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 (371个)
-
241
巫山云雨
- 成语拼音:
- wū shān yún yǔ
- 成语解释:
- 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
- 成语出处:
-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
242
亡羊补牢
- 成语拼音:
- wáng yáng bǔ láo
- 成语解释:
- 羊丢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 成语出处: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243
毋翼而飞
- 成语拼音:
- wú yì ér fēi
- 成语解释:
- 比喻传播之迅速。
- 成语出处:
- 《战国策·秦策三》:“闻‘三人成虎,十夫揉椎,众口所移,毋翼而飞。’故曰,不如赐军吏而礼之。”
-
244
握雨携云
- 成语拼音:
- wò yǔ xié yún
- 成语解释:
-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原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以“握雨携云”指男女欢合。
- 成语出处:
-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原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
245
行百里者半九十
- 成语拼音:
- xíng bǎi lǐ zhě bàn jiǔ shí
- 成语解释:
- 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
- 成语出处:
- 《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
-
246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 成语拼音:
- xíng bǎi lǐ zhě bàn yú jiǔ shí
- 成语解释:
- 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越是接近成功越要认真对待。
- 成语出处: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
-
247
悬梁刺股
- 成语拼音:
- xuán liáng cì gǔ
- 成语解释:
- 形容刻苦学习。
- 成语出处: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 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
248
先驱蝼蚁
- 成语拼音:
- xiān qū lóu yǐ
- 成语解释:
- 蝼蚁:蝼蛄和蚂蚁。自己先死埋葬地下,为别人驱除蝼蚁。比喻效命于人,不惜先死。
- 成语出处:
- 《战国策·楚策》:“臣入则编席,出则陪乘。大王万岁千秋之后,愿得以身试黄泉,蓐蝼蚁。”
-
249
形容枯槁
- 成语拼音:
- xíng róng kū gǎo
- 成语解释:
- 身体瘦弱;精神萎靡;面色枯黄。枯槁:枯萎;枯干。
- 成语出处:
- 战国 楚 屈原《渔父》:“颜色憔悴,面容枯槁。”
-
250
心如悬旌
- 成语拼音:
- xīn rú xuán jīng
- 成语解释:
- 形容心神不定。
- 成语出处:
- 《战国策·楚策一》:“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
-
251
心绪恍惚
- 成语拼音:
- xīn xù huǎng hū
- 成语解释:
- 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形容精神不集中或神志不清楚。
- 成语出处:
- 战国 楚 宋玉《神女赋》:“精神恍惚,若有所喜。”唐 王洙《东阳夜怪录》:“自虚心神恍惚,未敢遽前扪撄。”
-
252
削株掘根
- 成语拼音:
- xuē zhū jué gēn
- 成语解释:
- 株:露出地面的的树桩。形容彻底铲除。也比喻除恶务尽。
- 成语出处:
- 《战国策·秦策一》:“削株掘根,无与祸邻,祸乃不存。”
-
253
先自隗始
- 成语拼音:
- xiān zì wěi shǐ
- 成语解释:
- 隗:指战国燕人郭隗;始:开始。以先任用我郭隗为开端。表示自我推荐。
- 成语出处:
- 《战国策·燕策一》:“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
-
254
于安思危
- 成语拼音:
- yú ān sī wēi
- 成语解释:
- 于:处于;思:想。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 成语出处:
- 《战国策 楚策四》:“臣闻之《春秋》,于安思危,危则虑安。”
-
255
鹬蚌相持,渔人得利
- 成语拼音:
- yù bàng xiāng chí,yú rén dé lì
- 成语解释:
- 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 成语出处:
- 《战国策 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面都不相让。渔翁来了,把两个都捉住了。
-
256
鹬蚌相持,渔翁得利
- 成语拼音:
- yù bàng xiāng chí,yú wēng dé lì
- 成语解释:
- 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 成语出处:
- 《战国策 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面都不相让。渔翁来了,把两个都捉住了。
-
257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 成语拼音:
- 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wēng dé lì
- 成语解释:
- 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 成语出处: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二》:“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
258
云程发轫
- 成语拼音:
- yún chéng fā rèn
- 成语解释:
- 云程:青云万里的路程;发轫:启车行进,比喻事业的开端。旧时祝人前程远大的颂辞。
- 成语出处:
- 战国楚·屈原《离骚》:“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
259
杨穿三叶
- 成语拼音:
- yáng chuān sān yè
- 成语解释:
- 《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原谓射技高超。后亦喻兄弟三人相继科举及第。
- 成语出处:
- 《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
260
一暝不视
- 成语拼音:
- yī míng bù shì
- 成语解释:
- 闭上眼睛,不再睁开。指死亡。
- 成语出处: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一》:“有断脰绝腹,一暝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
* 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