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开头 (785个)
-
141
七首八脚
- 成语拼音:
- qī shǒu bā jiǎo
- 成语解释:
- 形容慌张乱闯。
- 成语出处: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他本来不会走城里的路,这时着了急,七首八脚的乱跑,眼睛又不看着前面,跑了一箭多路,一头撞到一顶轿子上。”
-
142
长七短八
- 成语拼音:
- cháng qī duǎn bā
- 成语解释:
- 指事情的头绪
- 成语出处:
- 马烽《吕梁英雄传》第16回:“康顺风一边点头,一边结结巴巴的央求,喉咙里像塞了一团棉花,半天也没说下个长七短八。”
-
143
七开八得
- 成语拼音:
- qī kāi bā dé
- 成语解释:
- 形容反反复复,十分周备。
- 成语出处:
- 老舍《龙须沟》第三幕:“我找二嘎子去啦,找了七开八得,也找不着他!”
-
144
七纵八横
- 成语拼音:
- qī zòng bā héng
- 成语解释:
- 形容奔放自如。
- 成语出处:
-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及其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矣。”
-
145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 成语拼音:
- gǔ zú gàn jìn,lì zhēng shàng yóu
- 成语解释:
- 鼓:鼓动,振作;上游:比喻前列或高位。把劲头鼓足,努力争取进入先进行列
- 成语出处:
- 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
146
三头八臂
- 成语拼音:
- sān tóu bā bì
- 成语解释:
- 见“三头六臂”。
- 成语出处:
- 《法苑珠林》卷九:“[修罗道者]体貌粗鄙,每怀瞋毒,棱层可畏,拥耸惊人,并出三头,重安八臂,跨山蹋海,把日擎云。”
-
147
鞍不离马,甲不离身
- 成语拼音:
- ān bù lí mǎ,jiǎ bù lí shēn
- 成语解释:
- 甲:铠甲,古人打仗时穿的护身衣。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 成语出处:
- 唐《敦煌变文集·卷一·汉将王陵变》:“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
148
安危相易,祸福相生
- 成语拼音:
- ān wēi xiāng yì,huò fú xiāng shēng
- 成语解释:
- 易:变易,转变。平安与危难互相转化,灾祸与幸福互为因果
- 成语出处:
- 战国 宋 庄周《庄子 则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
-
149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
- 成语拼音:
- ān yú gù sú,nì yú jiù wén
- 成语解释:
- 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商君列传》:“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
-
150
不痴不聋,不成姑公
- 成语拼音:
- bù chī bù lóng,bù chéng gū gōng
- 成语解释:
- 姑公:婆婆,公公。指作为一家之主,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
- 成语出处:
- 《南史·庾仲文传》:“言‘仲文贵要异他尚书’,又云‘不痴不聋,不成姑公’。敢作此言,亦为异也。”
-
151
不痴不聋,不做家翁
- 成语拼音:
- bù chī bù lóng,bù zuò jiā wēng
- 成语解释:
- 指作为一家之主,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
- 成语出处: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第224卷:“鄙谚有之‘不痴不聋,不为家翁’,儿女子闺房之言,何足听也?”
-
152
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 成语拼音:
- bái dāo zǐ jìn hóng dāo zǐ chū
- 成语解释:
- 指要杀人见血、动手拼命。红刀子:带血的刀子。
- 成语出处: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不和我说别的还可;再说别的,咱们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
-
153
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 成语拼音:
- bù gēng ér shí,bù cán ér yī
- 成语解释:
- 耕:翻松田土以备播种;蚕:养蚕。不种田却有饭吃,不养蚕却能穿丝绸。形容不劳而获
- 成语出处:
- 汉·桓宽《盐铁论·相刺》:“而无益于理,往来浮游,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
154
不耕而食,不织而衣
- 成语拼音:
- bù gēng ér shí,bù zhī ér yī
- 成语解释:
- 耕:翻松田土以备播种。不种田却有饭吃,不织布却能穿丝绸。形容不劳而获
- 成语出处: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9卷:“又想起做和尚的不耕而食,不织而衣,住下高堂清舍,烧香吃茶。”
-
155
傍观者审,当局者迷
- 成语拼音:
- bàng guān zhě shěn,dāng jú zhě mí
- 成语解释:
- 指局外人对事物观察得周详慎密,当事人则往往会迷惑糊涂。
- 成语出处:
- 宋·马永卿《懒真子》第三卷:“夫为人画策,则工;若自为计,多拙。故曰傍观者审,当局者迷。”
-
156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 成语拼音:
- bù jīng yī shì,bù zhǎng yī zhì
- 成语解释:
- 智:智慧,见识。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
- 成语出处: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0回:“俗语说:‘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我如今知道了,你又该来支问着我了!”
-
157
兵来将敌,水来土堰
- 成语拼音:
- bīng lái jiàng dí,shuǐ lái tǔ yàn
- 成语解释:
- 敌:对抗;堰:拦河坝。敌人来了派将军抵挡,大水来了用土去掩盖。比喻针锋相对,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 成语出处:
- 元 无名氏《云台门》第一折:“兵来将敌,水来土堰,兄弟也,你领兵就随着我来,不可延迟也。”
-
158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 成语拼音:
- bīng lái jiàng dǎng,shuǐ lái tǔ yǎn
- 成语解释:
- 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总有相应的对付方法。
- 成语出处: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48回:“西门庆道:‘常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事到其间,道在人为。少不的你我打点礼物,早差人上东京,央及老爷那里去。’”
-
159
兵来将迎,水来土堰
- 成语拼音:
- bīng lái jiàng yíng shuǐ lái tǔ yàn
- 成语解释:
- 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 成语出处:
- 元 高文秀《渑池会》楔子:“自古道兵来将迎,水来土堰,他若领兵前来,俺这里领兵与他交锋。”
-
160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 成语拼音:
- bù míng zé yǐ,yī míng jīng rén
- 成语解释:
- 鸣;鸟叫。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 成语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 八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