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支字的成语 (45个)
-
21
一木难支
- 成语拼音:
- yī mù nán zhī
- 成语解释:
- 大楼将要倒塌,不是一根木头能够支撑得住的。比喻一个人的力量单薄,维持不住全局。
- 成语出处:
- 隋 王通《文中子 事君》:“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
-
22
一支半节
- 成语拼音:
- yī zhī bàn jié
- 成语解释:
- 谓一小部分。
- 成语出处:
- 梁启超《新民说》第八节:“人民之望仁政以得一支半节之权利者,实含有亡国民之根性,明也。”
-
23
寅支卯粮
- 成语拼音:
- yín zhī mǎo liáng
- 成语解释:
- 这一年吃了下一年的粮。比喻经济困难,收入不够支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进项。比喻指经济困难,入不敷出。
- 成语出处: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我有差使的时候,己是寅支卯粮的了。”
-
24
一柱难支
- 成语拼音:
- yī zhù nán zhī
- 成语解释:
- 大楼将要倒塌,不是一根木头能够支撑得住的。比喻崩溃的形势不是一个人所能挽救的
- 成语出处:
- 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千钧势易压,一柱力难支。”
-
25
支床叠屋
- 成语拼音:
- zhī chuáng dié wū
- 成语解释:
- 犹叠床架屋。喻重复。
- 成语出处:
- 梁启超《中国之旧史》:“其《通志 二十略》,以论断为主,以记述为辅,实为中国史界放一光明也。惜其为太史公范围所困,以纪传十之七、八,填塞全书,支床叠屋,为大体玷。”
-
26
支策据梧
- 成语拼音:
- zhī cè jù wú
- 成语解释:
- 语本《庄子·齐物论》:“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此谓昭文弹琴、师旷持杖击节、惠子倚在梧桐树下辩论,三人的技艺几乎都算得上登峰造极,所以载誉于晚年。后以“支策据梧”形容用心劳神。
- 成语出处:
- 语本《庄子·齐物论》:“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
-
27
支分节解
- 成语拼音:
- zhī fēn jié jiě
- 成语解释:
- 亦作“支分族解”。把肢体与关节一一分开。节,关节。族,骨节交错盘结之处。比喻剖析义理,详尽中肯。
- 成语出处:
- 宋·朱熹《〈中庸章句〉序》:“然后此书之旨支分节解,脉络贯通,详略相因,巨细毕举。”
-
28
支纷节解
- 成语拼音:
- zhī fēn jié jiě
- 成语解释:
- 分解肢体;剁成碎块。犹言碎尸万段。
- 成语出处:
- 汉·荀悦《汉纪·平帝纪》:“校尉公孙宾就斩莽头,军人争莽身,支纷节解,肌肉脔切。”按,《汉书·王莽传下》“公孙宾就”作“公宾就”。
-
29
支分族解
- 成语拼音:
- zhī fēn zú jiě
- 成语解释:
- 见“支分节解”。
- 成语出处:
- 清·刘大櫆《乌程闵君墓志铭》:“又善于诱掖,其言批豁畅朗,支分族解,騃童钝夫闻之,咸如梦寐惊觉。”
-
30
支离繁碎
- 成语拼音:
- zhī lí fán suì
- 成语解释:
- 支离:分散。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成整体
- 成语出处:
-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为学两端》:“近时为学不过两端,一则径趋简约,脱略过高;一则专务外驰,支离繁碎。”
-
31
支离破碎
- 成语拼音:
- zhī lí pò suì
- 成语解释:
- 支离:分散。形容散乱不整;残缺不全。
- 成语出处:
- 元 许谦《白云集》:“近代以文辞取士,而不考其实,惟务雕镌镂刻,破碎支离,波淫邪遁之辞,靡所不至。”
-
32
支离拥肿
- 成语拼音:
- zhī lí yōng zhǒng
- 成语解释:
- 支离:分散。指分散的东西聚合在一起
- 成语出处: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夏侯玄以才望被戮,无支离拥肿之鉴也。”
-
33
增收节支
- 成语拼音:
- zēng shōu jié zhī
- 成语解释:
- 增加收入,节约开支。
- 成语出处:
-
34
支手舞脚
- 成语拼音:
- zhī shǒu wǔ jiǎo
- 成语解释:
- 犹言指手画脚。
- 成语出处: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一:“王悛有了酒意,做出财主的样式,支手舞脚的发挥。”
-
35
支吾其词
- 成语拼音:
- zhī wú qí cí
- 成语解释:
- 言辞躲躲闪闪;搪塞应付(支吾:言词不清)。
- 成语出处: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8回:“这句话不便向时筱仁说明,只得支吾其词道。”
-
36
支吾其辞
- 成语拼音:
- zhī wū qí cí
- 成语解释:
- 支吾:言辞不清。指言语含糊,搪塞应付,不肯爽快地道出实情
- 成语出处:
- 叶圣陶《秋》:“她心里固然不舒服,脸上却不好意思发作,便支吾其辞说忘了。”
-
37
支叶扶疏
- 成语拼音:
- zhī yè fú shū
- 成语解释:
- 形容树木长势良好,颇为繁盛。也形容家族繁盛,子孙满堂,还可形容文章内容充实
- 成语出处:
- 东汉·班固《汉书·武五子传》:“高皇帝,览踪迹,观得失,见秦建本非是,故改其路,规土连城,布王子孙,是以支叶扶疏,异姓不得间也。”
-
38
支叶硕茂
- 成语拼音:
- zhī yè shuò mào
- 成语解释:
- 树的枝叶硕大茂密,比喻子孙繁盛
- 成语出处:
- 东汉·班固《汉书·叙传》:“侯王之祉祚,及宗子公族蕃滋,支叶硕茂。”
-
39
支左屈右
- 成语拼音:
- zhī zuǒ qū yòu
- 成语解释:
- 成语出处:
-
40
支支吾吾
- 成语拼音:
- zhī zhī wú wú
- 成语解释:
- 亦作“支支梧梧”。谓说话吞吞吐吐,含混躲闪。
- 成语出处: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我既这等苦苦相问,你自然就该侃侃而谈,怎么问了半日,你一味的吞吞吐吐,支支吾吾?”
* 支的成语,带支字的成语,包含支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