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恶的成语 (34个)
-
21
十八层地狱
- 成语拼音:
- shí bā céng dì yù
- 成语解释:
- 层:重。地狱:佛教、基督教等指死后灵魂受苦的地方。迷信认为人在生时为非作恶,死后进入十八层地狱,不得翻身。比喻悲惨的报应。
- 成语出处: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五:“我赖了你的,我堕十八层地狱。”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九卷:“分明是十八层地狱的苦鬼,直升到三十三天去了。”
-
22
胜残去杀
- 成语拼音:
- shèng cán qù shā
- 成语解释:
- 感化残暴的人使其不再作恶,便可废除死刑。也指以德化民,太平至治。
- 成语出处:
- 《论语·子路》:“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汉书·李广传》:“夫报忿除害,捐残去杀,朕之所图于将军也。”
-
23
疏而不漏
- 成语拼音:
- shū ér bù lòu
- 成语解释:
- 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 成语出处:
- 《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魏书·任城王传》:“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
24
神怒鬼怨
- 成语拼音:
- shén nù guǐ yuàn
- 成语解释:
- 怨:怨恨。形容因作恶多端,使鬼神都愤怒
- 成语出处: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27回:“皇后谏陛下造此惨刑,神怒鬼怨,屈魂无申。”
-
25
神怒民痛
- 成语拼音:
- shén nù mín tòng
- 成语解释:
- 痛:恨。天神愤怒,百姓痛恨。形容因作恶多端,引起极大愤怒
- 成语出处:
- 西汉·晏婴《晏子春秋·外篇》:“不思谤讟,不惮鬼神,神怒民痛,无悛于心。”
-
26
神怒民怨
- 成语拼音:
- shén nù mín yuàn
- 成语解释:
- 怨:怨恨。天神愤怒,百姓痛恨。形容因作恶多端,引起极大愤怒
- 成语出处: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8回:“师旷退,谓羊舌肸曰:‘神怒民怨,君不久矣!’”
-
27
天怒人怨
- 成语拼音:
- tiān nù rén yuàn
- 成语解释:
- 上天震怒;人民怨恨。形容作恶多端;激起普遍愤怒。
- 成语出处: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自是士林愤痛,人怨天怒,一夫奋臂,举州同声。”
-
28
天网恢恢
- 成语拼音:
- tiān wǎng huī huī
- 成语解释:
-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
- 成语出处:
- 《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
29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 成语拼音:
- tiān wǎng huī huī,shū ér bù lòu
- 成语解释:
- 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 成语出处:
- 先秦 李耳《老子》第73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
30
现时报
- 成语拼音:
- xiàn shí bào
- 成语解释:
- 现时:今生今世。指今世作恶就在今世遭报应
- 成语出处: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4卷:“前日这老道前来求亲时,我们只怪他不伦,岂只是个妖魔,今日也现时报了。”
-
31
要好成歉
- 成语拼音:
- yāo hǎo chéng qiàn
- 成语解释:
- 歉:心觉不安。做好事反被当作恶意
- 成语出处: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八卷:“真是冤天屈地,要好成歉。”
-
32
贼臣乱子
- 成语拼音:
- zéi chén luàn zǐ
- 成语解释:
- 指心怀异志、为奸作恶的人。
- 成语出处:
- 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崔慧景传》:“臣窃惟太祖、高宗之孝子忠臣,而昏主之贼臣乱子者,江夏王与陛下,先臣与镇军是也。”
-
33
恣睢无忌
- 成语拼音:
- zì suī wú jì
- 成语解释:
- 形容任意作恶;毫无顾忌。恣睢:放纵;凶暴;忌:顾忌;畏惧。
- 成语出处:
-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周穆王》:“游燕宫观,恣意所欲,其乐无比。”
-
34
恣行无忌
- 成语拼音:
- zì xíng wú jì
- 成语解释:
- 恣:放纵,无拘束;忌:顾忌,畏惧。形容随意作恶,毫无顾忌
- 成语出处:
- 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坏人靠着冰山,恣行无忌,一旦失足,忽而乞怜。”
* 关于作恶的成语 形容作恶的成语 描述作恶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