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为的成语 (232个)
-
121
自利利他
- 成语拼音:
- zì lì lì tā
- 成语解释:
- 自利:以利己为主的修养;利他:以利他人为目的的行为。佛教自称修身的最终目的,是完成自他二利,人人成佛。借指对己对人都有好处
- 成语出处:
- 《佛遗教经·众生得度》:“自利利他,法皆具足。”
-
122
赃私狼藉
- 成语拼音:
- zāng sī láng jí
- 成语解释:
- 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 成语出处:
- 《晋书 会稽文孝王道子传》:“[茹千秋]其子寿龄为乐安令,赃私狼藉,畏法奔逃,竟无罪恶罚,傲然还县。”
-
123
忠孝节烈
- 成语拼音:
- zhōng xiào jié liè
- 成语解释:
- 为国尽忠,对父母尽孝,对夫妻尽节,对朋友尽义。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行为准则
- 成语出处:
- 清·邵长蘅《侯方域魏禧传》:“其为文主识议,凌厉雄健,不屑抚拟如世之貌似大家者。遇忠孝节烈事,则益感慨激昂。”
-
124
暧昧之情
- 成语拼音:
- ài mèi zhī qíng
- 成语解释:
- 行为不光明,内有不可告人的隐情。也指男女互相爱悦可能的私事。
- 成语出处: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3卷:“做知县时,便能剖人间暧昧之情,断天下狐疑之狱。”
-
125
不堪视听
- 成语拼音:
- bù kān shì tīng
- 成语解释:
- 堪:可,能。言辞污秽,行为卑劣,不能看与听
- 成语出处:
- 严复《论中国之阻力与离心力》:“其菲薄揶揄,不堪视听。”
-
126
不念旧恶
- 成语拼音:
- bù niàn jiù è
- 成语解释:
- 念:记住;旧:过去的;恶:恶劣的行为;指怨恨;仇怨。不记住或不计较过去和别人的仇恨。
- 成语出处:
- 春秋 孔子《论语 公冶长》:“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
127
保守主义
- 成语拼音:
- bǎo shǒu zhǔ yì
- 成语解释:
- 守旧、不想改进的思想和行为
- 成语出处:
-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正确地规定战略方向,进攻时反对冒险主义,防御时反对保守主义,转移时反对逃跑主义。”
-
128
变贪厉薄
- 成语拼音:
- biǎn tān lì bó
- 成语解释:
- 指改变、劝勉贪图财利、行为轻薄的人使之廉洁忠厚。
- 成语出处:
- 《孟子 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宋 孙奭疏:“此章言伯夷、柳下惠变贪厉薄,千载闻之,犹有感激。”
-
129
揣奸把猾
- 成语拼音:
- chuāi jiān bǎ huá
- 成语解释:
- 揣:藏。奸:奸诈,狡诈,虚伪。心藏奸诈,行为狡猾。
- 成语出处:
- 元·无名氏《十样锦》第二折:“因某生前揣奸把猾,死后永做饿鬼。”
-
130
粗俗之辈
- 成语拼音:
- cū sú zhī bèi
- 成语解释:
- 指庄稼人或佃农,现指缺乏文化教养、行为、意识粗野庸俗的人
- 成语出处:
-
131
丑态百出
- 成语拼音:
- chǒu tài bǎi chū
- 成语解释:
- 丑态:丑恶的样子。做出各种各样的丑恶的样子。形容丑恶的表演或丑恶的行为。
- 成语出处: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6回:“他们那有甚么心事!不过因明日就要放榜,得失心未免过重,以致弄的忽哭忽笑,丑态百出。”
-
132
大大方方
- 成语拼音:
- dà dà fāng fāng
- 成语解释:
- 指人的行为举止自然不俗气
- 成语出处: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4回:“所以他们但凡吃物,不肯大大方方,总是贼头贼脑,躲躲藏藏,背人而食。”
-
133
跌宕放言
- 成语拼音:
- diē dàng fàng yán
- 成语解释:
- 跌宕:放纵不拘;放言:任性而言,不受拘束。行为放纵,言语不拘
- 成语出处: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融传》:“又与前与白衣祢衡跌宕放言。”
-
134
倒凤颠鸾
- 成语拼音:
- dǎo fèng diān luán
- 成语解释:
- 指织品上的花纹图案。也比喻男女间的性行为
- 成语出处:
- 金 元好问《赠答张教授仲文》诗:“天孙缲丝天女织,倒凤颠鸾金粟尺。”
-
135
度己以绳
- 成语拼音:
- duó jǐ yǐ shéng
- 成语解释:
- 绳:纠正,约束。指一定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行为合乎法度。
- 成语出处:
- 《荀子·非相》:“故君子之度己以绳,接人则用抴。”
-
136
荡检逾闲
- 成语拼音:
- dàng jiǎn yú xián
- 成语解释:
- 形容行为放荡,不检点。
- 成语出处:
- 清 冯桂芬《上海果育堂记》:“饥寒之不免,理义之不知,而荡检逾闲之事作。”
-
137
大逆不道
- 成语拼音:
- dà nì bù dào
- 成语解释:
- 逆:背叛;不道:违背当时的道德标准。旧指不符合封建统治者的道德标准和宗法观念的极端叛逆行为;给起来造反的人所加的罪名。现也用来指不合某种观念和道德标准的行为。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
-
138
恩恩相报
- 成语拼音:
- ēn ēn xiāng bào
- 成语解释:
- 用恩惠报答恩惠;把有利于人的行为回报给有恩于己的人。
- 成语出处:
- 明·罗贯中《平妖传》第十一回:“曾有病,他割下腿上的一片精肉煎汤我吃,我就好了……我会去救他,正是恩恩相报。”
-
139
罚不责众
- 成语拼音:
- fá bù zé zhòng
- 成语解释:
- 罚:惩罚;责:责罚;众:多数人。指某种行为即使应片惩罚,但很多人都那样干,也就不好采取惩罚的办法去处理了。
- 成语出处: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回:“况罚不责众,如果主意都不承旨,谅那世主亦难遽将群芳尽废。”
-
140
法不责众
- 成语拼音:
- fǎ bù zé zhòng
- 成语解释:
- 责:责罚;众:多数人。指某种行为即使应受到法律的惩罚,但很多人都那样干,也就不好惩罚了
- 成语出处:
-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38回:“大家一议论,法不责众,全走了。”
* 关于行为的成语 形容行为的成语 描述行为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