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开头的成语 (1147个)
-
421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 成语拼音:
- yú yīn rào liáng,sān rì bù jué
- 成语解释:
- 余音:音乐的余味;绝:断。形容歌声高亢、优美悦耳,余味无穷
- 成语出处:
-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
422
刖趾适屦
- 成语拼音:
- yuè zhǐ shì jù
- 成语解释:
- 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 成语出处:
-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裴松之注引《魏略》:“刖趾适屦,刻肌伤骨,反更称说,自以为能。”
-
423
坐不窥堂
- 成语拼音:
- zùo bù kuī táng
- 成语解释:
- 端坐不斜视,专心一意。
- 成语出处: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郑太传》:“张孟卓东平长者,坐不窥堂。”
-
424
执鞭随镫
- 成语拼音:
- zhí biān suí dèng
- 成语解释:
- 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随左右。
- 成语出处: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8回:“愿将军不弃,收为步卒,早晚执鞭随镫,死亦甘心。”
-
425
折臂三公
- 成语拼音:
- zhé bì sān gōng
- 成语解释:
-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 成语出处:
- 唐·刘禹锡《秘书崔少监坠马长句因而和之诗》:“上车著作应来问,折臂三公定送方。”
-
426
走伏无地
- 成语拼音:
- zǒu fú wú dì
- 成语解释:
- 比喻没有藏匿容身的地方。
- 成语出处:
- 《三国志·魏书·钟会传》:“蹊路断绝,走伏无地。”
-
427
智均力敌
- 成语拼音:
- zhì jūn lì dí
- 成语解释:
- 谓双方的智略或势力旗鼓相当。《三国志·魏书·王朗传》:“假使权亲与蜀贼相持,搏战旷日,智均力敌,兵不速决,当须军兴以成其势者,然后宜选持重之将,承寇贼之要,相时而后动,择地而后行,一举更无余事。”《宣和书谱·行书二·虞世南》:“[虞世南]当时与欧阳询皆以书
- 成语出处:
- 《三国志·魏书·王朗传》:“假使权亲与蜀贼相持,搏战旷日,智均力敌,兵不速决,当须军兴以成其势者,然后宜选持重之将,承寇贼之要,相时而后动,择地而后行,一举更无余事。”
-
428
总角之好
- 成语拼音:
- zǒng jiǎo zhī hǎo
- 成语解释:
- 指小时候很要好的朋友。
- 成语出处:
- 《三国志 吴志 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周公瑾英俊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晋书 何劭传》:“邵字敬祖,少与武帝同年,有总角之好。”
-
429
卓荦超伦
- 成语拼音:
- zhuó luò chāo lún
- 成语解释:
- 卓荦:超绝。伦:类。才能突出,超出一般人。
- 成语出处:
- 《文选·孔融·荐弥衡表》:“叔质贞亮,英才卓跞。”《三国志·蜀书·秦宓传》:“夫欲救危抚乱,脩己以安人,则宜卓荦超伦,与时殊趣,震惊邻国,骇动四方,上当天心,下合人意。”
-
430
指囷相赠
- 成语拼音:
- zhǐ què xiāng zèng
- 成语解释:
- 囷:圆形的谷仓。指着谷仓里的粮食,表示要捐赠给他人。形容慷慨资助朋友。亦作“指囷相助”。
- 成语出处: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瑜曰:‘子敬是我恩人,想昔日指囷相赠之情,如何不救你?你且宽心住数日,待江北探细的回,别有区处。’”
-
431
着三不着两
- 成语拼音:
- zháo sān bù zháo liǎng
- 成语解释:
- 指说话或做事轻重不当,考虑欠周,注意这里,顾不到那里。
- 成语出处: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那珍大爷管儿子,倒也象当日老祖宗的规矩,只是着三不着两的。”
-
432
掌上观文
- 成语拼音:
- zhǎng shàng guān wén
- 成语解释:
- 见“掌上观纹”。
- 成语出处: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曹操、孙权,吾视之若掌上观文,量此小县,何足介意!”
-
433
知遇之恩
- 成语拼音:
- zhī yù zhī ēn
- 成语解释:
- 给予赏识或重用的恩情。
- 成语出处: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只因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
-
434
肘腋之患
- 成语拼音:
- zhǒu yè zhī huàn
- 成语解释:
- 肘腋:胳膊肘儿和夹肢窝。比喻极接近的地方。产生于身旁的祸患。
- 成语出处:
-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法正传》:“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在,北畏曹公之疆,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正当斯这时,进退狼跋。”
-
435
择主而事
- 成语拼音:
- zé zhǔ ér shì
- 成语解释:
- 事:侍奉。旧指选择明主,为他办事。
- 成语出处: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四回:“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
436
安堵乐业
- 成语拼音:
- ān dǔ lè yè
- 成语解释:
- 安堵:相安,安定。犹言安居乐业。
- 成语出处:
- 三国 魏 钟会《檄蜀文》:“百姓士民,安堵乐业。农不易亩,市不回肆。”
-
437
安营下寨
- 成语拼音:
- ān yíng xià zhài
- 成语解释:
- 安:安置;营:营房;寨:防守用的栅栏。指军队驻扎下来。比喻建立临时的住宿或基地
- 成语出处: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回:“众诸侯亦陆续皆至,各自安营下寨,连接二百余里。”
-
438
白璧三献
- 成语拼音:
- bái bì sān xiàn
- 成语解释:
- 楚人和氏得玉璞,两献楚王,两遭刖足。第三次王使治璞,得白玉,琢以为璧,世称“和氏璧”。比喻不识良材或怀才不遇。
- 成语出处:
- 见《韩非子 和氏》。
-
439
博采众议
- 成语拼音:
- bó cǎi zhòng yì
- 成语解释:
- 博:广;议:建议。广泛采纳群众的建议
- 成语出处:
-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登传》:“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博采众议,宽刑轻赋,均息力役,以顺民望。”
-
440
百里才
- 成语拼音:
- bǎi lǐ cái
- 成语解释:
- 百里:方圆百里之地;才:才能。指能治理方圆百里地区的人才
- 成语出处: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庞统传》:“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
* 三开头的成语