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开头的成语 (3433个)
-
581
要言不繁
- 成语拼音:
- yào yán bù fán
- 成语解释:
- 要:简要;繁:繁杂。指说话或写文章简单扼要,不繁琐
- 成语出处:
- 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三部:“李大爷要言不繁……”
-
582
云涌飙发
- 成语拼音:
- yún yǒng biāo fā
- 成语解释:
- 云阵奔涌,狂风发作。形容文章气势磅礴。
- 成语出处:
- 清·吴敏树《〈欧阳功甫遗集〉序》:“伯鲁之文,云涌飙发而骤进于古,若春木之落其华而将实矣。”
-
583
悒悒不欢
- 成语拼音:
- yì yì bù huān
- 成语解释:
- 悒悒:忧愁不安的样子。心里郁闷,感到不快
- 成语出处: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生恚怒,悒悒不欢。母虑其复病,急为议姻,略为商榷,辄摇首不愿。”
-
584
鞅鞅不乐
- 成语拼音:
- yāng yāng bù lè
- 成语解释:
- 因不满意而很不快乐。鞅,通“怏”。
- 成语出处:
- 宋·洪迈《夷坚丁志·武真人》:“武真人,名元照,会稽萧山民女也……年稍长,议以妻邑之富人,既受币,照鞅鞅不乐。”
-
585
悒悒不乐
- 成语拼音:
- yì yì bù lè
- 成语解释:
- 悒悒:忧愁不安的样子。心里郁闷,感到不快。
- 成语出处:
- 汉 班固《汉武帝内传》:“庸主对坐,悒悒不乐。”
-
586
怏怏不平
- 成语拼音:
- yàng yàng bù píng
- 成语解释:
- 怏怏:因不平而郁郁不乐。神志怏怏的,心中很感不平
- 成语出处:
- 《隋书·虞世基传》:“贫无产业,每佣书养亲,怏怏不平。”
-
587
抑郁不平
- 成语拼音:
- yì yù bù píng
- 成语解释:
- 抑郁:压抑郁闷。内心压抑郁闷,心中愤愤不平
- 成语出处: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4回:“只这七个字,那种抑郁不平之气,也就可想了。”
-
588
掩眼捕雀
- 成语拼音:
- yǎn yǎn bǔ què
- 成语解释:
- 同“掩目捕雀”。
- 成语出处:
- 《魏书·尔朱荣传》:“惟欲指影以行权,假形而弄诏,此则掩眼捕雀,塞耳盗钟。”
-
589
英勇不屈
- 成语拼音:
- yīng yǒng bù qū
- 成语解释:
- 屈:屈服。勇敢出众,不屈不挠
- 成语出处:
- 邓小平《工人阶级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作出优异贡献》:“各地都有大批先进分子不怕他们的白色恐怖,同他们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
-
590
郁抑不申
- 成语拼音:
- yù yì bù shēn
- 成语解释:
- 郁抑:抑郁。胸中忧闷不舒展
- 成语出处:
- 《北史·文苑传序》:“道撼轲而未遇,志郁抑而不申。”
-
591
语焉不详
- 成语拼音:
- yǔ yān bù xiáng
- 成语解释:
- 语:话;焉:古汉语助词。话说得不详细。
- 成语出处:
- 唐 韩愈《原道》:“荀与杨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
-
592
有冤报冤,有仇报仇
- 成语拼音:
- yǒu yuān bào yuān,yǒu chóu bào chóu
- 成语解释:
- 报:报复,抵偿。指对造成冤枉、仇恨的人进行报复,使其作出抵偿
- 成语出处: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武松虽是粗卤汉子,便死也不怕,还省得有冤报冤,有仇报仇,并不伤犯众位,只烦高邻做个证见。”
-
593
隐隐绰绰
- 成语拼音:
- yǐn yìn chuò chuò
- 成语解释:
- 隐隐约约
- 成语出处: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88回:“那云气如飞而至,隐隐绰绰。”
-
594
咏月嘲风
- 成语拼音:
- yǒng yuè cháo fēng
- 成语解释:
- 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
- 成语出处:
- 唐·白居易《将归渭村先寄舍弟》诗:“咏月嘲风先要减,登山临水亦宜稀。”
-
595
养痈成患
- 成语拼音:
- yǎng yōng chéng huàn
- 成语解释:
- 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成为后患。比喻纵容包庇坏人坏事,结果会遭受祸害。
- 成语出处: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7回:“真是养痈成患,将来他的羽翼越多,越难动手哩。”
-
596
咏月嘲花
- 成语拼音:
- yǒng yuè cháo huā
- 成语解释:
- 指创作诗歌。花和月经常作为诗人歌咏的对象,故称。
- 成语出处:
- 唐·白居易《将归渭村先寄舍弟》诗:“一年年觉此身衰,一日日知前事非。咏月嘲花先要减,登山临水亦宜稀。”
-
597
囿于成见
- 成语拼音:
- yòu yú chéng jiàn
- 成语解释:
- 局限于原有的看法。
- 成语出处:
-
598
月晕础润
- 成语拼音:
- yuè yūn chǔ rùn
- 成语解释:
- 比喻事情将会发生的先兆。
- 成语出处:
- 梁启超《新民说》第十八节:“今日中国之现象,其月晕础润之几既动矣。若是乎,则智育将为德育之蠹;而名德育而实智育者,益且为德育之障也。”
-
599
阴阳惨舒
- 成语拼音:
- yīn yáng cǎn shū
- 成语解释:
- 古以秋冬为阴,春夏为阳。意为秋冬忧戚,春夏舒快。指四时的变化。语本汉张衡《西京赋》:“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
- 成语出处:
- 语出汉·张衡《西京赋》:“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
600
游鱼出听
- 成语拼音:
- yóu yú chū tīng
- 成语解释:
- 水里的鱼游到水面上来听音乐。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 成语出处:
- 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游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 Y开头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