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独字的成语 (123个)
-
21
独断专行
- 成语拼音:
- dú duàn zhuān xíng
- 成语解释:
- 断:决断;做决定。独自作出决定;自己想怎样做就怎样做。形容行事不民主。
- 成语出处: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在他却不免有点独断独行,不把督抚放在眼里。”
-
22
独夫民贼
- 成语拼音:
- dú fū mín zéi
- 成语解释:
- 独夫: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暴君;民贼:祸害人民的人。残暴无道、祸害人民的反动统治头子。
- 成语出处:
- 《尚书 泰誓下》:“独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仇。”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
-
23
单根独苗
- 成语拼音:
- dān gēn dú miáo
- 成语解释:
- 比喻独生子或唯一的子孙
- 成语出处:
-
24
独根孤种
- 成语拼音:
- dú gēn gū zhǒng
- 成语解释:
- 比喻独生子
- 成语出处:
-
25
独鹤鸡群
- 成语拼音:
- dú hè jī qún
- 成语解释:
- 一只鹤站在鸡群中。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超群出众。
- 成语出处:
- 晋·戴逵《竹林七贤论》:“嵇绍入洛,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南朝梁·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
26
独茧抽丝
- 成语拼音:
- dú jiǎn chōu sī
- 成语解释:
- 比喻诗文条理清晰,脉络分明。亦比喻单相思。
- 成语出处:
- 明·谢榛《四溟诗话》第一卷:“凡作近体,诵要好,听要好,观要好,讲要好。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观之明霞散绮,讲之独茧抽丝。”
-
27
单家独户
- 成语拼音:
- dān jiā dú hù
- 成语解释:
- 指单独一家一户
- 成语出处:
-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卷:“他们还是单家独户,住在上边茅屋子里的时候。”
-
28
独具慧眼
- 成语拼音:
- dú jù huì yǎn
- 成语解释:
- 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能作出精细判断
- 成语出处:
- 丰子恺《谈自己的画》:“只有孩子们保住天真,独具慧眼,其言行多足供我欣赏者。”
-
29
独具匠心
- 成语拼音:
- dú jù jiàng xīn
- 成语解释:
- 匠心:巧妙的心思。具有独特的巧妙心思。多指技术或艺术方面有创造性。
- 成语出处:
- 唐 张佑《题王右丞山水障》:“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
-
30
独具一格
- 成语拼音:
- dú jù yī gé
- 成语解释:
- 单独有一种特别的风格、格调
- 成语出处:
-
31
独具只眼
- 成语拼音:
- dú jù zhī yǎn
- 成语解释:
- 具有独到的见解或独特的眼力。形容看待问题目光敏锐;见解新颖、深刻。
- 成语出处:
- 宋 杨万里《送彭元忠县丞北归》诗:“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
-
32
独立不群
- 成语拼音:
- dú lì bù qún
- 成语解释:
- 独立:突出,超群;不群:卓异。比喻超群出众
- 成语出处:
- 《旧唐书·韦陟传》:“陟自幼风标整峻,独立不群,安石尤爱之。”
-
33
独揽大权
- 成语拼音:
- dú lǎn dà quán
- 成语解释:
- 揽:把持。一个人把持着权力,独断专行。
- 成语出处:
- 欧阳山《三家巷》:“不是我小弟看中这份官职,贪恋这份钱财,可总不能让那些赤化分子独揽大权,为所欲为。”
-
34
独来独往
- 成语拼音:
- dú lái dú wǎng
- 成语解释:
- 独身往来,不与人为伍。比喻事事不与人相同
- 成语出处:
- 明 李贽《何心隐论》:“公独来独往,自我无前者也。”
-
35
独力难支
- 成语拼音:
- dú lì nán zhī
- 成语解释:
- 独:单独。指个人力量单薄不能维持全局
- 成语出处:
- 明·郭勋《英烈传》第23回:“那吕珍探知援兵已散,思量独力难支,便开门冲阵逃走。”
-
36
独立难支
- 成语拼音:
- dú lì nán zhī
- 成语解释:
- 独:单独;独立:不依赖外力。比喻个人力量单薄不能维持全局
- 成语出处:
- 清·无名氏《说唐》第55回:“雄信闻言大怒,想众将都已杀尽,独立难支,遂叫一声:‘罢了!’”
-
37
独立王国
- 成语拼音:
- dú lì wáng guó
- 成语解释:
- 指主权完整的国家。比喻不受上级或制度约束,自行其是的地区、部门或单位
- 成语出处:
-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8章:“所谓政治分会与北洋军阀的巡阅使毫没有区别,目的在于割据一方,形成独立王国。”
-
38
独立自主
- 成语拼音:
- dú lì zì zhǔ
- 成语解释:
- 自主:自己作主。不依赖别人的力量而生存;遇事自己作主;不受别人控制。
- 成语出处:
- 茅盾《子夜》十六:“最初是买办,然后是独立自主的老板,然后又是买办。”
-
39
独木不成林
- 成语拼音:
- dú mù bù chéng lín
- 成语解释:
- 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 成语出处: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崔骃传》:“盖高树靡阴,独木不林,随时之宜,道贵从凡。”
-
40
独木不林
- 成语拼音:
- dú mù bù lín
- 成语解释:
- 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 成语出处:
- 汉 崔骃《达旨》:“高树靡阴,独木不林。”
* 独的成语,带独字的成语,包含独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