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食字的成语 (303个)

141

美衣玉

成语拼音:
měi yī yù shí
成语解释:
:比喻珍异的物。华丽的服装,珍美的饮。形容生活优裕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5回:“所谓君者,受尊号,享荣名,美衣玉,崇阶华宫,乘高车,驾上驷,府库充盈。”
142

靡衣玉

成语拼音:
mí yī yù shí
成语解释:
美衣美
成语出处:
宋·苏轼《六国论·论养士》:“靡衣玉,以馆於上者,不可胜数。”
143

鸣钟

成语拼音:
míng zhōng shí dǐng
成语解释:
见“鸣钟列鼎”。
成语出处:
汉·张衡《西京赋》:“击钟鼎,连骑相过。”
144

鸟为

成语拼音:
niǎo wéi shí wáng
成语解释:
鸟儿为了吃而死。比喻人为了名利而丧失生命
成语出处: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13回:“‘人为财死,鸟为亡。’当时袁伯珍听得这些话,便要从此发一宗洋财。”
145

暖衣饱

成语拼音:
nuǎn yī bǎo shí
成语解释:
形容生活宽裕,衣丰足。
成语出处:
先秦 墨翟《墨子 天志中》:“百姓皆得暖衣饱。”
146

曝背

成语拼音:
pù bèi shí qín
成语解释:
谦言微薄之献。
成语出处: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杨朱》:“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又《列子·杨朱》:“乡豪取而尝之,蜇于口,惨于腹。”
147

寝不安席,不甘味

成语拼音:
qǐn bù ān xí,shí bù gān wèi
成语解释:
甘味:味道好。睡觉也不能安于枕席,吃饭时吃不出好味道。形容心事重重,坐卧不安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五》:“秦王恐之,寝不安席,不甘味。”
148

寝皮

成语拼音:
qǐn pí shí ròu
成语解释:
①《左传·襄公二十一年》:“然二子者譬于禽兽,臣其肉而寝处其皮矣。”后以“寝皮肉”形容仇恨之深。②借指勇武的行为或精神。
成语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然二子者譬于禽兽,臣其肉而寝处其皮矣。”
149

不安

成语拼音:
qǐn shí bù ān
成语解释:
睡觉、吃饭都不得安宁。
成语出处:
《敦煌变文集 叶净能诗》:“皇帝自此之后,日夜思慕,寝不安。”
150

存信

成语拼音:
qù shí cún xìn
成语解释:
比喻宁可失去粮而饿死,也要坚持信义。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颜渊》:“曰:‘去。自古下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51

蛤蜊

成语拼音:
qiě shí há lí
成语解释:
《南史·王融传》:“(融)诣王僧佑,因遇沉昭略,未相识。昭略屡顾盼,谓主人曰:‘是何年少?’融殊不平,谓曰:‘仆出于扶桑,入于汤谷,照耀天下,谁云不知,而卿此问?’昭略云:‘不知许事,且蛤蜊。’”后用以指姑置不问。
成语出处:
《南史·王融传》:“(融)诣王僧佑,因遇沉昭略,未相识。昭略屡顾盼,谓主人曰:‘是何年少?’融殊不平,谓曰:‘仆出于扶桑,入于汤谷,照耀天下,谁云不知,而卿此问?’昭略云:‘不知许事,且蛤蜊。’”
152

俱废

成语拼音:
qǐn shí jù fèi
成语解释:
觉也不睡,饭也顾不上吃。比喻极其焦虑不安,或学习、工作极其紧张。
成语出处:
宋·洪迈《夷坚志·沈见鬼》:“夏六月,真若赤目,肿痛特甚,寝俱废。”
153

靡角

成语拼音:
qiáng shí mí jiǎo
成语解释:
谓饱而角力求胜。《列子·说符》:“强靡角,胜者为制,是禽兽也。”殷敬顺释文:“《韩诗外传》云:‘靡,共也。’《吕氏春秋》云:‘角,试力也。’此言人重利而轻道,唯而已,亦犹禽兽饱而相共角力以求胜也。”一说,靡读为摩,谓以角相摩。见俞樾《诸子平议·列
成语出处:
《列子·说符》:“强靡角,胜者为制,是禽兽也。”殷敬顺释文:“《韩诗外传》云:‘靡,共也。’《吕氏春秋》云:‘角,试力也。’此言人重利而轻道,唯而已,亦犹禽兽饱而相共角力以求胜也。”一说,靡读为摩,谓以角相摩。见俞樾《诸子平
154

弱肉

成语拼音:
qiáng shí ruò ròu
成语解释:
同“弱肉强”。喻弱者被强者欺凌吞并。
成语出处:
明·刘基《瑞麦颂》:“元失其鹿,天下共逐,扰扰纷纷,强弱肉。”
155

无衣

成语拼音:
quē shí wú yī
成语解释:
缺少吃的和穿的。形容饥寒交迫的生活。
成语出处:
明 无名氏《贫富兴衰》第一折:“先主在独树楼桑受困危,织履编席,缺无衣,到处寻觅,挽菜挑虀。”
156

自爱

成语拼音:
qiáng shí zì ài
成语解释:
劝慰人的话。谓努力加餐,保重身体。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匡衡传》:“专精神,近医药,强自爱。”
157

缺衣少

成语拼音:
quē yī shǎo shí
成语解释:
不足。指贫穷。亦作“缺无衣”。
成语出处:
明李贽《焚书 复李渐老书》:“即此衣之赐,既深以为喜,则缺衣少之烦恼不言而知也。”
158

弃之可惜,之无味

成语拼音:
qì zhī kě xī,shí zhī wú wèi
成语解释:
指抛弃觉得可惜,但吃起来没有味道。让人陷于进退两难中
成语出处:
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夫鸡肋,弃之可惜,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159

人浮于

成语拼音:
rén fú yú shí
成语解释:
浮:超过,多余。:指俸禄。原指人的才能超过所得的俸禄。后比喻人员太多超过了工作的需要。亦作“人浮于事”。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坊记》:“故君子与其使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
160

日旰不

成语拼音:
rì gàn bù shí
成语解释:
同“日旰忘”。
成语出处:
唐·皮日休《忧赋》:“故王之忧国者日旰不,士之忧位者载贽出疆。”
* 食的成语,带食字的成语,包含食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