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事的成语 (113个)

101

无补

成语拼音:
yú shì wú bǔ
成语解释:
情毫无补益
成语出处:
丁玲《风雨中忆萧红》:“但徒劳的热情虽然常常于无补,然在个人仍可得到一种心安。”
102

无功

成语拼音:
yí shì wú gōng
成语解释:
工作信心不足,就不会有效果。
成语出处:
战国·卫·商鞅《商君书·更法》:“臣闻之:疑行无成,疑无功。”
103

无功,疑行无名

成语拼音:
yí shì wú gōng,yí xíng wú míng
成语解释:
疑:疑虑。行动有疑虑就不会成功,做有疑虑就没有效果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臣闻之:疑无功,疑行无名。”
104

遗闻

成语拼音:
yì shì yí wén
成语解释:
世人不大知道的迹和传说。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
成语出处:
刘师培《论说部与文学之关系》:“故单辞只义,轶遗闻,咸笔之于书,以冀流传久远。”
105

之秋

成语拼音:
yǒu shì zhī qiū
成语解释:
指战争或多故的年头。
成语出处:
《北史·王罴王轨等传论》:“王思政驱驰有之秋,慷慨功名之际。”
106

制宜

成语拼音:
yīn shì zhì yí
成语解释:
因:根据;制:制定;宜:适当。根据不同的情,制定适宜的措施。
成语出处:
西汉 班固《汉书 韦贤传》:“明王之御世也,遭时为法,因制宜。”
107

不时

成语拼音:
zuò shì bù shí
成语解释:
不时:不合时宜。做违背农时。泛指不合时宜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八年》:“作不时,怨读言动于民。”
108

类情

成语拼音:
zhǐ shì lèi qíng
成语解释:
谓阐述理,譬喻情状。
成语出处: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然善属书离辞,指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
109

麇集

成语拼音:
zhū shì qún jí
成语解释:
麇:成群。许多情集中在一起
成语出处:
清·吴跃人《俏皮话》:“一日诸麇集,几至调排不开。”
110

惹非

成语拼音:
zhāo shì rě fēi
成语解释:
见“招是惹非”。
成语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五回:“少年骄惰放肆……将来招惹非,败坏家门。”
111

体大

成语拼音:
zī shì tǐ dà
成语解释:
这件性质重要,关系重大。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典引》:“兹体大而允,寤寐次于圣心。”
112

增华

成语拼音:
zhǒng shì zēng huá
成语解释:
踵:追随,继续。继续前人的业,并使更加完善美好。
成语出处:
南朝 梁 萧统《序》:“盖踵其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
113

制宜

成语拼音:
zāo shì zhì yí
成语解释:
犹言因制宜。
成语出处:
《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世俗岁殊,时变日化,遭制宜,因时而移,旧之非者,何可放焉!”
* 第二个字是事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