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开头的成语 (95个)

61

年磨剑

成语拼音:
shí nián mó jiàn
成语解释:
比喻多年刻苦磨练。
成语出处:
唐 贾岛《剑客》诗:“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
62

日并出

成语拼音:
shí rì bìng chū
成语解释:
①古代神话传说天本有个同时出现的太阳。②比喻暴乱并起。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齐物论》:“昔者日并出,万物皆照,而况德之进乎日者乎!”
63

死不问

成语拼音:
shí sǐ bù wèn
成语解释:
谓即使犯次死罪也予宽恕。
成语出处:
《北史·艺术传·皇甫玉》:“孝昭赐赵郡王死不问,王喜曰:‘皇甫玉相臣,云当恶死,今复何虑?’”
64

室容贤

成语拼音:
shí shì róng xián
成语解释:
谓只有户人家的小地方也有贤人。
成语出处:
《弘明集·正诬论》:“且室容贤,而况万里之广!”
65

月怀胎

成语拼音:
shí yuè huái tāi
成语解释:
比喻事情成熟需要足够的时间
成语出处: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调查就像‘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66

全大补

成语拼音:
shí quán dà bǔ
成语解释:
药名。含有种名贵的滋补药物。比喻某项方案或方法对事情有巨大补益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二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5回:“只见一个医生在那里和他诊脉,了脉案,定了一个全大补汤加减,便去了。”
67

指有长短

成语拼音:
shí zhǐ yǒu cháng duǎn
成语解释:
指:手指。根手指有长有短。比喻事物的不一样
成语出处:
唐·刘商《拟胡笳八拍》:“手中指有长短,截之痛惜皆相似。”
68

字打

成语拼音:
shí zì dǎ kāi
成语解释:
比喻说话明白无隐,门见山
成语出处:
宋·陆九渊《象山集·象山语录》:“孟子字打更无隐遁,盖时不同也。”
69

道百

成语拼音:
wèn shí dào bǎi
成语解释:
犹言问一答
成语出处: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只是口嘴快些,凡向人前,说成篇,道成溜,问一答,问道百。”
70

福无

成语拼音:
fú wú shí quán
成语解释:
全:完备,齐全。有福的事不可能美没有缺陷
成语出处:
宋·陈亮《祭钱伯同母硕人文》:“子心罔极,福无全。登进方隆,忍此弃捐。”
71

驽马

成语拼音:
nú mǎ shí shě
成语解释:
见“驽马驾”。
成语出处:
《淮南子·齐俗训》:“夫骐骥千里,一日而通;驽马舍,旬亦至之。”
72

胜读年书

成语拼音:
shèng dú shí nián shū
成语解释:
胜:超过。超过苦读年书的收获。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
成语出处:
《二程全书 遗书二二上 伊川语录》:“古人有言曰:‘共君一夜话,胜读年书。’若一日有所得,何止胜读年书也。”
73

得一望

成语拼音:
dé yī wàng shí
成语解释:
得:取得;望:希望。才得一分,就想得分。形容分贪婪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7卷:“日夜思算,得一望,得望百,堆积上去,分文不舍得妄费。”
74

九故

成语拼音:
jiǔ gù shí qīn
成语解释:
泛指亲戚朋友。
成语出处:
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又不曾相趁着狂朋怪友,又不曾关节做九故亲。” 元·石德玉《秋胡戏妻》第二折:“爹爹也,全不怕九故亲笑耻。”
75

九流

成语拼音:
jiǔ liú shí jiā
成语解释:
先秦到汉初各种学说派别的总称。
成语出处:
汉 刘安《七略 诸子略》中把诸子思想分为家,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家,除掉小说家,就称为九流。
76

目下

成语拼音:
mù xià shí xíng
成语解释:
形容看书速度极快。
成语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一个首相姓王名安石,临川人也。此人目下行,书穷万卷。”
77

声誉

成语拼音:
shēng yù shí bèi
成语解释:
比喻声望名誉地位大大提高
成语出处: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誉倍。”
78

问一答

成语拼音:
wèn yī dá shí
成语解释:
形容所知甚多或口齿伶俐。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5回:“太尉此去,下官手下有个虞侯,能言快语,问一答,好与太尉提拔事情。”
79

用一当

成语拼音:
yòng yī dāng shí
成语解释:
比喻以寡敌众。
成语出处:
宋 陈善《扪虱新活 张巡杀爱妾刘昌斩孤甥》:“君以孤城,用一当,何以能守?”
80

寓言

成语拼音:
yù yán shí jiǔ
成语解释:
寓言:有所寄托的话;九:分之九。分之九是寓言。泛指文章的情节多属虚构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寓言》:“寓言九,重言七。”
* 十开头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