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38061个)

621

备而不用

成语拼音:
bèi ér bù yòng
成语解释:
备:准备。准备好而暂时不用;以应急需。
成语出处:
清 吴趼人《糊涂世界》第九卷:“虽说备而不用,到得那时候,听凭兵丁造一句谣言,开上几排枪,那人可就死了不少。”
622

不恶而严

成语拼音:
bù è ér yán
成语解释:
并不恶声恶气,但很威严,使人知敬畏。
成语出处:
《周易 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623

不二法门

成语拼音:
bù èr fǎ mén
成语解释:
不二:唯一的;法门:修行的门径。修行者唯一的入道途径。
成语出处:
《维摩诘经 入不二法门品》:“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624

稗耳贩目

成语拼音:
bài ěr fàn mù
成语解释:
比喻见闻浅薄的人
成语出处: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北朝经学》:“此可见诸儒师资有自,非同后世稗耳贩目之学也。”
625

背恩负义

成语拼音:
bèi ēn fù yì
成语解释:
指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同“背恩忘义”。
成语出处:
《陈书 陈宝应传》:“遂乃背恩负义,各立异图。”
626

百二关河

成语拼音:
bǎi èr guān hé
成语解释:
比喻山河险固之地。同“百二山河”。
成语出处:
金 元好问《岐阳》诗之二:“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
627

百二关山

成语拼音:
bǎi èr guān shān
成语解释:
百二:以二敌百。指边防稳固的国家
成语出处:
唐·温庭筠《老君庙》:“百二关山扶玉座,五千文字闭瑶缄。”
628

博而寡要

成语拼音:
bó ér guǎ yào
成语解释:
学识丰富,但不得要领。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太史公自序》:“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
629

鼻垩挥斤

成语拼音:
bí è huī jīn
成语解释:
挥舞斧头削除鼻端之垩。比喻指正错误。
成语出处:
典出《庄子 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
630

百二河山

成语拼音:
bǎi èr hé shān
成语解释:
百二:以二敌百。指山河险固,可以二敌百。后指国力强盛,边防稳固的国家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马。”
631

毙而后已

成语拼音:
bì ér hòu yǐ
成语解释:
毙:倒下,死亡。指努力工作或为某一目的奋斗终生,至死才罢休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表记》:“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632

百二金瓯

成语拼音:
bǎi èr jīn ōu
成语解释:
比喻山河险固之地。同“百二山河”。
成语出处:
宁调元《壬子感事》诗之三:“五千貂锦张旗鼓,百二金瓯资栋梁。”
633

背恩弃义

成语拼音:
bèi ēn qì yì
成语解释:
指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同“背恩忘义”。
成语出处:
汉 桓宽《盐铁论 未通》:“反以身劳民,民犹背恩弃义而远流亡。”
634

百二山川

成语拼音:
bǎi èr shān chuān
成语解释:
比喻山河险固之地。同“百二山河”。
成语出处:
《全元散曲 新水令》:“随人愿、照百二山川,照百二山川,一点金星瑞云里现。”
635

百二山河

成语拼音:
bǎi èr shān hé
成语解释:
百二:以二敌百。比喻山河险固之地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马。”
636

拜恩私室

成语拼音:
bài ēn sī shì
成语解释:
指感谢有权势的人的推荐提拔。
成语出处:
《北史 王晞传》:“受爵天朝,拜恩私室,自古以为干纪。”
637

扒耳搔腮

成语拼音:
bā ěr sāo sāi
成语解释:
形容焦急而又无可奈何。
成语出处:
鲁迅《华盖集续编·不是信》:“还有一个小目的,是在对于以我去年的免官为‘痛快’者,给他一个不舒服,使他恨得扒耳搔腮,忍不住露出本相。”
638

背恩忘义

成语拼音:
bèi ēn wàng yì
成语解释:
背:背叛。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
成语出处:
《晋书 忠义传序》:“虽背恩忘义之徒不可胜载,而蹈节轻生之士无乏于时。”
639

播恶遗臭

成语拼音:
bō è yí chòu
成语解释:
播:传播。传播恶事,遗留臭闻
成语出处:
宋·陆九渊《与黄循中书》:“其在高位者,适足以播恶遗臭,贻君子监戒而已。”
640

不分彼此

成语拼音:
bù fēn bǐ cǐ
成语解释:
彼:对方;此:己方。不分你我。形容关系亲密。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8回:“我想叫他们今后不分彼此,都是一样。”
*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