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才能的成语 (351个)
-
141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 成语拼音:
- chī dé kǔ zhōng kǔ,fāng wéi rén shàng rén
- 成语解释:
- 方:始;人上人:指才能出众的人。吃得千辛万苦,才能获取功名富贵,成为别人敬重的人
- 成语出处: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这才合了俗语说的一句话,叫做‘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
142
初露锋芒
- 成语拼音:
- chū lù fēng máng
- 成语解释:
- 锋芒:刀剑的刃口和尖端;多比喻事物的尖利部分;引申为人的棱角和锐气。比喻刚开始显露出自己的力量或才能。
- 成语出处:
- 《人民日报》1984.2.25:“舒同的墨海生涯从他十四岁在乡间初露锋芒时算起,已有六十五个年头了。”
-
143
藏器待时
- 成语拼音:
- cáng qì dài shí
- 成语解释:
- 器:用具,引伸为才能。比喻学好本领,等待施展的机会。
- 成语出处:
- 《周易 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
144
大露头角
- 成语拼音:
- dà lù tóu jiǎo
- 成语解释:
- 头角:指人的气概与才华;露头角:比喻人显露才能。比喻人很好地显露了一回才能
- 成语出处:
-
145
大器晚成
- 成语拼音:
- dà qì wǎn chéng
- 成语解释:
- 大器:大的材料;比喻人才。原指大的材料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后指能担当大事的人要经过长期锻炼;成名往往较晚;也用作对长期不得意的人的一种安慰。
- 成语出处:
- 先秦 李耳《老子》:“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
146
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 成语拼音:
- dào yuǎn zhī jì,shì wěi zhī xián
- 成语解释:
- 骥:良马。路途遥远才可以辨别良马,世间的虚伪狡诈才能鉴别贤才。比喻经过长久的磨练,才能看出人的优劣。
- 成语出处:
- 三国·魏·曹植《矫志》“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
147
发愤展布
- 成语拼音:
- fā fèn zhǎn bù
- 成语解释:
- 发愤:下决心,立志;展:伸展;布:展开;展布:施展才能、抱负。发奋振作,施展才能
- 成语出处:
- 康有为《大同书》戍部第一章:“则一现女身,纵天地予以奇才,无复有发愤展布之日,仅为一家一姓育子女。”
-
148
方正贤良
- 成语拼音:
- fāng zhèng xián liáng
- 成语解释:
- 方正:正直;贤良:才能,德行好。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
- 成语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准书》:“当是之时,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士,或至公卿大夫。”
-
149
高材捷足
- 成语拼音:
- gāo cái jié zú
- 成语解释:
- 高材:才能高;捷足:迈步快。形容人才能出众,行事敏捷。
- 成语出处:
- 《史记 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
150
海涵地负
- 成语拼音:
- hǎi hán dì fù
- 成语解释:
- 如海之能包容,地之能负载。比喻才能特异。
- 成语出处:
- 宋·陈亮《笏记》:“皇帝陛下,日照天临,海涵地负。”清·王韬《重刻〈曾文正公文集〉叙》:“公具海涵地负之才,出其余力为词章,已足以弁冕群贤,推倒一世。”
-
151
将门无犬子
- 成语拼音:
- jiàng mén wú quǎn zǐ
- 成语解释:
- 将门:将、相的家庭。比喻父辈有才能,子孙也不会有庸才俗辈。
- 成语出处:
-
152
加人一等
- 成语拼音:
- jiā rén yī děng
- 成语解释:
- 加:超过。超过别人一等。比喻学问才能超过一般人。也指争强好胜。
- 成语出处:
-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上》:“夫子曰:‘献子加于人一等矣。’”
-
153
景星凤皇
- 成语拼音:
- jǐng xīng fèng huáng
- 成语解释:
- 传说太平之世才能风到景星和凤凰。后用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杰出的人才。
- 成语出处:
- 唐韩愈《与少室李拾遗书》:“朝廷之士,引颈东望,若景星凤皇之始见也,争先睹之为快。”
-
154
将相之器
- 成语拼音:
- jiàng xiàng zhī qì
- 成语解释:
- 将:将帅;相:宰相;器:度量,才干。有担任将帅或宰相的度量和才能。
- 成语出处:
- 《后汉书·贾复传》:“贾君之容貌、志气如此,而勤于学,将相之器也。”
-
155
碌碌无奇
- 成语拼音:
- lù lù wú qí
- 成语解释:
- 平凡,无特殊才能。
- 成语出处: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毛遂讥众,碌碌无奇。”
-
156
柳絮才高
- 成语拼音:
- liǔ xù cái gāo
- 成语解释:
- 表示人有卓越的文学才能。多指女子。
- 成语出处: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拟?’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
157
礼贤下士
- 成语拼音:
- lǐ xián xià shì
- 成语解释:
- 礼:以礼相待;对待有礼貌;贤:指贤士;有美德、有才能的人;下:谦居于别人之下;以示对人尊敬;士:旧指有知识学问的人。对贤者以礼相待;对学者非常尊敬。旧时形容封建君主或官员尊敬和 重视人才。
- 成语出处:
- 《新唐书 李勉传》:“其在朝廷,鲠亮谦介,为宗臣表,礼贤下士有终始,尝引李巡、张参在幕府。”
-
158
妙笔生花
- 成语拼音:
- miào bǐ shēng huā
- 成语解释:
- 生花:长出花朵。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 成语出处:
- 唐 冯贽《云仙杂记》卷十:“李太白少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
159
人浮于食
- 成语拼音:
- rén fú yú shí
- 成语解释:
- 浮:超过,多余。食:指俸禄。原指人的才能超过所得的俸禄。后比喻人员太多超过了工作的需要。亦作“人浮于事”。
- 成语出处:
- 西汉·戴圣《礼记·坊记》:“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
-
160
人中狮子
- 成语拼音:
- rén zhōng shī zǐ
- 成语解释:
- 像狮子是兽中之王那样。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 成语出处:
- 《释氏要览》:“天竺大乘沙门佛陀斯那天才特拔,诸国独步,内外综博,无籍不练,世人咸曰人中狮子。”
* 关于才能的成语 形容才能的成语 描述才能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