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衣字的成语 (266个)

241

绣昼行

成语拼音:
yì xiù zhòu xíng
成语解释:
昼:白天。穿了锦绣服在白昼行走。比喻在本乡作官,或富贵后回到故乡。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张既传》:“还君本州,可谓绣昼行矣。”
242

带水

成语拼音:
yī yī dài shuǐ
成语解释:
水道像一条带那样狭窄。比喻只隔一水;极其邻近。
成语出处:
《南史 陈纪下 后主》:“隋文帝谓仆射高颖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带水不拯之乎?’”
243

而出,并日而食

成语拼音:
yì yī ér chū,bìng rì ér shí
成语解释:
易:换;并日:两天并作一天。一件服谁外出就换上,两天吃一天的饭。形容非常贫穷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儒行》:“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而出,并日而食。”
244

蹁跹

成语拼音:
yǔ yī pián xiān
成语解释:
:用鸟羽做的服;蹁跹:旋转的舞态。形容舞姿潇洒
成语出处:
宋·苏轼《后赤壁赋》:“梦一道士,羽蹁跹。”
245

妆楚楚

成语拼音:
yī zhuāng chǔ chǔ
成语解释:
楚楚:整洁,鲜明。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
成语出处:
宋·王明清《玉照新志》第四卷:“二人夜同步河之西,见一妇人在前,妆楚楚,因纵步觇之,常不及焉。”
246

赭关木

成语拼音:
yì zhě guān mù
成语解释:
赭:赤褐色的囚;关:禁闭;木:刑具。指服刑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魏其,大将也,,关三木。”
247

租食税

成语拼音:
yì zū shí shuì
成语解释:
租、税:田赋和各种税款的总称。依靠百姓缴纳的租税生活。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3回:“多少男人,租食税,及至事到临头,尚且如此。”
248

紫腰黄

成语拼音:
yī zǐ yāo huáng
成语解释:
身穿紫袍,腰佩金银鱼袋。大官装束,亦指做大官。
成语出处:
明 谢谠《四喜记 帝阙辞荣》:“谁不愿紫腰黄,还须虑同袍中伤。”
249

紫腰金

成语拼音:
yī zǐ yāo jīn
成语解释:
身穿紫袍,腰佩金银鱼袋。大官装束,亦指做大官。
成语出处:
宋 无名氏《灯下闲谈 掠剩大夫》:“见一人紫腰金,神清貎古。”
250

紫腰银

成语拼音:
yī zǐ yāo yín
成语解释:
身穿紫袍,腰佩金银鱼袋。大官装束,亦指做大官。
成语出处:
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想当日,孟母教子,居必择邻;陶母教子,剪发待宾;陈母教子,紫腰银。”
251

椎髻布

成语拼音:
zhuī jì bù yī
成语解释:
椎形发髻,布制服。指妇女朴素的服饰。
成语出处:
《后汉书·梁鸿传》:“乃更为椎髻,著布,操作而前。”
252

作嫁

成语拼音:
zuò jià yī shāng
成语解释:
指白白替别人操劳,自己却一无所得。
成语出处:
唐 秦韬玉《贫女》诗:“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裳。”
253

足食丰

成语拼音:
zú shí fēng yī
成语解释:
足食。形容生活富裕。
成语出处:
清·嬴宗季女《六月霜·恤纬》:“劝夫人省可闲愁绪,足食丰无所虑,何况俺爷贵胄都时誉。”
254

昃食宵

成语拼音:
zè shí xiāo yī
成语解释:
入夜才吃晚饭,天不亮就穿起床。指勤于政务。
成语出处:
南朝陈徐陵《陈文皇帝哀册文》:“勤民听政,昃食宵。”
255

点额

成语拼音:
zhū yī diǎn é
成语解释:
朱:红色。指科举中选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8卷:“年年科举,岁岁观场,不能得朱点额,黄榜标名。”
256

点头

成语拼音:
zhū yī diǎn tóu
成语解释:
旧称被考试官看中。
成语出处:
明·陈耀文《天中记》卷三十八引《侯鲭录》:“欧阳修知贡举日,每遇考试卷,坐后常觉一朱人时复点头,然后其文入格。……因语其事于同列,为之三叹。尝有句云:‘唯愿朱一点头。’”
257

敛容

成语拼音:
zhěng yī liǎn róng
成语解释:
整理裳,端正仪容。
成语出处:
语出唐·白居易《琵琶行》:“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裳起敛容。”
258

满道

成语拼音:
zhě yī mǎn dào
成语解释:
:赤褐色服,古代囚犯。穿囚服的人挤满了道路。形容罪犯很多
成语出处:
《隋书、酷吏传序》:“昔秦任狱吏,赭满道。”
259

塞路

成语拼音:
zhě yī sàī lù
成语解释:
穿囚服的人挤满了道路。形容罪犯很多。
成语出处:
《汉书·刑法志》:“而奸邪并生,赭塞路。”
260

使者

成语拼音:
zhū yī shǐ zhě
成语解释:
指科举考试官。
成语出处:
明 陈耀文《天中记》卷三十八引《侯鲭录》:“欧阳修知贡举日,每遇考试卷,坐后常觉一朱人时复点头,然后其文入格。……因语其事于同列,为之三叹。尝有句云:'唯愿朱一点头。'”
* 衣的成语,带衣字的成语,包含衣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