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口字的成语 (397个)

21

病由

成语拼音:
bìng yóu kǒu rù
成语解释:
见“病从入”。
成语出处:
《云笈七签》卷三五:“病由入,节宣方也;生劳败静,养道性也。”
22

垂饵虎

成语拼音:
chuí ěr hǔ kǒu
成语解释:
往虎送食。比喻置身险地。
成语出处:
《文选·司马迁》:“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张铣注:“垂饵,犹送食也。”
23

唇焦

成语拼音:
chún jiāo kǒu zào
成语解释:
焦:干。形容说话过多而唇干燥。
成语出处:
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燥呼不得。
24

嗷嗷

成语拼音:
chán kǒu áo áo
成语解释:
谗:说别人坏话;嗷嗷:七嘴八舌地诽谤。形容众人以谗言诋毁别人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无罪无辜,谗嗷嗷。”
25

嚣嚣

成语拼音:
chán kǒu áo áo
成语解释:
谗:说别人坏话;嚣嚣:众谗毁的样子。形容众人以谗言诋毁人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无罪无辜,谗嚣嚣。”
26

白舌

成语拼音:
chì kǒu bái shé
成语解释:
赤:火红色。形容言语恶毒,出伤人。
成语出处:
唐 卢仝《月蚀》诗:“鸟为居停主人不觉察,贪向何人家,行赤毒舌,毒虫头上却吃月,不啄杀。
27

成章

成语拼音:
chū kǒu chéng zhāng
成语解释:
章:篇章。话出就能成文章。形容才好或文思敏捷。也作“出言有章”、“脱成章”、“出言成章”。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褚少孙论》引北魏 崔浩曰:“言出成章,词不穷竭,若滑稽之吐酒。”
28

毒舌

成语拼音:
chì kǒu dú shé
成语解释:
赤:火红色。形容言语恶毒,出伤人。
成语出处:
唐 卢仝《月蚀》诗:“月蚀鸟宫十三度,鸟为居停主人不觉察,贪向何人家,行赤毒舌,毒舌头上吃却月,不啄杀。”
29

而出

成语拼音:
chōng kǒu ér chū
成语解释:
不加思索;随说出。多指说话失于检点。
成语出处:
宋 苏轼《跋欧阳公书》:“此数十纸,皆文忠公冲而出,纵手而成,初不加意者也。”
30

而发

成语拼音:
chōng kǒu ér fā
成语解释:
不加思索地说出
成语出处:
明·李贽《焚书·李温陵传》:“滑稽排调,冲而发,既能解颐,亦可刺骨。”
31

入耳

成语拼音:
chū kǒu rù ěr
成语解释:
指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成语出处: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年》:“王曰:‘言出于余,入于尔耳,谁告建也?’”
32

烧城

成语拼音:
chì kǒu shāo chéng
成语解释:
赤舌:指谗言。比喻谗言为害极其严重
成语出处:
明·杨慎《后蚊赋》:“谮有国兮,赤烧城;烦言喷兮,积毁销骨。”
33

铄金

成语拼音:
chán kǒu shuò jīn
成语解释:
谗言足以熔化金石。极言谗言毁贤害能之厉害。
成语出处:
清 冒襄《影梅庵忆语》:“丁亥,谗铄金,太行千盘,横起人面。”
34

伤人

成语拼音:
chū kǒu shāng rén
成语解释:
指用恶言恶语辱骂别人。
成语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赵公明大怒:‘好妖道!焉敢如此出伤人,欺吾太甚!”
35

谗慝之

成语拼音:
chán tè zhī kǒu
成语解释:
谗:说别人坏话;慝:邪恶。进谗言的恶人的嘴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愿以间执谗慝之。”
36

大胆海

成语拼音:
dà dǎn hǎi kǒu
成语解释:
胆:胆量;海:说大话。大着胆子夸海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9回:“况孤在此城,今已五代,不是大胆海,孤也颇有个贤名在外。”
37

阿师

成语拼音:
duō kǒu ā shī
成语解释:
指喜欢多话的人。
成语出处:
宋·圆悟《碧岩录》卷五:“钵里饭桶里水,多阿师难下嘴。”
38

裹足

成语拼音:
dù kǒu guǒ zú
成语解释:
:闭住嘴;裹足:止步不前。闭着嘴不敢说,停住脚不敢走。比喻有顾虑而不敢接近,远远避开。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三》:“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裹足,莫肯即秦耳。”
39

结舌

成语拼音:
dù kǒu jié shé
成语解释:
犹言杜吞声。
成语出处:
汉·焦赣《易林·比之咸》:“杜结舌,心中拂郁,去灾患生,莫所告冤。”
40

绝舌

成语拼音:
dù kǒu jué shé
成语解释:
:闭不言;绝舌:不说话。闭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无言以对或指十分害怕
成语出处:
汉·焦赣《易林·否之簨》:“杜绝舌,言为祸母。”
* 口的成语,带口字的成语,包含口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