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道的成语 (258个)
-
181
一隅三反
- 成语拼音:
- yī yú sān fǎn
- 成语解释:
- 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182
奥妙无穷
- 成语拼音:
- ào miào wú qióng
- 成语解释:
- 奥:深奥。指其中不容易被人知道而又奇妙有趣之处极多。
- 成语出处:
- 杨成武:《层层火阵烧野牛》:“化装袭击的运用奥妙无穷……有时化装日军袭击伪军,有时化装伪军袭击日军。”
-
183
矮人看场
- 成语拼音:
- ǎi rén kàn chǎng
- 成语解释:
-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 成语出处:
- 元 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二:“不可先看人议论,如矮人看场,无益。”
-
184
矮子看戏
- 成语拼音:
- ǎi zǐ kàn xì
- 成语解释:
-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 成语出处: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27卷:“正如矮人看戏一般,见前面人笑,他也笑,他虽眼不曾见,想必是好笑,便随他笑。”
-
185
不待蓍蔡
- 成语拼音:
- bù dài shī cài
- 成语解释:
- 蓍蔡:同“蓍龟”,指卜筮。不用占卜就能知道吉凶。比喻事理极明显
- 成语出处:
- 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公达潜朗,思同筮蔡。”
-
186
不可捉摸
- 成语拼音:
- bù kě zhuō mō
- 成语解释:
- 捉摸:揣测;预料。指对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也指无法知道对方的用意。
- 成语出处:
- 明 谢肇淛《五杂俎 人部四》:“及一厕足,不能自返,而故为不可捉摸之言以掩之。”
-
187
博学多才
- 成语拼音:
- bó xué duō cái
- 成语解释:
- 博:广博;知道得多;才:才能。学识广博;有各方面的才能。
- 成语出处:
- 《晋书 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瑰伟倜党,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
188
变姓埋名
- 成语拼音:
- biàn xìng mái míng
- 成语解释:
- 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不让别人知道
- 成语出处: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9回:“即将所有金银犒赏三军,涕泣起行,退居濮州雷夏泽中,变姓埋名,农樵为乐。”
-
189
草木俱朽
- 成语拼音:
- cǎo mù jù xiǔ
- 成语解释:
- 象草木一样死去,世人并不知道。借喻人一生毫无建树。
- 成语出处:
- 《后汉书·朱穆传》:“彼与草木俱朽,此与金石相倾。”
-
190
臭名昭著
- 成语拼音:
- chòu míng zhāo zhù
- 成语解释:
- 名:名声;昭著:显著;明显。坏名声谁都知道。
- 成语出处:
-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他们是贺衷寒系统的人,在前方打狗吃,臭名昭著。”
-
191
大白于天下
- 成语拼音:
- dà bái yú tiān xià
- 成语解释:
- 大白:彻底明白,完全清楚;天下:全国。使全国的人都知道事情的真相
- 成语出处: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19回:“吾辈救国护法之初衷,将无以大白于天下,而佥壬假借,得以自便私图。”
-
192
鼎铛有耳
- 成语拼音:
- dǐng chēng yǒu ěr
- 成语解释:
- 鼎、铛:均为两耳三足的金属炊具。电鼎和铛都有耳朵。指某人或某事影响大,凡是长耳朵的都应该听说、知道。
- 成语出处:
-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太祖宠待赵韩王(普)如左右手。御史中丞雷德骧劾奏赵普擅市人第宅,聚敛财贿。上怒叱曰:‘鼎铛尚有耳,汝不闻赵普吾之社稷臣乎?’”
-
193
肚里蛔虫
- 成语拼音:
- dù lǐ huí chóng
- 成语解释:
- 蛔虫因寄生在人的肠胃中,故用以比喻对别人的心里活动知道得十分清楚。
- 成语出处: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2回:“你是你爹肚里蛔虫。”
-
194
打落牙齿和血吞
- 成语拼音:
- dǎ luò yá chǐ huò xuè tūn
- 成语解释:
- 和:混合。比喻吃了亏不让别人知道或失败了还要充好汉
- 成语出处:
- 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为了团结,为了大敌当前,顾全抗战,只好‘打落牙齿和血吞’。”
-
195
东来紫气
- 成语拼音:
- dōng lái zǐ qì
- 成语解释:
- 传说老子过函谷关前,关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比喻吉祥的征兆
- 成语出处:
- 唐·杜甫《秋兴》诗:“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
196
杜门晦迹
- 成语拼音:
- dù mén huì jì
- 成语解释:
- 晦:隐匿。关上门,隐匿自己的踪迹。指隐居起来,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踪迹或动态。
- 成语出处:
- 《周书·宇文神举传》:“显和具陈宣杜门晦迹,相时而动,孝武深纳焉。”
-
197
洞悉底蕴
- 成语拼音:
- dòng xī dǐ yùn
- 成语解释:
- 洞:深入,透彻;悉:知道;底蕴:事物的内容。透彻地观察到事物的内容和内情
- 成语出处:
- 清·钱泳《履园丛话·耆旧·十兰判官》:“先生自幼通于小学,及长,博极群书,于汉、唐先儒之学,无不洞悉底蕴。”
-
198
洞悉无遗
- 成语拼音:
- dòng xī wú yí
- 成语解释:
- 洞:深入,透彻;洞悉:知道。对一切观察得很清楚
- 成语出处:
- 孙中山《伦敦被难记》:“此人之果为谁,及其抵英国后之一举一动,本使馆洞悉无遗。”
-
199
恶事行千里
- 成语拼音:
- è shì xíng qiān lǐ
- 成语解释:
- 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坏事却传播得极快(含有劝告的意思)。
- 成语出处:
-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所谓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士君子得不戒之乎?”
-
200
法不传六耳
- 成语拼音:
- fǎ bù chuán liù ěr
- 成语解释:
- 指极端秘密,不能让第三者知道。
- 成语出处:
- 《儿女英雄传》第四回:“这话可法不传六耳。”
* 关于知道的成语 形容知道的成语 描述知道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