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动物的成语 (40个)
-
21
瘦骨伶仃
- 成语拼音:
- shòu gǔ líng dīng
- 成语解释:
- 形容人或动物瘦得皮包骨的样子。亦作“瘦骨零丁”。
- 成语出处:
- 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二六章:“这牢房比较大点、亮点,里面关着一个瘦骨伶仃的老头儿。”
-
22
瘦骨嶙峋
- 成语拼音:
- shòu gǔ lín xún
- 成语解释:
- 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
- 成语出处:
- 高云览《小城春秋》第十八章:“秀苇看见一个光着上身、瘦骨嶙峋的童工,提着一簸箕的泥灰,在一条悬空吊着的跳板上,吃力的走着。”
-
23
予齿去角
- 成语拼音:
- yǔ chǐ qù jiǎo
- 成语解释:
- 谓天生动物赋予齿就不赋予角。比喻事物无十全十美。
- 成语出处:
- 《汉书·董仲舒传》:“天亦有所分予,予之齿者去其角,傅其翼者两其足,是所受大者不得取小也……夫已受大,又取小,天不能足,而况人乎!”颜师古注:“谓牛无上齿则有角,其余无角者则有上齿。”
-
24
兜肚连肠
- 成语拼音:
- dōu dǔ lián cháng
- 成语解释:
- 兜:围绕,引申为包括;肚:指动物的胃。包括肚子连同肠子。比喻全部东西一起处理。
- 成语出处:
- 鲁迅《狂人日记》:“吃了几筷,滑溜溜的不知道是鱼是人,便把他兜肚连肠的吐出。”
-
25
调虎离窠
- 成语拼音:
- diào hǔ lí kē
- 成语解释:
- 调:调动,引诱;窠:动物的巢穴。比喻用计使敌方离开有利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 成语出处:
- 明·郭勋《英烈传》第73回:“天已大明,李文忠把大队人马,径抵应昌城外安营。此是刘军师这调虎离窠之计。”
-
26
毒蛇猛兽
- 成语拼音:
- dú shé měng shòu
- 成语解释:
- 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比喻贪暴者
- 成语出处:
- 孙中山《民权主义》第一讲:“在人同兽争的时代,因为不知道何时有毒蛇猛兽来犯,所以人类时时刻刻不知生死。”
-
27
龙潭虎穴
- 成语拼音:
- lóng tán hǔ xué
- 成语解释:
- 潭:深水坑;穴:动物的窝。龙潜居的深潭;虎藏身的穴窝。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
- 成语出处: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0回:“有分教,卢浚义撇却锦簇珠围,来试龙潭虎穴。”
-
28
民无噍类
- 成语拼音:
- mín wú jiào lèi
- 成语解释:
- 噍类:指能吃东西的动物,特指活人。老百姓没有活路了
- 成语出处:
- 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尝攻襄城,襄城无噍类,所过无不残灭。”
-
29
皮里膜外
- 成语拼音:
- pí lǐ mó wài
- 成语解释:
- 膜:人或动物体内薄皮组织。比喻相交太浅
- 成语出处: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7回:“如今同了你,虽见了太尊一面,到底是个皮里膜外的账,有什么意思?”
-
30
秋毫无犯
- 成语拼音:
- qiū háo wú fàn
- 成语解释:
- 秋毫:动物秋后新换的绒毛。比喻十分纤细之物。形容军纪严明;对百姓无丝毫侵犯;也形容为人清正廉洁。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
-
31
瘦骨嶙嶙
- 成语拼音:
- shòu gǔ lín lín
- 成语解释:
- 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
- 成语出处:
-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题叙:“两只瘦骨嶙嶙的长手,亲昵昵地抚摸着站在她身前寸步不离娘的宝娃的头。”
-
32
十鼠争穴
- 成语拼音:
- shí shǔ zhēng xué
- 成语解释:
- 穴:动物的窠巢。比喻坏人聚集互相争斗
- 成语出处:
- 《梁书·元帝纪》:“侯景奔窜,十鼠争穴,郭默清夷,晋熙附义。”
-
33
鼪鼬之径
- 成语拼音:
- shēng yòu zhī jìng
- 成语解释:
- 鼪:黄鼠狼;鼬:指黄鼬之类的动物;径:小路。黄鼠狼等来往的小路。引申为荒凉偏僻的小道
- 成语出处:
- 战国·宋·庄周《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藜藿柱乎鼪鼬之径,踉位其空,闻人足音蛩然而喜矣。”
-
34
五毒俱全
- 成语拼音:
- wǔ dú jù quán
- 成语解释:
- 五毒:多指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五种动物。指违法乱纪,各种坏事都做。
- 成语出处:
- 王朔《过把瘾就死》:“本来是掏个钱包进了监狱,出来就五毒俱全了。”
-
35
为鬼为蜮
- 成语拼音:
- wéi guǐ wéi yù
- 成语解释:
- 蜮:传说中能含沙喷射人影,而使人致病的动物,比喻阴险毒辣的人。指象鬼蜮一样阴险狠毒,在暗地里害人的人。
- 成语出处:
- 《诗经 小雅 何人斯》:“为鬼为蜮,则不可得。”
-
36
鹬蚌相争,渔人获利
- 成语拼音:
- 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rén huò lì
- 成语解释:
- 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 成语出处:
-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
-
37
鹬蚌相争,坐收渔翁之利
- 成语拼音:
- yù bàng xiāng zhēng,zuò shōu yú wēng zhī lì
- 成语解释:
- 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 成语出处:
- 蔡东藩《唐史演义》第三回:“俟关中平定,据险养威,看他鹬蚌相争,坐收渔翁之利,也不为迟呢?”
-
38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 成语拼音:
- 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wēng dé lì
- 成语解释:
- 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 成语出处: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二》:“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
39
野性难驯
- 成语拼音:
- yě xìng nán xùn
- 成语解释:
- 驯:顺服。动物的野性很难驯服。比喻人很难教导
- 成语出处:
-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三章:“屡次正义的反抗,决不是所谓‘野性难驯’,相反,他们是有公正合理的民族精神的。”
-
40
珍禽异兽
- 成语拼音:
- zhēn qín yì shòu
- 成语解释:
- 珍:珍贵的;禽:鸟的总称。指贵重奇异的动物。
- 成语出处:
- 《尚书 旅獒》:“犬马非其土性不畜,珍禽异常,不异于国。”
* 关于动物的成语 形容动物的成语 描述动物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