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的成语 (787个)
-
241
盲人把烛
- 成语拼音:
- máng rén bǎ zhú
- 成语解释:
- 瞎子手擎烛火照亮。比喻不起任何作用。
- 成语出处:
- 《野叟曝言》七五回:“古人每以陈寿帝魏不帝蜀,议者蜂起,皆盲人把烛之谈也。”
-
242
木人石心
- 成语拼音:
- mù rén shí xīn
- 成语解释:
- 形容意志坚定,任何诱惑都不动心。
- 成语出处:
- 《晋书 隐逸传 夏统》:“统危坐如故,若无所闻。充等各散曰:‘此吴儿是木人石心也。’”
-
243
求道于盲
- 成语拼音:
- qiú dào yú máng
- 成语解释:
- 盲:盲人。向盲人问路。比喻向毫无所知的人请教。
- 成语出处:
- 唐 韩愈《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于其人,乃以访愈,是所谓借听于聋,求道于盲。”
-
244
趋吉避凶
- 成语拼音:
- qū jí bì xiōng
- 成语解释:
- 趋:奔向。吉:吉利,平安。走向吉利美好的方面,避开凶祸灾难。亦作“趋吉逃凶”、“避凶趋吉”。
- 成语出处:
- 明·沈鲸《双珠记·母子分珠》:“趋吉避凶,儒者之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二回:“不然。圣人云: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吾等问于高明之人,当趋吉避凶。”
-
245
前无古人
- 成语拼音:
- qián wú gǔ rén
- 成语解释:
- 以前从来没人做过的;即空前未有的。
- 成语出处:
- 唐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246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 成语拼音:
- qián wú gǔ rén,hòu wú lái zhě
- 成语解释:
- 指空前绝后。亦用作讽刺。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成语出处: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三回:“但今日我们所行之令,并非我要自负,实系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竟可算得千古独步。”
-
247
忍辱含垢
- 成语拼音:
- rěn rǔ hán gòu
- 成语解释:
- 忍、含:忍受。忍受耻辱。
- 成语出处:
- 汉 班昭《女诫》:“谦让恭敬,先人后己;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
-
248
人云亦云
- 成语拼音:
- rén yún yì yún
- 成语解释:
- 云:说。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指没有主见。
- 成语出处:
- 金 蔡松年《槽声同彦高赋》诗:“槽床过竹春泉句,他日人云吾亦云。”
-
249
事必躬亲
- 成语拼音:
- shì bì gōng qīn
- 成语解释:
- 凡事一定亲自处理。形容办事认真。
- 成语出处:
- 唐 张九龄《谢赐大麦面状》:“伏以周人之礼,唯有籍田,汉氏之荐,但闻时果,则未有如陛下严祗于宗庙,勤俭于生人,事必躬亲,动合天德。”
-
250
述而不作
- 成语拼音:
- shù ér bù zuò
- 成语解释:
- 只是阐明前人的成说;自己并无创新之见。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
251
三缄其口
- 成语拼音:
- sān jiān qí kǒu
- 成语解释:
- 嘴上贴了三次封条。形容言语非常谨慎;或不开口。缄:封;闭。
- 成语出处:
- 汉 刘向《说苍 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侧,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
252
淑人君子
- 成语拼音:
- shū rén jūn zǐ
- 成语解释:
- 淑:温和善良。君子:古代指地位高,品格高尚的人。指贤惠善良,正直公正、品格高尚的人。
- 成语出处:
- 《诗经·曹风·鸤鸠》:“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
253
授人以柄
- 成语拼音:
- shòu rén yǐ bǐng
- 成语解释:
- 把剑柄交给别人。比喻将权力交给别人或让人抓住缺点、失误,使自己被动。
- 成语出处:
- 东汉 班固《汉书 梅福传》:“倒持泰阿,授楚其柄。”
-
254
糖衣炮弹
- 成语拼音:
- táng yī pào dàn
- 成语解释:
- 用糖衣裹着的炮弹。比喻反动派用腐蚀、拉拢、诱惑等手段向无产阶级进攻或进行颠覆活动。
- 成语出处:
- 陈登科《风雷》第一部第49章:“不要中了敌人的糖衣炮弹,被人家拉过去。”
-
255
玩世不恭
- 成语拼音:
- wán shì bù gōng
- 成语解释:
- 旧指因对现实不满而采取的一种不严肃不认真的生活态度。玩世:用消极、游戏的态度对待生活;不恭:不严肃。
- 成语出处:
- 明 李开先《雪蓑道人传》:“醉后高歌起舞,更有风韵,只是玩世不恭,人难亲近耳。”
-
256
萧规曹随
- 成语拼音:
- xiāo guī cáo suí
- 成语解释:
- 萧何定下的政策规章制度;曹参全盘继承。借指后人沿袭前人遗制。萧:萧何;西汉初年丞相;规:规矩;规章;曹:曹参;萧何死后;继任丞相;随:跟随;沿袭。
- 成语出处:
- 汉 扬雄《解嘲》:“夫萧规曹随,留侯画策,陈平出奇,功若泰山,响若阺隤。”
-
257
贤良方正
- 成语拼音:
- xián liáng fāng zhèng
- 成语解释:
- 贤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
- 成语出处:
- 《史记·平准书》:“当是之时,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士,或至公卿大夫。”
-
258
效颦学步
- 成语拼音:
- xiào pín xué bù
- 成语解释:
- 比喻盲目模仿而弄巧成拙。亦作“东施效颦”、“邯郸学步”。
- 成语出处:
- 明李贽《答耿司寇书》:“且克明何如人也,筋骨如铁,而肯效颦学步从人脚跟走乎!”
-
259
以讹传讹
- 成语拼音:
- yǐ é chuán é
- 成语解释:
- 以:拿;把;讹:谬误;错误的。把本来就不正确的东西流传出去。
- 成语出处:
- 清 曹雪芹《红楼梦》:“况且他原是到过这个地方的,这两事虽无考,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古迹来以愚人。”
-
260
仰人鼻息
- 成语拼音:
- yǎng rén bí xī
- 成语解释:
- 仰:依赖;鼻息:呼吸。依靠他人的呼吸而生存。比喻靠人家而生存;必然看人家的脸色行事;而没有自己的独立性。
- 成语出处: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犹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 为人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