦”这一细节作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边塞;七绝圣手
(2)交代了环境:孤舟、微月、枫林;为全诗定了清冷的基调,烘托了气氛;通过写景抒发了一种寂寞惆怅的心情。(每点1分)
(3)①断弦反映了筝曲的激越。(前句“岭色千重万重雨”是筝曲创造出来的音乐形象,想象瑰丽,表现乐音的繁促酣畅;“断弦”表明激越的音乐达到了琴弦的极限。)②断弦表现了弹筝人的忘情。(弹筝人创造着音乐形象,又被自己创造的音乐形象所感动,心潮澎湃,不能自己,拨断了琴弦。)③断弦也揭示了“泪痕深”的原因。(正因为筝曲激越,乐人倾情演奏,乃至“断弦”,才深深打动了“客心”。)(答对3点给4分)
三:
(1)找出诗中点明季节的词语。由该词语可以联想到白居易《琵琶行》中送别时描写环境的哪一句诗?(2分)
(2)第四句中“泪痕深”描写形象新鲜,请简析“泪痕深”的原因。(4分)
(3)一、三两句同为写景,写法和作用不同,请作简要说明。(4分)
参考答案
(1)枫林。枫叶荻花秋瑟瑟(2分)
(2)一是晚年贬官远赴外地,离别亲人朋友,容易牵动愁情而落泪;二是流落江湖的乐人演奏了哀切的水调子,与诗人被冷落的心境相吻合,产生了同是沦落人的感慨,因而流泪多;三是看到秋景产生的凄凉之感。(答出任何两点即可)(4分)
(3)第一句写景用孤舟、微月和枫林三个意象构成凄清的意境,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或为筝曲的演奏提供了典型环境);第三句写景侧重描写音乐,运用通感手法,想象出“千重万重雨”的视觉形象,表达听音乐时的复杂心情。
四:
1找出写景句,说说它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找出诗中描写音乐的句子。(1分)
2 这首诗中的“断弦”二字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请就“断弦”这一细节作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
1、首句。①交代了环境;②为全诗定了清冷的基调,烘托了气氛;③通过写景抒发了一种寂寞惆怅的心情。 “ 岭色千重万重雨。”
2、①断弦反映了筝曲的激越。(前句“岭色千重万重雨”是筝曲创造出来的音乐形象,想象瑰丽,表现乐意的繁促酣畅;“断弦”表明激越的音乐达到了琴弦的极限。)②断弦表现了弹筝人的忘情。(弹筝人创造着音乐形象,又被自己创造的音乐形象所感动,心潮彭湃,不能自己,拨断了琴弦。)③断弦也揭示了“泪痕深”的原因。(正因为筝曲激越,乐人倾情演奏,乃至“断弦”,才深深打动了“客心”。
翻译:
夜晚,天上一弯微月,江上一叶孤舟,两岸是黑黝黝的枫林。演奏者是一位流浪的乐人,他的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愁,倾注在筝乐之中,低婉压抑的筝乐,也更加重了客人的乡愁。就像是飘飘洒洒永不停止的秋雨,弥漫在山岭之上。突然,筝弦断了,乐人思念之极,哀伤之极,以致忘情忘形;低首望去,弦断之处,泪水已经湿透了衣衫。
赏析:
这首诗大约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今湖南黔阳)贬所途中,写听筝乐而引起的感慨。
首句写景,并列三个意象(孤舟、微月、枫林)。我国古典诗歌中,本有借月光写客愁的传统。而江上见月,月光与水光交辉,更易牵惹客子的愁情。王昌龄似乎特别偏爱这样的情景:“亿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行到荆门向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等等,都将客愁与江月联在一起。而“孤舟微月”也是写的这种意境,“愁”字未明点,是见于言外的。“枫林”暗示了秋天,也与客愁有关。这种阔叶树生在江边,遇风发出一片肃杀之声(“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真叫人感到“青枫浦上不胜愁”呢。“孤舟微月对枫林”,集中秋江晚来三种景物,就构成极凄清的意境(这种手法,后来在元人马致远《天净沙》中有最尽致的发挥),上面的描写为筝曲的演奏安排下一个典型的环境。此情此境,只有音乐能排遣异乡异客的愁怀了。“分付”即发付,安排意。弹筝者于此也就暗中登场。“分付”同“与”字照应,意味着奏出的筝曲与迁客心境相印。“水调子”(即水调歌,属乐府商调曲)本来哀切,此时又融入流落江湖的乐人(“流人”)的主观感情,怎能不引起“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迁谪者内心的共鸣呢?这里的“分付”和“与”,下字皆灵活,它们既含演奏弹拨之意,其意味又决非演奏弹拨一类实在的词语所能传达于万一的。它们的作用,已将景色、筝乐与听者心境紧紧钩连,使之融成一境。“分付”双声,“鸣筝”叠韵,使诗句铿锵上口,富于乐感。诗句之妙,恰如钟惺所说:“‘分付’字与‘与’字说出鸣筝之情,却解不出”(《唐诗归》)。所谓“解不出”。乃是说它可意会而难言传,不象实在的词语那样易得确解。
