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食字的成语 (303个)
-
221
疏食饮水
- 成语拼音:
- shū shí yǐn shuǐ
- 成语解释:
- 疏:粗疏。粗茶淡饭。形容生活俭朴
- 成语出处:
- 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
222
食荼卧棘
- 成语拼音:
- shí tú wò jí
- 成语解释:
- 吃苦菜,睡粗草。形容初民的生活艰苦。
- 成语出处:
- 清·王夫之《老庄申韩论》:“老庄乱之也,然而心犹人之心,天下则已异乎食荼卧棘之天下矣。”
-
223
食味方丈
- 成语拼音:
- shí wèi fāng zhàng
- 成语解释:
- 同“食前方丈”。
- 成语出处:
- 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问》:“昔吾先君桓公善饮酒穷乐,食味方丈。”
-
224
食为民天
- 成语拼音:
- shí wéi mín tiān
- 成语解释:
- 谓粮食是人民赖以生存的最为重要的东西。
- 成语出处: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
-
225
食无求饱
- 成语拼音:
- shí wú qiú bǎo
- 成语解释:
- 饱:吃足。饮食不要求饱,指饮食要有节制
- 成语出处:
- 春秋·鲁·孔丘《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
226
三旬九食
- 成语拼音:
- sān xún jiǔ shí
- 成语解释:
- 旬:十天叫一旬。三十天中只能吃九顿饭。形容家境贫困。
- 成语出处:
- 汉·刘向《说苑·立节》:“子思居于卫,缊袍无表,二旬而九食。”晋·陶潜《拟古》诗:“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
-
227
食玉炊桂
- 成语拼音:
- shí yù chuī guì
- 成语解释:
- 食品贵如油,燃料贵如桂。比喻物价昂贵。
- 成语出处: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
-
228
食言而肥
- 成语拼音:
- shí yán ér féi
- 成语解释:
- 食言:失信。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
- 成语出处: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二十五年》:“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
-
229
缩衣节食
- 成语拼音:
- suō yī jié shí
- 成语解释:
- 省吃省穿。泛指生活节俭。
- 成语出处:
- 宋 陆游《剑南诗稿 秋获歌》:“我愿邻曲谨盖藏,缩衣节食勤耕桑。”
-
230
省衣节食
- 成语拼音:
- shěng yī jié shí
- 成语解释:
- 省:节约;节:节减。吃饭穿衣都很节省。形容节俭
- 成语出处:
- 清·徐大椿《洄溪道情·劝葬亲》:“劝世人只须得省衣节食,早早的送你爹娘入土,这就是造福之门。”
-
231
少衣缺食
- 成语拼音:
- shǎo yī quē shí
- 成语解释:
- 缺乏衣食。比喻贫困
- 成语出处: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3回:“人都被拿去做工,荒功废业,家里一定弄得少衣缺食,这等苦恼。”
-
232
杀衣缩食
- 成语拼音:
- shā yī suō shí
- 成语解释:
- “杀”念shài。犹节衣缩食。明 宁濂《故丽水叶府君墓铭》:“家虽贫,杀衣缩食,葬宗党十余。”
- 成语出处:
- 明·宁濂《故丽水叶府君墓铭》:“家虽贫,杀衣缩食,葬宗党十余丧。”
-
233
缩衣啬食
- 成语拼音:
- suō yī sè shí
- 成语解释:
- 指省吃省穿,生活节俭。
- 成语出处:
- 清 梅曾亮《崔恭人墓志铭》:“母缩衣啬食,区画综理,未尝使大人忧。”
-
234
食鱼遇鲭
- 成语拼音:
- shí yú yù qīng
- 成语解释:
- 比喻调换口味,使不单调。鲭,鱼肉合烧的美味。
- 成语出处:
- 唐·皮日休《序》:“亦由食鱼遇鲭,持内偶僎。”
-
235
食指大动
- 成语拼音:
- shí zhǐ dà dòng
- 成语解释:
- 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后形容看到有好吃的东西而贪婪的样子。
- 成语出处:
- 《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
-
236
生众食寡
- 成语拼音:
- shēng zhòng shí guǎ
- 成语解释:
- 众:多;寡:少。生产的多,消费的少。形容财富充足。
- 成语出处:
-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
237
食之无味,弃之不甘
- 成语拼音:
- shí zhī wú wèi,qì zhī bù gān
- 成语解释:
- 味:滋味。吃起来没有滋味,丢掉它又可惜。形容东西无大用处但又舍不得抛弃
- 成语出处:
- 鲁迅《书信集·致章廷谦》:“这一种杂志,大约小峰是食之无味,弃之不甘也。”
-
238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 成语拼音:
- shí zhī wú wèi,qì zhī kě xī
- 成语解释:
- 味:滋味。吃起来没有滋味,丢掉它又可惜。形容东西无大用处但又舍不得抛弃
- 成语出处:
- 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
239
食租衣税
- 成语拼音:
- shí zū yī shuì
- 成语解释:
- 依靠百姓缴纳的租税生活。
- 成语出处:
- 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下》:“县官当食租衣税而已,今弘羊令吏坐市列。”
-
240
食指众多
- 成语拼音:
- shí zhǐ zhòng duō
- 成语解释:
- 食指:比喻家庭人口。家庭人口多
- 成语出处:
-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食指众多,赡畜非易。”
* 食的成语,带食字的成语,包含食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