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木的成语 (68个)
-
41
独木不林
- 成语拼音:
- dú mù bù lín
- 成语解释:
- 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 成语出处:
- 汉 崔骃《达旨》:“高树靡阴,独木不林。”
-
42
断木掘地
- 成语拼音:
- duàn mù jué dì
- 成语解释:
- 上古时代,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虽粗拙,亦适用。语出《易·系辞下》。
- 成语出处:
- 语出《易·系辞下》。宋·黄庭坚《题王黄州墨迹后》诗:“掘地与断木,智不如机春。”
-
43
登木求鱼
- 成语拼音:
- déng mù qiú yú
- 成语解释:
- 登:攀;木:树。爬到树上找鱼。比喻方向、方法不对,无法达到目的。
- 成语出处:
- 宋·苏辙《次韵吴厚秀才见录》:“登木求鱼知我掘,循巢觅兔笑君疏。”
-
44
风木含悲
- 成语拼音:
- fēng mù hán bēi
- 成语解释:
- 比喻因父母亡故,孝子不能奉养的悲伤。
- 成语出处:
-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
45
风木叹
- 成语拼音:
- fēng mù tàn
- 成语解释:
- 风木:同“风树”,比喻因父母亡故,不能奉养。指丧父母的悲伤
- 成语出处:
- 宋·陆游《焚黄》:“早岁已形风木叹,余生永废《蓼莪》诗。”
-
46
风木之悲
- 成语拼音:
- fēng mù zhī bēi
- 成语解释:
- 比喻父母亡故,不及侍养的悲伤。
- 成语出处:
- 明·顾大典《青衫记·元白揣摩》:“早年失怙,常怀风木之悲;壮岁鼓盆,久虚琴瑟之乐。”
-
47
风木之思
- 成语拼音:
- fēng mù zhī sī
- 成语解释:
- 比喻父母亡故,不及孝养而生的思念之情。
- 成语出处:
- 明·张居正《承天大志纪赞·陵寝纪》:“臣谨以山川形胜、陵宫规制,各为一图,用备九重瞻览,少慰风木之思。”
-
48
槁木死灰
- 成语拼音:
- gǎo mù sǐ huī
- 成语解释:
- 干枯的树木;冷却的灰烬。比喻心灰意冷;消沉已极或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冷漠无情。槁:干枯。
- 成语出处:
- 庄周《庄子 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
49
枯木发荣
- 成语拼音:
- kū mù fā róng
- 成语解释:
- 枯萎的树木恢复生机。比喻衰亡的事物重获新生。
- 成语出处:
- 三国·魏·曹植《七启》:“夫辩言之艳,能使穷泽生流,枯木发荣。”
-
50
枯木生花
- 成语拼音:
- kū mù shēng huā
- 成语解释:
- 枯树开了花。比喻绝处逢生。也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 成语出处:
- 《三国志 魏志 刘廙传》:“起烟于寒灰之上,生花于已枯之木。”
-
51
枯木死灰
- 成语拼音:
- kū mù sǐ huī
- 成语解释:
- 死灰:燃烧后余下的冷灰。身如枯木,心如死灰。比喻极其消极悲观。
- 成语出处:
- 庄周《庄子 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枯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
52
刻木为鹄
- 成语拼音:
- kè mù wéi hú
- 成语解释:
- 喻仿效虽不逼真,但还相似。
- 成语出处:
- 明·郑瑗《井观琐言》第一卷:“扬氏《法言》、王氏《中说》,所谓刻木为鹄者也。”
-
53
刻木为吏
- 成语拼音:
- kè mù wéi lì
- 成语解释:
- 意思是不能受狱吏的污辱,即使是木头做的狱吏也不能见他。形容狱吏的凶暴可畏。
- 成语出处:
- 东汉 班固《汉书 路温舒传》:“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
-
54
枯木朽株
- 成语拼音:
- kū mù xiǔ zhū
- 成语解释:
- 朽:腐烂。株:露出地面的树桩。枯朽的树木。比喻老弱无用的人或衰微的力量。
- 成语出处:
- 汉 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故有人先谈,则以枯木朽株,树功而不忘。”
-
55
枯木再生
- 成语拼音:
- kū mù zài shēng
- 成语解释:
- 枯死的树木又恢复了生命力。比喻历经挫折又获得生机。
- 成语出处:
- 宋 苏辙《陈汝义学士南京谢表》:“岂谓圣恩未弃,见桑榆,枯木再生,重沾雨露。”
-
56
立木南门
- 成语拼音:
- lì mù nán mén
- 成语解释:
- 立木:竖木于地上。用具体事实来证明新的法令、制度一定要推行开来。多用于形容取信于民。
- 成语出处:
- 《史记·商君列传》:“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有一人行徒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
57
墓木已拱
- 成语拼音:
- mù mù yǐ gǒng
- 成语解释:
- 拱:两手合围。坟墓旁的树已有合抱粗了。形容人已死去多年。
- 成语出处: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三十二年》:“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
58
槃木朽株
- 成语拼音:
- pán mù xiǔ zhū
- 成语解释:
- 不成材的曲木、朽木。比喻劣材
- 成语出处: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循吏传·孟尝》:“槃木朽株,为万乘用者,左右为之容耳。”
-
59
蟠木朽株
- 成语拼音:
- pán mù xiǔ zhū
- 成语解释:
- 株:树根。盘曲之木,朽烂的根。比喻无用之材
- 成语出处:
- 唐·骆宾王《上李少常伯启》:“宾王蟠木朽株,散欐贱质,墙面难用,灰心易寒。”
-
60
山木自寇
- 成语拼音:
- shān mù zì kòu
- 成语解释:
- 山上的树木,因长成有用之材,而被人砍伐。比喻因有用而不免于祸。
- 成语出处:
- 《庄子·人世间》:“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
* 第二个字是木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