次句刚写入筝曲,三句却提到“岭色”,似乎又转到景上。其实,这里与首句写景性质不同,可说仍是写“鸣筝”的继续。也许晚间真的飞了一阵雨,使岭色处于有无之中。也许只不过是“微月”如水的清光造成的幻景,层层山岭好象迷蒙在雾雨之中。无论是哪种境况,对迁客的情感都有陪衬烘托的作用。此外,更大的可能是奇妙的音乐造成了这样一种“石破天惊逗秋雨”的感觉。“千重万重雨”不仅写岭色,也兼形筝声(犹如“大弦嘈嘈如急雨”);不仅是视觉形象,也是音乐形象。“千重”、“万重”的复叠,给人以乐音繁促的暗示,对弹筝“流人”的复杂心绪也是一种暗示。在写“鸣筝”之后,这样将“岭色”与“千重万重雨”并置一句中,省去任何叙写、关联词语,造成诗句多义性,含蕴丰富,打通了视听感觉,令人低回不已。
弹到激越处,筝弦突然断了。但听者情绪激动,不能自已。这里不说泪下之多,而换言“泪痕深”,造语形象新鲜。“收与”、“分付与”用字同妙,它使三句的“雨”与此句的“泪”搭成譬喻关系。似言听筝者的泪乃是筝弦收集岭上之雨化成,无怪乎其多了。这想象新颖独特,发人妙思。“只说闻筝下泪,意便浅。说泪如雨,语亦平常。看他句法字法运用之妙,便使人涵咏不尽。”(黄生评)此诗从句法、音韵到通感的运用,颇具特色,而且都服务于意境的创造,浑融含蓄,而非刻露,《诗薮》称之为“连城之璧,不以追琢减称”,可谓知言。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这首诗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贬所途中。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水调子,水调歌。分付:同“吩咐”,安排。
(1)第一句写景,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3分)
(2)这首诗中的“断弦”二字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请就“断弦”这一细节作简要赏析。(3分)
【参考答案】
(1)①交代了环境;②为全诗定下了冷清的基调,烘托了气氛;③通过写景抒发了一种寂寞惆怅的心情。
(2)①断弦反映了筝曲的激越。(前句“岭色千重万重雨”是筝曲创造出来的音乐形象,想像瑰丽,表现音乐的繁促酣畅,“断弦”表明激越的音乐达到了琴弦的极限。)②断弦表现了弹筝人的忘情。(弹筝人创造着音乐形象,又被自己创造的音乐形象所感动,心潮澎湃,不能自己,拨断了琴弦。)③断弦也揭示了“泪痕深”的原因。(正因为筝曲激越,乐人倾情演奏,乃至“断弦”,才深深打动了客心。
3.诗中景物表现的是什么季节?景物描写构成了怎样的环境?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心情?(5分)
【答:(1)枫林暗示了是秋季。(1分)(2)孤舟、微风、枫林三个意象集中构成了一片肃杀、凄凉的意境。(2分)(3)表现了作者深深的愁情。(2分)】
4.有人说诗歌的第三句“岭色千重万重雨”与全诗关联不大。你同意这种说法吗?(6分)
【答:不同意。此句不仅写岭色,也兼写筝声。不仅是视觉形象,也是音乐形象。(2分)“千重”“万重”的重叠,给人以乐音繁促的暗示,对弹筝人的复杂心绪也是一种暗示。(分析4分)】
5、第一句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了诗 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采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第一句主要通过写孤舟、微月、枫林三个典型意象,抒发了羁旅之人内心的愁苦之情。
一只孤舟漂在江面之上,诗人坐在船上,望见天上的微月,月光与水光交相辉映;
已经是秋天了(“枫林”暗示秋天),在秋风的吹拂下,枫林发出了肃杀之声。
