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助词的成语 (35个)
-
21
日居月诸
- 成语拼音:
- rì jī yuè zh
- 成语解释:
- 居:音“积”,语助词,同“乎”;诸:语助词。指光阴的流逝。
- 成语出处:
- 《诗·邶风·柏舟》:“日居月诸,胡迭而微。”晋·陶潜《命子》诗:“日居月诸,渐免子孩。”
-
22
神乎其神
- 成语拼音:
- shén hū qí shén
- 成语解释:
- 神:神秘;乎:语气助词;表示感叹;其:那样。形容非常奇妙神秘。
- 成语出处: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75回:“向日闻得古人有‘袖占一课’之说,真是神乎其神,我只当是神仙所为,凡人不能会的。”
-
23
惟妙惟肖
- 成语拼音:
- wéi miào wéi xiào
- 成语解释:
- 形容描写或摹仿得非常逼真、传神。惟:语气助词。
- 成语出处:
- 宋 岳珂《英光堂帖赞》:“永之法,妍以婉,(米)芾之体,峭以健。马牛其风,神合志通;彼妍我峭,惟妙惟肖。”
-
24
心不在焉
- 成语拼音:
- xīn bù zài yān
- 成语解释:
- 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焉:古汉语助词;相当于“于此”。
- 成语出处:
-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
25
休戚是同
- 成语拼音:
- xiū qī shì tóng
- 成语解释:
- 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 成语出处:
- 《晋书·王导传》:“吾与元规休戚是同,悠悠之谈,宜绝智者之口。”
-
26
习焉不觉
- 成语拼音:
- xī yān bù jué
- 成语解释:
- 习:习惯;焉:语气助词,相当于“于是”的意思。指习惯于某种事物而觉察不到其中的问题
- 成语出处:
- 清·沈德潜《学诗晬语》下卷:“改漫为熳,不知起于何时?焉乌成马,习焉不觉,殊可怪也。”
-
27
习焉弗察
- 成语拼音:
- xí yān fú chá
- 成语解释:
- 习:习惯;焉:语气助词,相当于“于是”的意思。指习惯于某种事物而觉察不到其中的问题
- 成语出处:
- 清·梁章钜《浪迹续谈·孙白谷》:“此实传庭,又或误以为‘傅庭’,耳食之徒,遂习焉弗察耳。”
-
28
心焉如割
- 成语拼音:
- xīn yān rú gē
- 成语解释:
- 焉:语助词。内心痛苦得像刀割一样。形容心情极为痛苦
- 成语出处:
- 《晋书·海西公纪》:“但未亡人不幸,罹此百忧,感念存没,心焉如割。”
-
29
星言夙驾
- 成语拼音:
- xīng yán sù jià
- 成语解释:
- 言:语助词;夙驾:早起驾车出行。星夜驾车出行
- 成语出处:
- 《诗经·鄘风·定之方中》:“星言夙驾,说于桑田。”
-
30
彝伦攸斁
- 成语拼音:
- yí lún yōu dù
- 成语解释:
- 彝伦:伦常;攸:语助词;斁:败坏。伦常败坏
- 成语出处:
- 《尚书·洪范》:“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斁。”
-
31
言提其耳
- 成语拼音:
- yán tí qí ěr
- 成语解释:
- 揪着他耳朵。谓恳切地教诲。言,助词。
- 成语出处:
- 《诗·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郑玄笺:“我非但对面语之,亲提其耳。此言以教道之,孰不可启觉。”
-
32
言外之意
- 成语拼音:
- yán wài zhī yì
- 成语解释:
- 言:语言;之:助词;相当于“的”。言语之外的意思。指没有在话里或文章里明说出来的意思。也作“意在言外”。
- 成语出处:
- 宋 叶梦得《石林诗话》下卷:“七言难于气象雄浑、句中有力,而纡余不失言外之意。”
-
33
语焉不详
- 成语拼音:
- yǔ yān bù xiáng
- 成语解释:
- 语:话;焉:古汉语助词。话说得不详细。
- 成语出处:
- 唐 韩愈《原道》:“荀与杨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
-
34
伊于胡底
- 成语拼音:
- yī yú hú dǐ
- 成语解释:
- 伊:句首助词;于:到;胡:何,哪;底:尽头。到什么地步为止(对不好的现象表示感叹)。
- 成语出处:
- 《诗经 小雅 小旻》:“我视谋犹,伊于胡底?”
-
35
至矣尽矣
- 成语拼音:
- zhì yǐ jìn yǐ
- 成语解释:
- 至:到。矣:语气助词。尽:极点。到了极点,无以复加。
- 成语出处:
- 《庄子·齐物论》:“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
* 关于助词的成语 形容助词的成语 描述助词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