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才能的成语 (351个)
-
281
灵蛇之珠
- 成语拼音:
- líng shé zhī zhū
- 成语解释:
- 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 成语出处:
- 《淮南子·说览冥训》:“譬如惰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
-
282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成语拼音:
- lù yáo zhī mǎ lì,rì jiǔ jiàn rén xīn
- 成语解释:
- 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 成语出处:
- 元 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则愿得姐姐长命富贵,若有些儿好歹,我少不得报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283
罗之一目
- 成语拼音:
- luó zhī yī mù
- 成语解释:
- 网之一孔。比喻局部在整体中才能起其作用;脱离了整体,局部便不起作用。
- 成语出处:
- 《淮南子 说山训》:“有鸟将来,张罗而待之,得鸟者罗之一目也。今非昔比为一目之罗,则无时得鸟矣。”
-
284
民保于信
- 成语拼音:
- mín bǎo yú xìn
- 成语解释:
- 指执政的人有信还要有义,才能受到人民拥护。
- 成语出处:
- 《左传·定公十四年》:“谚曰:‘民保于信。’吾以信义也。”
-
285
满而不溢
- 成语拼音:
- mǎn ér bù yì
- 成语解释:
- 器物已满盈但不溢出。比喻有资财而不浪用,有才能而不自炫,善于节制守度。
- 成语出处:
- 《孝经·诸侯章》:“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
286
慢工出细活
- 成语拼音:
- màn gōng chū xì huó
- 成语解释:
- 指不急于求成,精心制作,才能出完美的产品
- 成语出处:
- 高阳《胡雪岩全传·灯火楼台》:“只要不限辰光,‘慢工出细活’一定的道理。”
-
287
名过其实
- 成语拼音:
- míng guò qí shí
- 成语解释:
- 名声超过实际才能。
- 成语出处:
- 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一卷:“禄过其功者削,名过其实者损。”
-
288
买米下锅
- 成语拼音:
- mǎi mǐ xià guō
- 成语解释:
- 家中没有米,要去买米才能做饭。指生活贫困
- 成语出处: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回:“退还给他,我不等他这二两银子买米下锅。”
-
289
名实难副
- 成语拼音:
- míng shí nán fù
- 成语解释:
- 名声大,实际才能与名声不相称。
- 成语出处:
- 《后汉书·黄琼传》:“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
290
木雁之间
- 成语拼音:
- mù yàn zhī jiān
- 成语解释:
- 指处于有用和无用之间。比喻才能或水平中等
- 成语出处:
- 战国·宋·庄周《庄子·山木》:“昨日山中之木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
-
291
明珠暗投
- 成语拼音:
- míng zhū àn tóu
- 成语解释:
- 原意是明亮的珍珠,暗里投在路上,使人看了都很惊奇。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也比喻好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于道路,人无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
-
292
明珠夜投
- 成语拼音:
- míng zhū yè tóu
- 成语解释:
- 投:抛掷,丢弃。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和赏识,或好人误入歧途。也比喻珍贵的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
- 成语出处:
- 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六经》虽美,不通其义,不识其字,则如明珠夜投,按剑而怒也。”
-
293
囊里盛锥
- 成语拼音:
- náng lǐ shèng zhuī
- 成语解释: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后以“囊里盛锥”谓让有才能的人得到机会表现自己。
- 成语出处: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
294
纳奇录异
- 成语拼音:
- nà qí lù yì
- 成语解释:
- 纳:接纳;录:录用。接纳录用有奇异才能的人
- 成语出处: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9回:“今吾孙将军亲贤礼士,纳奇录异,世所罕有。”
-
295
拿云捉月
- 成语拼音:
- ná yún zhuō yuè
- 成语解释:
- 形容才能本领非常高。
- 成语出处:
-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16回:“就说出拿云捉月的手段,便就三言两语耸动冯吉。”
-
296
女中豪杰
- 成语拼音:
- nǚ zhōng háo jié
- 成语解释:
- 豪杰:指才能出众的人。女性中的杰出人物。
- 成语出处: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二:“十娘钟情所欢,不以贫寠易心,此乃女中豪杰。”
-
297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 成语拼音:
- pǐ fū wú zuì,huái bì qí zuì
- 成语解释:
- 百姓本没有罪,因身藏璧玉而获罪。原指财宝能致祸。后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
- 成语出处: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桓公十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
298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 成语拼音:
- quán bù lí shǒu,qǔ bù lí kǒu
- 成语解释:
- 练武的人应该经常练,唱歌的人应该经常唱。比喻只有勤学苦练,才能使功夫纯熟。
- 成语出处:
- 林雨《刀尖》:“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当战士的离不开刺刀手榴弹。”
-
299
铅刀一割
- 成语拼音:
- qiān dāo yī gē
- 成语解释:
- 铅刀虽不锋利,偶尔用得得当,也能割断东西。比喻才能平常的人有时也能有点用处。多作请求任用的谦词。
- 成语出处:
- 《后汉书·班超传》:“况臣奉大汉之威,而无铅刀一割之用呼?”
-
300
群空冀北
- 成语拼音:
- qún kōng jì běi
- 成语解释:
- 比喻有才能的人遇到知己而得到提拔。
- 成语出处:
- 唐·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
* 关于才能的成语 形容才能的成语 描述才能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