“孤舟微月对枫林”,集中三种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悲凉、凄清的意境,从而抒发出诗人内心的愁苦之情。
6、诗的首句选取了孤舟、微月和枫林三个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气氛?(2分)
答:营造了凄清、冷寂的气氛。
7、你认为“岭色千重万重雨”一句究竟是在写筝声还是岭色雨声?抑或是兼写筝声和岭色雨声?试作简要分析。(6分)
答:一、是实写岭色雨声。以淅淅沥沥的雨声来衬托哀切的筝声,以山雨迷蒙的景象来烘托迁客的愁绪。 二、是写筝声。这里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流人运用高超的演奏技巧营造出音乐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烟雨迷蒙的环境之中,心中倍感凄凉。三、是兼写岭色雨声和筝声。孤独的诗人听着流人弹奏的哀婉的水调子,勾起了内心的伤感。这时现实中的雨声更增添了无尽的凄凉,流人与诗人都产生了无尽的身世感慨,不禁潸然泪下。(6分。以上三种说法均可。只要答出自己的观点并且能展开具体合理的分析即可得6分)
二:
(1)王昌龄是唐代_____诗人,擅长七绝,被称为“____”。(2分)
(2)第一句写景,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3分)
(3)这首诗中的“断弦”二字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请就“断弦”这一细节作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边塞;七绝圣手
(2)交代了环境:孤舟、微月、枫林;为全诗定了清冷的基调,烘托了气氛;通过写景抒发了一种寂寞惆怅的心情。(每点1分)
(3)①断弦反映了筝曲的激越。(前句“岭色千重万重雨”是筝曲创造出来的音乐形象,想象瑰丽,表现乐音的繁促酣畅;“断弦”表明激越的音乐达到了琴弦的极限。)②断弦表现了弹筝人的忘情。(弹筝人创造着音乐形象,又被自己创造的音乐形象所感动,心潮澎湃,不能自己,拨断了琴弦。)③断弦也揭示了“泪痕深”的原因。(正因为筝曲激越,乐人倾情演奏,乃至“断弦”,才深深打动了“客心”。)(答对3点给4分)
三:
(1)找出诗中点明季节的词语。由该词语可以联想到白居易《琵琶行》中送别时描写环境的哪一句诗?(2分)
(2)第四句中“泪痕深”描写形象新鲜,请简析“泪痕深”的原因。(4分)
(3)一、三两句同为写景,写法和作用不同,请作简要说明。(4分)
参考答案
(1)枫林。枫叶荻花秋瑟瑟(2分)
(2)一是晚年贬官远赴外地,离别亲人朋友,容易牵动愁情而落泪;二是流落江湖的乐人演奏了哀切的水调子,与诗人被冷落的心境相吻合,产生了同是沦落人的感慨,因而流泪多;三是看到秋景产生的凄凉之感。(答出任何两点即可)(4分)
(3)第一句写景用孤舟、微月和枫林三个意象构成凄清的意境,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或为筝曲的演奏提供了典型环境);第三句写景侧重描写音乐,运用通感手法,想象出“千重万重雨”的视觉形象,表达听音乐时的复杂心情。
四:
1找出写景句,说说它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找出诗中描写音乐的句子。(1分)
2 这首诗中的“断弦”二字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请就“断弦”这一细节作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
1、首句。①交代了环境;②为全诗定了清冷的基调,烘托了气氛;③通过写景抒发了一种寂寞惆怅的心情。 “ 岭色千重万重雨。”
2、①断弦反映了筝曲的激越。(前句“岭色千重万重雨”是筝曲创造出来的音乐形象,想象瑰丽,表现乐意的繁促酣畅;“断弦”表明激越的音乐达到了琴弦的极限。)②断弦表现了弹筝人的忘情。(弹筝人创造着音乐形象,又被自己创造的音乐形象所感动,心潮彭湃,不能自己,拨断了琴弦。)③断弦也揭示了“泪痕深”的原因。(正因为筝曲激越,乐人倾情演奏,乃至“断弦”,才深深打动了“客心”。
翻译:
