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目的成语 (37个)

21

一叶障见泰山

成语拼音:
yī yè zhàng mù,bù jiàn tài shān
成语解释:
蔽:遮。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到全局或整体。
成语出处:
《鹗冠子 天则》:“一叶蔽见太山;两耳塞豆,闻雷霆。”
22

一指蔽见泰山

成语拼音:
yī zhǐ bì mù,bù jiàn tài shān
成语解释:
蔽:遮盖;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到全局或整体
成语出处:
谢觉哉《关于独立思考》:“至于全体的事,管好处多大,总是‘一指蔽见泰山’。”
23

堪入

成语拼音:
bù kān rù mù
成语解释:
堪:忍受。形象或文字十分粗俗;使人看下去。
成语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酒保陪笑道:‘此数肴也,以先生视之,固堪入矣。’”
24

成语拼音:
guò mù bù wàng
成语解释:
看过一遍就会忘记;形容记忆力强;也形容给人的印象深刻。
成语出处:
《晋书 苻融载记》:“耳闻则诵,过忘,时人拟之王粲。”
25

见睫

成语拼音:
mù bù jiàn jié
成语解释:
眼睛看到自己的睫毛。比喻人无自知之明
成语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喻老》:“臣患智之如也,能见百步之外而能自见其睫。”
26

识书

成语拼音:
mù bù shí shū
成语解释:
谓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甚识字或识字。
成语出处: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第16卷:“识书,而能口占作诗,颇有才思。”
27

识字

成语拼音:
mù bù shí zì
成语解释:
指一个字也认得
成语出处:
清·顾炎武《与友人论门人书》:“矧纳赀之例行,而识字者可为郡邑博士。”
28

妄视

成语拼音:
mù bù wàng shì
成语解释:
妄:胡乱。随便乱看。形容遵守礼制
成语出处:
《仙传拾遗·杨通幽》:“护气希言,妄视,绝声利,远嚣尘,则可以凌三届,登太清矣。”
29

邪视

成语拼音:
mù bù xié shì
成语解释:
邪:通“斜”。眼睛偷看旁边。比喻为人行止端方。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回:“妇人请竺同载。竺上车端坐,邪视。”
30

疾霆暇掩

成语拼音:
jí tíng bù xiá yǎn mù
成语解释:
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及防备。同“疾雷及掩耳”。
成语出处:
《淮南子 兵略训》:“故善用兵者,见敌之虚,乘而勿假也,追而勿舍也,迫而勿去也,击其犹犹,陵其与与,疾雷及塞耳,疾霆暇掩。”
31

成语拼音:
sǐ bù míng mù
成语解释:
死了也闭眼。指人将要死之时心里有放下的事情。多用来形容志向或心愿未能实现;死甘心。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坚传》:“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夷汝三族,悬示四海,则吾死。”
32

识庐山真面

成语拼音:
bù shí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成语解释:
庐山:山名,江西九江市南面的一座山。比喻认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成语出处:
宋 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同。识庐山真面,只缘身在此山中。”
33

成语拼音:
gāng mù bù shū
成语解释:
比喻法令细密。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刘公幹以失敬罹罪,文帝问曰:‘卿何以谨于文宪?’桢答曰:‘臣诚庸短,亦由阶下纲疏。’”
34

交睫

成语拼音:
mù bù jiāo jié
成语解释:
交睫:上下睫毛相交接,即闭眼。没有合上眼皮。形容夜间睡觉或睡着。
成语出处:
汉 荀悦《汉纪 文帝纪上》:“陛下在代时,太后尝病三年,陛下交睫,睡解衣冠。”
35

成语拼音:
mù dà bù dǔ
成语解释:
睹:看。眼睛很大却看见东西。形容徒具形式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山木》:“此何鸟哉?翼殷逝,睹,蹇裳躩步,执弹而留之。”
36

窥园

成语拼音:
mù bù kuī yuán
成语解释:
窥:瞥看。原指汉代董仲舒专心治学;几年中都无暇观赏花园中的景致。后用以比喻埋头钻研;为外事分心。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书传》:“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窥园,其精如此。”
37

识丁

成语拼音:
mù bù shí dīng
成语解释:
丁:表示最简单的字。形容连一个字也认识。
成语出处:
《旧唐书 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如识一丁字。”
* 关于不目的成语 形容不目的成语 描述不目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