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笔的成语 (55个)
-
41
呵笔寻诗
- 成语拼音:
- hē bǐ xún shī
- 成语解释:
- 呵笔:吹热气解冻笔;寻诗:寻觅诗句。形容冬日苦吟
- 成语出处:
- 唐·罗隐《雪》诗:“寒窗呵笔寻诗句,一片飞来纸上销。”
-
42
荆笔杨板
- 成语拼音:
- jīng bǐ yáng bǎn
- 成语解释:
- 荆:晋惠帝时权臣楚王司马玮;杨:晋惠帝时权臣杨骏;板:诏书。形容权臣专权用事
- 成语出处:
- 《晋书·五行志中》:“二月末,三月初,荆笔杨板行诏书。”
-
43
弃笔从戎
- 成语拼音:
- qì bǐ cóng róng
- 成语解释:
- 犹投笔从戎。谓文人弃文就武。
- 成语出处:
- 唐·张鷟《游仙窟》:“兄及夫主,弃笔从戎,身死寇场,茕魂莫返。”
-
44
润笔之绢
- 成语拼音:
- rùn bǐ zhī juàn
- 成语解释:
- 为人作诗文书画所得的报酬
- 成语出处: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二回:“荷生自旧腊入都,迄今已九阅月,润笔之绢,谀墓之金,到手随尽。”
-
45
润笔之资
- 成语拼音:
- rùn bǐ zhī zī
- 成语解释:
- 为人作诗文书画所得的报酬
- 成语出处: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以物求文,谓之润笔之资;因文得钱,乃曰稽古之力。”
-
46
涉笔成趣
- 成语拼音:
- shè bǐ chéng qù
- 成语解释:
- 涉笔:动笔;趣:意味;意趣。一动笔就趣味盎然。
- 成语出处: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100回:“读了些四库奇书,享了些半生清福。心有余闲,涉笔成趣,每于长夏余冬,灯前月夕,以文为戏,年复一年,编出《镜花缘》一百回。”
-
47
涉笔成雅
- 成语拼音:
- shè bǐ chéng yǎ
- 成语解释:
- 涉笔:动笔,着笔;雅:雅致。指动笔就雅致而不落俗套
- 成语出处:
- 清·毛先舒《诗辩诋》第一卷:“于物无择,而涉笔成雅;于思无豫,而往必造微。”
-
48
耍笔杆子
- 成语拼音:
- shuǎ bǐ gǎn zǐ
- 成语解释:
- 用笔写作,玩弄文字
- 成语出处:
- 孙力《都市风流》第七章:“我们是干活的,哪有时间耍笔杆子。”
-
49
搠笔巡街
- 成语拼音:
- shuò bǐ xún jiē
- 成语解释:
- 谓沿街卖诗文。
- 成语出处:
- 元·郑廷玉《看钱奴》第二折:“我则道留下青山怕没柴,拼的个搠笔巡街。”
-
50
文笔流畅
- 成语拼音:
- wén bǐ liú chàng
- 成语解释:
- 文字通顺,读起来不费力
- 成语出处:
-
51
舞笔弄文
- 成语拼音:
- wǔ bǐ nòng wén
- 成语解释:
- 犹舞文弄墨。
- 成语出处: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若不达政体,而舞笔弄文,支离构辞,穿凿会巧。”
-
52
下笔便就
- 成语拼音:
- xià bǐ biàn jiù
- 成语解释:
- 一下笔就很快写成了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才华横溢
- 成语出处:
- 《北史·魏收传》:“诏试收为封禅书,收下笔便就不立稿。”
-
53
下笔成文
- 成语拼音:
- xià bǐ chéng wén
- 成语解释:
- 一下笔就很快写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才华横溢
- 成语出处:
-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一回:“舍甥女不但诗才高美,且无书不读,下笔成文,千言立就。”
-
54
下笔成章
- 成语拼音:
- xià bǐ chéng zhāng
- 成语解释:
- 章:文章。形容富有才华;思路敏捷。一动笔就能写成文章。
- 成语出处: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陈思王植传》:“言出为论,下笔成章。”
-
55
下笔千言
- 成语拼音:
- xià bǐ qiān yán
- 成语解释:
- 千言:长篇大论。一动笔就写成上千言的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写作迅速。
- 成语出处:
- 宋 曾巩《送丰稷》:“读书一见若经诵,下笔千言能立成。”
* 第二个字是笔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