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国字的成语 (232个)
-
141
全国一盘棋
- 成语拼音:
- quán guó yī pán qí
- 成语解释:
- 指全国各部门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全面安排,互相协作。
- 成语出处:
- 邓小平《前十年为后十年做好准备》:“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
-
142
杞国忧天
- 成语拼音:
- qǐ guó yōu tiān
- 成语解释:
- 同“杞人忧天”。
- 成语出处:
- 明·何景明《田子行》:“丹诚不回白日照,杞国忧天独劳苦。”
-
143
杞国之忧
- 成语拼音:
- qǐ guó zhī yōu
- 成语解释:
- 同“杞人忧天”。
- 成语出处:
- 宋·岳珂《桯史·岁星之祥》:“士大夫皆有杞国之忧。”
-
144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 成语拼音:
- qiè gōu zhě zhū,qiè guó zhě hóu
- 成语解释:
- 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
- 成语出处:
- 先秦 庄周《庄子 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
145
欺君误国
- 成语拼音:
- qī jūn wù guó
- 成语解释:
- 欺骗君主,祸害国家。
- 成语出处:
- 明 陆采《明珠记 奸谋》:“刘震这厮索强,前日弹我欺君误国,要将枭首示众。”
-
146
齐家治国
- 成语拼音:
- qí jiā zhì guó
- 成语解释:
- 整治家庭和治理国家。
- 成语出处:
-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
147
求荣卖国
- 成语拼音:
- qiú róng mài guó
- 成语解释:
- 荣:荣华富贵。出卖国家的权益,谋求个人的名利权势
- 成语出处: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26回:“康王用的俱是奸臣,求荣卖国之辈,如何保守得江山?”
-
148
千乘之国
- 成语拼音:
- qiān shèng zhī guó
- 成语解释:
- 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春秋时指中等诸侯国
- 成语出处:
- 春秋·鲁·孔丘《论语·先进》:“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
149
辱国丧师
- 成语拼音:
- rǔ guó sàng shī
- 成语解释:
- 指国家蒙受耻辱,军队遭到损失。
- 成语出处:
- 《明史 彭泽传》:“琼遂劾泽妄增金币,遗书议和,失信启衅,辱国丧师。”
-
150
辱国殄民
- 成语拼音:
- rǔ guó tiǎn mín
- 成语解释:
- 见“辱国殃民”。
- 成语出处:
- 明·刘基《春秋明经》:“他日西鄙之伐,辱国殄民,果谁之所致乎!”
-
151
入国问禁
- 成语拼音:
- rù guó wèn jìn
- 成语解释:
- 进入别国境界,先了解他们的禁令或禁忌
- 成语出处:
-
152
入国问俗
- 成语拼音:
- rù guó wèn sú
- 成语解释:
- 国:原指都城,后多指国家。到别的国家或地方去,先要了解它的风俗习惯。
- 成语出处:
-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
153
辱国殃民
- 成语拼音:
- rǔ guó yāng mín
- 成语解释:
- 使国家受辱,人民遭殃。亦作“辱国殄民”。
- 成语出处:
- 《古今小说 木绵庵郑虎臣报冤》:“韩侂胄居相位一十四年,陷害了赵愚丞相,罢黜道学诸臣,轻开边衅,辱国殃民。”
-
154
丧权辱国
- 成语拼音:
- sàng quán rǔ guó
- 成语解释:
- 丧:丧失;辱:屈辱;耻辱。丧失主权;使国家蒙受耻辱。
- 成语出处:
- 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一章第一节:“一字不易地接受了璞鼎查提出的条款,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江宁条约》。”
-
155
杀身报国
- 成语拼音:
- shā shēn bào guó
- 成语解释:
- 不惜牺牲生命来报答国家。亦作“杀身救国”。
- 成语出处:
- 唐·杨炯《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臣又多幸天皇任之以股肱,誓期杀身报国,致一人于尧舜。”
-
156
杀身救国
- 成语拼音:
- shā shēn jiù guó
- 成语解释:
- 不惜牺牲生命以报答国家
- 成语出处: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4回:“夫料事能中,智也;尽心谋国,忠也;临难不避,勇也;杀身救国,仁也。”
-
157
丧师辱国
- 成语拼音:
- sàng shī rǔ guó
- 成语解释:
- 军队损失,国家蒙受耻辱。
- 成语出处: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七回:“前日正被蔡京、童贯、高俅在天子面前,劾奏你的哥哥宋先锋复军杀将,丧师辱国,大肆诽谤,欲皇上加罪。”
-
158
三徙成国
- 成语拼音:
- sān xǐ chéng guó
- 成语解释:
- 见“三徙成都”。
- 成语出处:
-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贵因》:“舜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国。”
-
159
上医医国
- 成语拼音:
- shàng yī yī guó
- 成语解释:
- 上医:高明的医生,比喻高贤;医国:指为国家除患祛弊。高贤能治理好国家。
- 成语出处:
- 《国语·晋语八》:“文子曰:‘医及国家乎?’对曰:‘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
-
160
摅忠报国
- 成语拼音:
- shū zhōng bào guó
- 成语解释:
- 摅:抒发。抒发忠诚,报效国家
- 成语出处:
- 《杨家将演义》第39回:“汝等赴任之后,各宜摅忠报国,施展奇抱。”
* 国的成语,带国字的成语,包含国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