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耳字的成语 (242个)
-
201
眩目震耳
- 成语拼音:
- xuàn mù zhèn ěr
- 成语解释:
- 眩:眼花,迷乱;眩目:耀眼。形容色彩繁多使人眼花,声音巨大震耳欲聋
- 成语出处:
- 巴金《旅途随笔·游了佛国》:“有一些虔诚的佛教徒到了那个地方就会‘眩目震耳,悖魄堕魂。’”
-
202
袖手充耳
- 成语拼音:
- xiù shǒu chōng ěr
- 成语解释:
- 袖手:藏手于袖中;充耳:塞住耳朵。指不闻不问,漠然置之
- 成语出处:
- 清·夏燮《中西纪事·江上议款》:“既不能誓师讨贼,视其力之所能为,则当袖手充耳,姑听命于发踪指示之人。”
-
203
许由洗耳
- 成语拼音:
- xǔ yóu xǐ ěr
- 成语解释:
- 许由:远古时代人名。许由洗自己的耳朵,指不想当官
- 成语出处:
- 晋·皇甫谧《高士传·许由》:“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颖水滨……巢父曰:‘……子故浮游俗间,求其名誉,污吾犊口。’牵犊上流而饮之。”
-
204
掩耳蹙頞
- 成语拼音:
- yǎn ěr cù è
- 成语解释:
- 蹙:皱起;頞:鼻梁。捂着耳朵,皱着鼻子。形容极其厌恶
- 成语出处:
- 唐·柳宗元《河间妇传》:“自是虽戚里为邪行者,闻河间之名,则掩耳蹙頞,皆不欲道之。”
-
205
咬耳朵
- 成语拼音:
- yǎo ěr duǒ
- 成语解释:
- 指耳语
- 成语出处: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1回:“又同管家大爷咬耳朵,说他自己不敢冒昧。”
-
206
掩耳盗铃
- 成语拼音:
- yǎn ěr dào líng
- 成语解释:
- 掩:遮盖;盗:偷。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欺欺人。
- 成语出处: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
207
以耳代目
- 成语拼音:
- yǐ ěr dài mù
- 成语解释:
- 拿听到的代替亲眼看到的。指不亲自去调查了解,光听信别人说的。
- 成语出处:
- 臧克家《以耳代目之类》:“这种~的情况是令人吃惊的,但这种情况却并不是罕见的。”
-
208
掩耳盗钟
- 成语拼音:
- yǎn ěr dào zhōng
- 成语解释:
- 亦作“掩耳盗锺”。捂住耳朵偷钟。比喻自己欺骗自己。语出《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锺者,欲负而走。则锺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锺怳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其耳。”
- 成语出处:
- 语出《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锺者,欲负而走。则锺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锺怳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其耳。”
-
209
撧耳顿足
- 成语拼音:
- yǎn ěr dùn zú
- 成语解释:
- 用手抓耳,以脚顿地。形容束手无策。
- 成语出处:
- 宋·王铚《默记》上卷:“张立于屏风后见之,撧耳顿足。”
-
210
掩耳而走
- 成语拼音:
- yǎn ěr ér zǒu
- 成语解释:
- 掩:遮盖。捂着耳朵走开。指不愿听别人的话
- 成语出处: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5回:“宁喜以殖之遗命,告于蘧瑗,瑗掩耳而走。”
-
211
撧耳揉腮
- 成语拼音:
- yōng ěr róu sāi
- 成语解释:
- 见“撧耳挠腮”。
- 成语出处:
- 元·王实甫《破窑记》第三折:“我撧耳揉腮,有口难开。”
-
212
庸耳俗目
- 成语拼音:
- yōng ěr sú mù
- 成语解释:
- 指学识浅薄的人。
- 成语出处:
- 清·朱仕琇《与林穆庵书》:“此数人知之,遂足为名一世,而无问千百庸耳俗目之扰扰耶!”
-
213
掩耳偷铃
- 成语拼音:
- yǎn ěr tōu líng
- 成语解释:
- 同“掩耳盗钟”。
- 成语出处:
- 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四折:“难道他掩耳偷铃,则待要见世生苗。”
-
214
以耳为目
- 成语拼音:
- yǐ ěr wéi mù
- 成语解释:
- 把听到的当作亲眼目睹的。指对传闻的事情不加分析就信以为真。
- 成语出处:
- 清·张春帆《九尾龟》第一百七十回 :“但是如今的那班督抚,也都是些以耳为目、不分黑白的人。”
-
215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 成语拼音:
- yǎn guān liù lù,ěr tīng bā fāng
- 成语解释:
- 六路:指上、下、四方;八方:指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形容人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
- 成语出处:
- 清·石玉昆《续小五义》第三回:“魏真道爷可算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正与雷英动手。”
-
216
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 成语拼音:
- yǎn guān sì chù,ěr tīng bā fāng
- 成语解释:
- 形容人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
- 成语出处: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3回:“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
217
眼花耳热
- 成语拼音:
- yǎn huā ěr rè
- 成语解释:
- 两眼昏眩,双耳燥热。形容饮酒微醉时的感觉。
- 成语出处:
- 唐 李白《侠客行》诗:“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
218
褎如充耳
- 成语拼音:
- yòu rú chōng ěr
- 成语解释:
- 褎:常带笑容。面带笑容,塞耳不闻。
- 成语出处:
- 《诗经·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
219
裒如充耳
- 成语拼音:
- yòu rú chōng ěr
- 成语解释:
- 衣着华丽,塞耳不闻。指服饰与德行不相称
- 成语出处:
- 清·黄宗羲《子刘子行状》:“向者累请于公城守,裒如充耳。今欲为于国亡势去之余,亦已知其难矣。”
-
220
掩人耳目
- 成语拼音:
- yǎn rén ěr mù
- 成语解释:
- 掩:遮盖。堵住人家耳朵;遮着人家的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欺骗人。
- 成语出处:
- 《新刊大宋宣和遗事》:“事迹显然,虽欲掩人之耳目,不可得也。”
* 耳的成语,带耳字的成语,包含耳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