夜晚,天上一弯微月,江上一叶孤舟,两岸是黑黝黝的枫林。演奏者是一位流浪的乐人,他的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愁,倾注在筝乐之中,低婉压抑的筝乐,也更加重了客人的乡愁。就像是飘飘洒洒永不停止的秋雨,弥漫在山岭之上。突然,筝弦断了,乐人思念之极,哀伤之极,以致忘情忘形;低首望去,弦断之处,泪水已经湿透了衣衫。
赏析:
这首诗大约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今湖南黔阳)贬所途中,写听筝乐而引起的感慨。
首句写景,并列三个意象(孤舟、微月、枫林)。我国古典诗歌中,本有借月光写客愁的传统。而江上见月,月光与水光交辉,更易牵惹客子的愁情。王昌龄似乎特别偏爱这样的情景:“亿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行到荆门向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等等,都将客愁与江月联在一起。而“孤舟微月”也是写的这种意境,“愁”字未明点,是见于言外的。“枫林”暗示了秋天,也与客愁有关。这种阔叶树生在江边,遇风发出一片肃杀之声(“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真叫人感到“青枫浦上不胜愁”呢。“孤舟微月对枫林”,集中秋江晚来三种景物,就构成极凄清的意境(这种手法,后来在元人马致远《天净沙》中有最尽致的发挥),上面的描写为筝曲的演奏安排下一个典型的环境。此情此境,只有音乐能排遣异乡异客的愁怀了。“分付”即发付,安排意。弹筝者于此也就暗中登场。“分付”同“与”字照应,意味着奏出的筝曲与迁客心境相印。“水调子”(即水调歌,属乐府商调曲)本来哀切,此时又融入流落江湖的乐人(“流人”)的主观感情,怎能不引起“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迁谪者内心的共鸣呢?这里的“分付”和“与”,下字皆灵活,它们既含演奏弹拨之意,其意味又决非演奏弹拨一类实在的词语所能传达于万一的。它们的作用,已将景色、筝乐与听者心境紧紧钩连,使之融成一境。“分付”双声,“鸣筝”叠韵,使诗句铿锵上口,富于乐感。诗句之妙,恰如钟惺所说:“‘分付’字与‘与’字说出鸣筝之情,却解不出”(《唐诗归》)。所谓“解不出”。乃是说它可意会而难言传,不象实在的词语那样易得确解。
次句刚写入筝曲,三句却提到“岭色”,似乎又转到景上。其实,这里与首句写景性质不同,可说仍是写“鸣筝”的继续。也许晚间真的飞了一阵雨,使岭色处于有无之中。也许只不过是“微月”如水的清光造成的幻景,层层山岭好象迷蒙在雾雨之中。无论是哪种境况,对迁客的情感都有陪衬烘托的作用。此外,更大的可能是奇妙的音乐造成了这样一种“石破天惊逗秋雨”的感觉。“千重万重雨”不仅写岭色,也兼形筝声(犹如“大弦嘈嘈如急雨”);不仅是视觉形象,也是音乐形象。“千重”、“万重”的复叠,给人以乐音繁促的暗示,对弹筝“流人”的复杂心绪也是一种暗示。在写“鸣筝”之后,这样将“岭色”与“千重万重雨”并置一句中,省去任何叙写、关联词语,造成诗句多义性,含蕴丰富,打通了视听感觉,令人低回不已。
弹到激越处,筝弦突然断了。但听者情绪激动,不能自已。这里不说泪下之多,而换言“泪痕深”,造语形象新鲜。“收与”、“分付与”用字同妙,它使三句的“雨”与此句的“泪”搭成譬喻关系。似言听筝者的泪乃是筝弦收集岭上之雨化成,无怪乎其多了。这想象新颖独特,发人妙思。“只说闻筝下泪,意便浅。说泪如雨,语亦平常。看他句法字法运用之妙,便使人涵咏不尽。”(黄生评)此诗从句法、音韵到通感的运用,颇具特色,而且都服务于意境的创造,浑融含蓄,而非刻露,《诗薮》称之为“连城之璧,不以追琢减称”,可谓知言。
上一篇:《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下一篇:李綗《济州西湖》阅读答案
*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注]这首诗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贬所途中。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水调子,水调歌。分付:同“吩咐”,安排。(1)第一句写景,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3分)(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